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辛格

为什么好多印度人都叫辛格?印巴两国发起冲突的原因什么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25 14:11:03 浏览38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好多印度人都叫辛格

似乎经常见到有印度男人的名字里带着“辛格”,可实际上,印度真叫辛格的人可没想象当中那么多,毕竟叫“辛格”的印度人,地位大多都非同一般。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印度人的名字里带着“辛格”,那么往往有两种可能,一个是锡克教徒,另一个就是印度教当中的刹帝利,除此之外是非常少的。

众所周知,印度有很多的宗教,而其主要信奉的就是印度教,而印度教内将所有人分成了不同的种姓,也就是恶名昭彰的印度种姓制度。

所有的印度教徒,从他们的姓氏上,其实就能够看得出祖上是干什么的,地位如何,比方说圣雄甘地,“甘地”的祖上就是卖油生意的小贩,而“莫迪”则是菜贩子。

在印度教当中,“辛格”是刹帝利种姓的常见姓氏,而其意思乃是“雄狮”,印度的刹帝利种姓地位非常高,仅次于婆罗门,能够叫“辛格”的印度教徒当然没那么多。

除了印度教徒,在印度还有一群人的名字里,辛格的出现频率非常高,那就是锡克教徒,也就是那些头上常年裹着头巾的印度人。

锡克教虽然出现得比较迟,但是锡克教徒大多能征善战十分骁勇,在近代的时候,就连入侵南亚的英国人也忌惮三分,而印度自由之后,锡克教徒凭借实力,在军中颇具实力。

印度有头脸的人物,大多出身高种姓,而军中往往都是锡克教的天下,像是曼莫汉辛格与现在的印度防长,全都是锡克教徒出身,这些人也增加了“辛格”的出现频率。

尽管锡克教徒仅仅才两千多万人的样子,可印度的军中,几乎都是锡克教徒,甚至海外服役的印度裔,也基本都是锡克教徒,英国与美国的印度裔士兵,基本都裹着头巾。

在锡克教当中,辛格几乎就是男教徒名字的标配,而女教徒的名字里,大多都是“考尔”,以辛格为名,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像雄狮一样骁勇正义,充满力量。

锡克教徒的人数虽没那么多,在印度十几亿人口里比例不高,但是他们裹着头巾的样子,还有在印度的地位不低,因此给外界一种代表性的感觉,让人觉得印度有很多的辛格。

印度当年脱离英国的时候,在法律当中废除了种姓制度,即便种姓实际上在印度仍旧难以真正清除,但还是有不少印度低种姓,觉得自己能趁此机会摆脱宿命。

就好像很多韩国人当初选择姓金、李、朴,越南人选择姓阮一样,他们都觉得这些是非常有面子有地位的贵族姓,不少印度人在种姓废除后,也选择在名字里加个“辛格”。

可这样的做法并不那么妥帖,种姓制度在印度至今都非常牢固,若低种姓者称“辛格”姓氏,很可能被视作僭越而惹来祸端,所以也没那么多胆子大的印度低种姓叫“辛格”。

印巴两国发起冲突的原因什么

印巴冲突的根本原因在宗教矛盾引发的克什米尔问题国家利益的冲突。

印度早在公元前1500遭到雅利安人的入侵,以后雅利安人为了统治印度土著,在印度形成了印度教和种姓制度。此后印度虽然产生过佛教等世界性的宗教,但是印度教在印度历史上始终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今印度人绝大多数仍旧是印度教徒。

伊斯兰家在中东地区兴起以后,开始向中亚地区传播,并开始向印度地区渗透。11世纪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大举入侵印度北部,建立的古尔王朝以及后来德里苏丹国,这些虔诚的穆斯林突厥人,对印度北部的佛教和印度教等进行残酷的打压政策,结果就是印度的佛教徒受到严重打击几乎消亡,而穆斯林的数量则迅速增长。16世纪帖木儿的后代巴布尔(突厥化蒙古人)侵入印度建立印度的末代王朝莫卧儿帝国,后来几乎同一整个印度,这意味着人数占少数的穆斯林开始在全印度境内统治人口占多数的印度教徒。印度的被英国征服以后,英国在印度进行分化政策,结果印度境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关系更加不睦。二战后英国要撤出印度,为了缓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矛盾提出建立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的方案,也就是“蒙巴顿方案”,而印度各邦则按照各自意愿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西北部,原来是印度的土邦之一,与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邻。克什米尔境内大部分人口为穆斯林,可是大君(土邦王公)哈里辛格家族则为印度教徒,就在哈里辛格正徘徊在独立和加入印度之间的选择的时候,他的人民为他找到了另外一个选项,那就是加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国内的穆斯林武装很快就进入克什米尔和当地穆斯林武装合流,一起跟哈里辛格的军队干了起来,哈里辛格无奈之下只有选择加入印度以换得印度的援助,而接到哈里辛格的求援后,印度以哈里辛格同意克什米尔加入印度为由,出兵克什米尔痛殴了巴基斯坦和当地的穆斯林武装,随后巴基斯坦军队也介入,印巴第一次战争爆发。

第一次印巴战争后的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停火线

克什米尔地区处于在喜马拉雅山南路,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处在印度的西北部和巴基斯坦的东北部,无论印巴哪一方控制了克什米尔,都以将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态势。因此两国都不愿意放弃克什米尔,因此矛盾不断。

1947年至1948年印巴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后,1965年至1966年、1971年至1972年两国又相继发生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甚至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将本属于巴基斯坦领土孟加拉国(当时称之为东巴基斯坦)硬生生从巴基斯坦手中分裂出去。

第三次印巴战争前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此时东巴仍旧属于巴基斯坦

印巴此后虽然在克什米尔实现了停火,但是两国摩擦不断,一般模式就是巴基斯坦实际无法约束国内包括克什米尔的穆斯林武装,而这些穆斯林武装在狂热的宗教感情鼓舞下,不断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军警发起“圣战”式的武装袭击。而印度军方必然进行报复,最终巴基斯坦军队也只能被动的介入,最终造成印巴的军事冲突。这也是印巴冲突最常见的模式,比如此次印巴冲突也是如此:2月14日印度军警在克什米尔遭遇穆斯林武装袭击,造成42人死亡。而后印度出动幻影2000战机编队进行报复,随后巴基斯坦又对印度实施报复,结果印巴冲突爆发。

印巴两国冲突不断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号称是民主国家,其领导人为了选票经常主动点燃民族和宗教情绪,比如此次印度军警遭到袭击,印度不仅报复,则必然会让民众失望,而印度的报复之后,巴基斯坦也必须反击,否则巴国国内的民众也不同意。

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南亚最重要的国家,而且两国都是有核国家。所以和平十分脆弱,一旦彻底失控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希望两国领导人少一些为了选票取悦民众的杠精行为,少一些冲动,否则印巴和平之路仍旧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