本文目录
舞蹈比赛跳什么好
参加舞蹈比赛重在参与,摆正心态,我有三个建议:
1、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根据舞蹈表现形式,只能跳独舞或者群舞。有2年以上接受过正规的舞蹈培训,软开水平也很高,适合跳独舞;没有什么舞蹈基础,又非常喜欢舞蹈,还是跟同学搭伴跳群舞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2、根据风格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可选择跳儿童舞或者民族民间舞,具体还要根据你接受培训的舞种定夺。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傣族舞是你不错的选择。动作简单,舞姿优美灵活,加上“三道湾”的体态造型,以及优美恬静富有歌唱性的音乐都会激发你的跳舞热情,能让你的舞蹈作品脱颖而出,博得评委的好评。
3、根据性质、体裁的特点,有基础跟无基础选择作品也不一样。有舞蹈基础可选择有故事内容的情节舞,无舞蹈基础可选择具有某种思想情感的情绪舞。
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舞蹈,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秀出你的精彩,才能赢得大家的喝彩。
王亚彬在舞蹈界的成就和地位怎么样呢
说起王亚彬,大家肯定会想起她在《乡村爱情》前两部里饰演的王小蒙一角,而且,网友几乎一致觉得王亚彬饰演的王小蒙“最像样儿”。遗憾的是,王亚彬的主业是舞蹈,所以拍过《乡村爱情》前两部之后,她就回归了自己的舞蹈事业。
与杨丽萍、金星相比,王亚彬的名气没有那么大,但她的舞蹈素养非常高。她曾获得过“华鼎奖最佳舞蹈女演员奖”,并且还获得过全国舞蹈比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北京市舞蹈比赛的表演一等奖,绝对是国内舞蹈界的实力派演员。
很多朋友第一次看王亚彬的舞蹈,就是在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里……当时,王亚彬担任了《十面埋伏》的舞蹈设计及章子怡的舞蹈替身。讲真,王亚彬舞蹈编排得非常经典,舞蹈动作更是惊艳了影迷。从这一点看,王亚彬的专业素质真的不亚于杨丽萍和金星。
《十面埋伏》之后,王亚彬参演了几部电视剧,其中就包括《马大帅》和《乡村爱情》。后来,王亚彬回归了舞蹈界,还曾登上过春晚舞台表演了极有意境的《对弈》。
最近两年,王亚彬的表现也非常优异。2016年的时候,王亚彬受邀赴伦敦为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的新作编舞,成为该团历史上邀请的首位中国编舞。如此看,王亚彬的舞蹈成就也算硕果累累。
《中国妈妈》的舞蹈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母爱无疆
----《中国妈妈》舞蹈鉴赏
《中国妈妈》是一部史诗,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一个阐述爱的舞蹈,这种至高无上的爱称之为大爱,它摒弃了仇恨,抹平了悲伤,跨越了国界。
在这个舞蹈里.无论是在动作上,表情上,还是情感表现上,都完美的用脸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细腻的塑造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的反映描绘出了中国母亲最伟大、最本真、最淳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
《中国妈妈》,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全舞围绕着主题“母爱”发展开来。在情感上运用不夸张造作而又具有真实感的表情,动作完整的表现出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变化。憎恨、接纳、养育、送行四个环节紧紧相连。憎恨时的家恨悲痛,接纳时的拒绝挣扎,养育时的真情奉送,送行时的恋恋不舍。脸上诚恳而又丰富的表情,细腻而极具表现力的动作完美的演绎了这段过程,把“母爱”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段跨国的母爱,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令人发指的日本鬼子的遗孤,显彰出了女性的伟大胸怀。爱能超越国界、超越阶级,母性的包容强烈的震撼每个人心灵。
一,憎恨
一群衣着简朴的中国妈妈弓着腰,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向所指的同一个方向迸发尖锐的控诉和撕心裂肺的呐喊,控诉日军滔天罪行令人发指,这样的血海深仇无法宽恕,不能原谅,不共戴天!那弯曲的背,绝望的眼神,舞蹈深刻表现出中国妈妈遭受的苦难,失去亲人的痛苦。
二,接纳
音乐嘎然而止,人群中出现一个穿日本和服的小女孩,她蜷缩着身体蹲在地上,怯懦而可怜!然而,她是侵华日军的孩子,她的和服上还沾着中国人的血,一方面是对敌国的国恨家仇,另一方面,看着幼小可怜的孩子,本性善良的中国妈妈感到不忍与同情,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对于饱受家园洗劫、亲人被杀戮的中国(河蟹)母亲来说,能向仇人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这些孩子超越仇恨的亲情和关爱,已经超出了常人范畴,实在很难做到!但最终,无私的母爱使中国妈妈接纳了这个日本孤儿,演员围成圆后再散开,瞬间她的和服换成了中国小女孩的衣服。
中国母亲是善良与母爱的代表,这样的母爱称之为大爱,是跨越国界、化解仇恨的旷世情怀!
三,养育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当养育遗孤孩子时,中国妈妈表现出的那种真情流露及无私奉献,让所有人都能感到中国女性的伟大精神。在寒冷的冬天,母亲们插秧、割草,在田间辛勤劳作,同时也忘不了对自己“女儿”嘘寒问暖。妈妈将孩子的手捂在怀中取暖,而自己却被冻得瑟瑟发抖时,一个中国妈妈对孩子的疼爱不言而喻,无关国界,这是真正的“大爱”。此时,当年的异国小儿郎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姑娘了,她的活泼与懂事,让中国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简单的播种收割动作,让人联想到妈妈辛勤劳作,抚养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孩子,憎恨与母爱的矛盾碰撞,母性的伟大瞬间体现。尤其是那几句歌词“老玉米,金黄黄,养活了异国的小儿郎。我捧着玉米回头望,地里站着的是我娘……”“女儿”一把抱住正在地里劳作的母亲,由于常年劳作含辛茹苦的养育,母亲的手磨出了层层老茧,“女儿”把妈妈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脸上,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溢于言表,接着,“女儿”弯下腰,模仿母亲的动作开始为母亲分担劳苦,以求回报深沉的母爱。这一刻观者饱蘸泪水,妈妈也欣慰地潸然泪下: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接着,家喻户晓的东北民歌《摇篮曲》的旋律响起,旋律如泣如诉,悠扬感伤,轻柔的音乐让人回想起童年的往事,还有妈妈温暖的怀抱。
四,送行
然而,当年的小儿郎已经长大,可以帮妈妈干活了,可是中国妈妈却并没有就这样让孩子留下,白发苍苍的妈妈弯着背,一步一步蹒跚着步子拿出了当年的和服,告诉她当年的身世。女儿终将离去,离开这片养育她的厚实而深情的土壤,回到那个生下她却未能抚养她的陌生的国度。当她狠着心将女儿推出自己的怀抱时,她不舍,她心痛,那是她养了十几年的孩子啊,是她的儿啊。谁能体会她的心疼与无奈,在送行时,突然,女孩一个转身,回奔到妈妈身边,紧紧抱住妈妈双腿不忍离去,此刻别离让所有妈妈怆然泪下。母亲、孩子的恋恋不舍,让人为之动容。漫天大雪中,亲手抚养日本鬼子遗孤的善良的中国妈妈依然在痴痴地守望,守望那个曾喊过“地里站着的是我娘”的女儿。母亲长久凝望的身影,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妈妈的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