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亚斯施泰纳收回金牌

马蒂亚斯施泰纳收回金牌(北京奥运会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30 16:42:50 浏览57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北京奥运会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举重第一人金牌献亡妻 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是该项目最高级别,这个级别的冠军被称为“最有力量的人”。8月19日,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这个级别的金牌,感动了所有观众,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成绩,更是因为他对亡妻的“生死恋”。在当天领奖时,施泰纳举起了亡妻苏姗的照片,表示这块金牌是献给苏姗的。 施泰纳今年26岁,原是奥地利运动员,上届奥运会上只获得第七名。赛后,他和奥地利主管举重的部门产生分歧,萌生去意。正在这时,一个叫苏姗的德国姑娘将他的发展轨迹带到了德国。苏姗在一次看电视比赛时对施泰纳心生好感,于是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向他表露心意,两人很快坠入情网,不久结婚。施泰纳也转到德国凯姆尼茨体育俱乐部,今年初获得代表德国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不幸的是,去年7月16日,苏姗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这对施泰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把悲痛埋在心底,在赛场上一次次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年4月,他在欧锦赛上获该级别抓举第一名。北京奥运会上,他的总成绩为461公斤,比自己的最好成绩还超出10公斤。获金牌后,他说:“我的亡妻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比赛时我可能不怎么想她,但比赛前一刻她还浮现在我眼前。她的照片我一直带在身边。我希望,她看到了我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 五披战袍只为儿子能活下去--为了孩子,绝对不能倒下。8月15日上午,女子体操全能高低杠项目,德国33岁高龄的丘索维金娜上杠。她的动作不错,这么大年龄还可以完成如此难度的动作实在是不可思议。她的得分是14.950分。可能谁也没意识到,当丘索维金娜在1989年就开始参加国际比赛,1991年就拿下了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头衔时,北京奥运女子全能赛场上同场竞技的姑娘们很多都还没出生呢! 丘索维金娜,8次加冕世界跳马冠军,16岁代表独联体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团体金牌,代表独联体、乌兹别克斯坦、德国三个不同的国家出战,参加五届奥运会,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女子体操传奇人物。而她坚持站在赛场上原因只有一个——为了自己身患白血病的儿子。 为3000欧元参赛救子 丘索维金娜强项是跳马。在参加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丘索维金娜同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婚后她几乎再没参加比赛。1999年11月,丘索维金娜的儿子阿廖沙呱呱坠地。 2002年,在阿廖沙三岁大的时候,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出战釜山亚运会的丘索维金娜获得了两枚金牌,“回程飞机起飞前,我打电话回家想跟家人,还有我非常想念的小阿廖沙分享我的喜悦,但是我被告知儿子已经住院了。当我听到这个结果时,腿都软了。那时候,我的孩子正在死亡的边缘,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了。” 同年,匈牙利德布雷森,是丘索维金娜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届体操世锦赛。“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廖沙就活不了,我根本没有选择。”当这位母亲出现在德布雷森的体操馆时,阿廖沙正躺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座医院的病房里听父亲讲故事——他在当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 为了奖金成全能选手 自此之后,丘索维金娜一直战斗在赛场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有的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 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那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因为任何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让她病床上的孩子失去生机。直到有一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告诉她,他们的医疗条件还不足以拯救阿廖沙时,丘索维金娜知道自己不得不下个决定了。 为报恩披上德国队袍 当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变卖了小公寓和汽车,快走投无路的时候,丰田科隆俱乐部的主教练——彼得·布鲁格曼为他们雪中送炭,让阿廖沙住进了科隆大学医学院,还给了他们很多经济上的支持。 丘索维金娜一家搬到了德国,她一边训练比赛赚取奖金,一边给孩子治病。考虑到丘索维金娜的特殊情况,德国的体育部门决定让丘索维金娜代表德国体操队出战北京奥运会。2006年,丘索维金娜穿上了德国队的战衣,并且在当年体操欧锦赛的跳马项目上为德国拿到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2008奥运不再为了奖金 在2007年顺利获得北京奥运入场券后,这位伟大的母亲代表德国队参赛,踏上她的第五次奥运之旅。2008年,当丘索维金娜踏上国家体育馆的场地时,久违的轻松和纯粹回来了———因为这位母亲终于从病魔手中救回了自己的孩子。从三年前开始,阿廖沙的病情就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他已经很少上医院了。 “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丘索维金娜此次要参加女子个人全能和跳马单项等比赛。关于退役,丘索维金娜表现得并不介怀。“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北京奥运会后退役,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准,但是我会尽量享受。目前,我的目标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有个德国举重运动员举起了58公斤,为了他老婆,他叫啥

8月19日晚,北航举重馆弥漫着浓厚的舞台剧气氛:首先是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Matthias Steiner)在三度试抓失败、挺举首战失利的情况下超水平发挥,在最后一举中以258公斤的挺举成绩取得决定性胜利。现场观众还没有从黑马突围的戏剧性逆转中回味过来,领奖台上又现情感风暴:刚于今年年初加入德国籍的奥地利裔运动员施泰纳宣布要把金牌献给德国和一年前死于车祸的太太苏珊。他从口袋里取出亡妻的照片,亲吻之后高高举起,“这个胜利是属于她的。
望采纳

有哪些难忘的奥运故事

举重第一人金牌献亡妻 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是该项目最高级别,这个级别的冠军被称为“最有力量的人”。8月19日,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这个级别的金牌,感动了所有观众,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成绩,更是因为他对亡妻的“生死恋”。在当天领奖时,施泰纳举起了亡妻苏姗的照片,表示这块金牌是献给苏姗的。 施泰纳今年26岁,原是奥地利运动员,上届奥运会上只获得第七名。赛后,他和奥地利主管举重的部门产生分歧,萌生去意。正在这时,一个叫苏姗的德国姑娘将他的发展轨迹带到了德国。苏姗在一次看电视比赛时对施泰纳心生好感,于是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向他表露心意,两人很快坠入情网,不久结婚。施泰纳也转到德国凯姆尼茨体育俱乐部,今年初获得代表德国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不幸的是,去年7月16日,苏姗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这对施泰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把悲痛埋在心底,在赛场上一次次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年4月,他在欧锦赛上获该级别抓举第一名。北京奥运会上,他的总成绩为461公斤,比自己的最好成绩还超出10公斤。获金牌后,他说:“我的亡妻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比赛时我可能不怎么想她,但比赛前一刻她还浮现在我眼前。她的照片我一直带在身边。我希望,她看到了我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 五披战袍只为儿子能活下去--为了孩子,绝对不能倒下。8月15日上午,女子体操全能高低杠项目,德国33岁高龄的丘索维金娜上杠。她的动作不错,这么大年龄还可以完成如此难度的动作实在是不可思议。她的得分是14.950分。可能谁也没意识到,当丘索维金娜在1989年就开始参加国际比赛,1991年就拿下了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头衔时,北京奥运女子全能赛场上同场竞技的姑娘们很多都还没出生呢! 丘索维金娜,8次加冕世界跳马冠军,16岁代表独联体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团体金牌,代表独联体、乌兹别克斯坦、德国三个不同的国家出战,参加五届奥运会,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女子体操传奇人物。而她坚持站在赛场上原因只有一个——为了自己身患白血病的儿子。 为3000欧元参赛救子 丘索维金娜强项是跳马。在参加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丘索维金娜同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婚后她几乎再没参加比赛。1999年11月,丘索维金娜的儿子阿廖沙呱呱坠地。 2002年,在阿廖沙三岁大的时候,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出战釜山亚运会的丘索维金娜获得了两枚金牌,“回程飞机起飞前,我打电话回家想跟家人,还有我非常想念的小阿廖沙分享我的喜悦,但是我被告知儿子已经住院了。当我听到这个结果时,腿都软了。那时候,我的孩子正在死亡的边缘,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了。” 同年,匈牙利德布雷森,是丘索维金娜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届体操世锦赛。“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廖沙就活不了,我根本没有选择。”当这位母亲出现在德布雷森的体操馆时,阿廖沙正躺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座医院的病房里听父亲讲故事——他在当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 为了奖金成全能选手 自此之后,丘索维金娜一直战斗在赛场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有的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 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那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因为任何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让她病床上的孩子失去生机。直到有一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告诉她,他们的医疗条件还不足以拯救阿廖沙时,丘索维金娜知道自己不得不下个决定了。 为报恩披上德国队袍 当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变卖了小公寓和汽车,快走投无路的时候,丰田科隆俱乐部的主教练——彼得·布鲁格曼为他们雪中送炭,让阿廖沙住进了科隆大学医学院,还给了他们很多经济上的支持。 丘索维金娜一家搬到了德国,她一边训练比赛赚取奖金,一边给孩子治病。考虑到丘索维金娜的特殊情况,德国的体育部门决定让丘索维金娜代表德国体操队出战北京奥运会。2006年,丘索维金娜穿上了德国队的战衣,并且在当年体操欧锦赛的跳马项目上为德国拿到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2008奥运不再为了奖金 在2007年顺利获得北京奥运入场券后,这位伟大的母亲代表德国队参赛,踏上她的第五次奥运之旅。2008年,当丘索维金娜踏上国家体育馆的场地时,久违的轻松和纯粹回来了———因为这位母亲终于从病魔手中救回了自己的孩子。从三年前开始,阿廖沙的病情就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他已经很少上医院了。 “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丘索维金娜此次要参加女子个人全能和跳马单项等比赛。关于退役,丘索维金娜表现得并不介怀。“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北京奥运会后退役,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准,但是我会尽量享受。目前,我的目标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

最感人冠军!患有糖尿病,代表亡妻国家出战,夺金后亲吻亡妻遗照,他是谁

最感人冠军!患有糖尿病,代表亡妻国家出战,夺金后亲吻亡妻遗照,他是谁?

是2008年奥运会举重冠军之一的马蒂亚斯·施泰纳,当时他满含泪水,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递给了逝去的妻子。

挑战不可能

在参加比赛时,他将妻子的遗照一直带在身上,因为他要与妻子一起参加比赛。

施泰纳能在这场比赛中夺得冠军,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当时一位俄罗斯人已经拿到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他的抓举为210公斤,挺举是250公斤。

施泰纳当时的抓举只有203公斤,这也是他最好的个人成绩了。

当时他这个成绩在全场也只能排名第4位。

在挺举这一环节,他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

施泰纳的第2把挺举成绩是248公斤。

这个成绩在他整个的挺举生涯中,也是最重的一次了。

如果想要逆袭夺得冠军,就要加上10公斤的重量,必须一次完成。

在众多人看来,这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

但施泰纳仍然要挑战这一重量,直接加重了10公斤,也就是258公斤。

当时就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赋予给他,施泰纳神奇的举了起来。

只以一公斤的差距夺得了这来之不易的冠军奖牌。

取得这个好成绩之后,施泰纳欣喜若狂高兴的不得了。

在场的所有人也感到非常的惊讶,并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参赛失败遭到媒体攻击

施泰纳其实是一个患有糖尿病的人,在18岁的时候查出来了。

不过他非常喜欢这个体育事业,在2004年的时候参加了雅典奥运会。

只不过当时他只拿到了第7名的成绩,媒体对他冷嘲热讽。

甚至还直接评价他在体育行业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运动员。

这对他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打击,内心感到很自卑。

这一年他也结识了德国人苏珊,也就是他的亡妻。

苏珊是施泰纳的头号粉丝,一直非常喜欢他。

看了他的举重比赛之后,通过各种方法要到了他的联系方式。

两人一来二去便结婚了,施泰纳当时只有23岁。

施泰纳本来是奥地利国籍,但是因为举重出现失误,整个国家的媒体都在指责他。

他的内心感到非常的崩溃,甚至心灰意冷,决定放弃。

好在他的妻子鼓励他,最终决定加入到德国国籍中。

带着妻子遗愿参赛

转换完国籍之后,有三年的时间,施泰纳是不能参加任何国际比赛的。

因为糖尿病的问题,他的体重也增加了,最终只能参加105公斤以上的举重。

这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让他再次调整自己的状态。

不过他的妻子非常支持他,甚至还制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去北京参加奥运会拿冠军。

施泰纳有了妻子的支持后信心倍增,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赚钱。

可是在2007年7月16日,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

那就是施泰纳的妻子苏珊遭遇了车祸,最后离开了施泰纳。

在最后一刻,苏珊给丈夫说:你不能放弃,一定要夺得冠军。

2008年施泰纳代表德国出战,终于不负妻子的期望,他夺得了冠军奖牌。

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施泰纳也不忘与自己的妻子分享,拿出妻子的遗照,热泪盈眶的亲吻她。

北京奥运会上拿着死去妻子照片哭泣的举重冠军是谁

德国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
几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举重冠军携亡妻照片登领奖台:马蒂亚斯·施泰纳
8月19日,和德国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一同出现在最高领奖台上的还有他美丽妻子苏姗的照片。照片中,他去世的妻子甜美地笑着,而施泰纳却哭了。这位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冠军要把这枚北京奥运会最“重”的金牌献给亡妻。
“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在比赛中,德国力士在挺举的最后一次试举中奋力举起了258公斤的杠铃,这一重量超出他此前的最好成绩8公斤,从而使他顺利实现了大逆转。
施泰纳今年26岁,原是奥地利运动员,上届奥运会上只获得第七名。赛后,他和奥地利主管举重的部门产生分歧,萌生去意。正在这时,一个叫苏姗的德国姑娘将他的发展轨迹带到了德国。苏姗在一次看电视比赛时对施泰纳心生好感,于是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向他表露心意,两人很快坠入情网,不久结婚。施泰纳也转到德国凯姆尼茨体育俱乐部,今年初获得代表德国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不幸的是,去年7月16日,苏姗在一次车祸中丧生。这对施泰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对亡妻的爱,是他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枯燥的训练,并最终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精神支柱。
施泰纳和苏珊相识于2004年,当时苏珊寄给了施泰纳一封交友的电子邮件。这对年轻人初次见面就坠入爱河,随后在2005年底,施泰纳与苏珊携手走进婚姻殿堂。而2007年7月的一起车祸却无情地夺去了苏珊的生命,
“这张我最喜欢的照片,是我和妻子在散步的时候拍下的。她跑在我前面,我从身后喊了她,她回头的时候我拍了下来。相片里她笑得很自然,她并不知道我要给她拍照。”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想她的时候,我就拿出照片来看看,训练的时候是她给我力量。”
获金牌后,他说:“我的亡妻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比赛时我可能不怎么想她,但比赛前一刻她还浮现在我眼前。她的照片我一直带在身边。我希望,她看到了我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
“铁汉”施泰纳手举亡妻照片登上领奖台的“柔情”,无疑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德国《世界报》网站评论,这是2008年奥运会最感动人的时刻之一。
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范德韦登
荷兰人范德韦登在21日成了北京奥运会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的冠军,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首个男子马拉松游泳冠军。如此意义重大的“首金”,与范德韦登的传奇经历相得益彰。
范德韦登剃着光头,脑门两侧皮肤上各印着“NED”(荷兰的英文简称)三个字母。你再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头顶上有两个一元硬币大小的伤疤,说话喘气的时候都会翕动。
那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疤,是白血病患者做化疗和骨髓移植的痕迹。
范德韦登生于1981年。还在十几岁的年龄,他就被公认具有很好的游泳天赋,参加过1999年的欧洲青年锦标赛和2000年的公开水域游泳世锦赛,一切都看似很顺利。他把自己的重点确定为公开水域游泳,因为这个项目不分泳道,“大家伙儿挤在一起,更像一场有意思的社交活动”。
然而,2001年,20岁的范德韦登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游泳生涯看似就要走向终点。“当你躺在医院里,忍受着巨大的病痛,你简直就不会去想下个月,下个星期,乃至下个小时的事情,”获胜后的范德韦登说。“我从白血病上学到了什么?就是凡事要一步一步来,要有耐心。”
幸运的是,范德韦登接受了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做得很成功。“我很幸运能够挺过来,感谢所有给癌症研究作出贡献的人们,要不是他们,我很可能就不在这里了,”他说。此后,范德韦登不仅重回赛场,而且热心公益事业,特别是为抗癌组织做了很多工作。
从病床回到赛场,范德韦登表现得更加出色。在2004年的公开水域游泳世锦赛上,他的25公里马拉松成绩是第七名,2005年和2006年提高到了第六名,今年更是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世锦赛上获得冠军。10公里马拉松是他的副项,但是世锦赛排名也从第七上升到了第四。
尽管有关阿姆斯特朗的书籍摆在他的书架上,范德韦登并不喜欢别人把他们互相比较。“我不是阿姆斯特朗,”他说。“阿姆斯特朗说积极的心态和大量运动能拯救你,我并不同意。我甚至认为这是危险的,因为这就暗示不这么做的人就输了。还是医生拯救了我,我很幸运,因为化疗很成功。就这么简单。”
“一步一步来,要有耐心”。范德韦登说,这个信条同样是他参加奥运会比赛的策略,“我待在大部队里,等待机会的出现”。在21日的比赛中,范德韦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表现得毫不起眼,只是在最后500米时突然发力,超越领游的英国选手戴维斯夺冠,成绩是1小时51分51秒6。
范德韦登获得冠军后,伟大的荷兰游泳选手霍根班德走上前去,与他击掌拥抱。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至此全部结束。这场比赛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有菲尔普斯,而且是因为有一批直面巨大伤痛的强者。 单腿游完10公里的奇迹:杜托伊特
20日当一位只有一条腿的选手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时,观众再次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她就是南非残疾人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她也是这次北京奥运会南非代表团的旗手。
这位雅典残奥会5金获得者,是惟一同时参加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的运动员。20日她只获得了第16名,但比赛结束后冠军获得者伊利琴科说,“如果有可能,我希望颁给她一枚特殊的奖牌。”
杜托伊特曾是南非一位非常有天赋的游泳运动员,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只有16岁的她就跻身三个项目的奥运资格赛决赛。然而2001年2月的一次车祸让杜托伊特失去了左小腿。在截肢手术后三个月,杜托伊特重新投入到那一池碧水中,她没有放弃理想。
杜托伊特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收获,在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上,杜托伊特不但在残疾人自由泳上夺得两枚金牌,还闯进了健全人参赛的800米自由泳决赛。那一年,她力压索普,当选为赛事最佳运动员。2004年,杜托伊特参加了雅典残奥会,并且获得了5金1银。
杜托伊特在6岁时,就期待能够参加奥运会,即使在失去一条腿后,她也没有放弃为此而努力。在今年日本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中,杜托伊特获得10公里马拉松游泳赛第四名,取得了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的参赛资格。
20日上午,杜托伊特最终以2小时0分49秒9的成绩获得第16名。比赛结束后,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她。
第16名的成绩对于杜托伊特来说并没有遗憾,“对我来说,我只是想参与比赛,因为我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同样的梦想。”杜托伊特赛后说,“这是奥运会上第一次出现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能够和大家一起比赛我很高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失去了一条腿。”她希望所有人看到她所执著的东西。她说,“梦想是自己设定的,不是别人给你设定的。我要证明,即使只有一条腿,我依然能游得很远。” 在即将开始的北京残奥会上,杜托伊特仍然将参赛,在那个战场上她将是王者。说起未来的打算,杜托伊特笑着说:“下一个目标是出战伦敦奥运会!”
伟大的母亲:丘索维金娜
母爱的力量有多大?丘索维金娜可以告诉你,当33岁的她在体操场上拿到一枚跳马银牌的时候,她幸福地说:“我为自己得到这枚银牌而自豪,而我会将这枚银牌带回家,送给我的儿子。”
这是一个坚强的母亲的故事。在2002年前,丘索维金娜是个快乐的体操姑娘。1975年出生,16岁就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至2004年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过去的日子是为了体操,是为了梦想,丘索维金娜快乐地在体操场上抛洒着汗水,收获着辉煌。国际体操联合会以丘索维金娜的名字命名了三个动作。
1996年,丘索维金娜功成与前苏联著名的摔跤运动员库尔班诺夫结婚生子,一家三口的生活本该平静而快乐。然而造物弄人,两个优秀运动员的爱情结晶竟先天不足,2002年,在一次突然的呕血之后,3岁的儿子阿廖沙被确诊为白血病。而后体操对她不再是单纯的比赛,而突然变成了一项为了儿子治病的工作。
“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惟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说。丘索维金娜朴素的话语真实得让人听着落泪。
2002年,匈牙利德布雷森,那是丘索维金娜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届体操世锦赛,不是因为拿了金牌或者四个项目全都进入了决赛,而是深陷在极度矛盾情绪中的那几天实在太难熬了。
“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廖沙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有选择。”丘索维金娜说,“他只有三岁,我不能看着他就这样死去。”
就这样,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但是,很快,她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一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告诉她,他们的医疗条件还不足以拯救阿廖沙。丘索维金娜知道自己不得不下个决定了。
当得知科隆医院的白血病化疗很有效果后,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变卖了小公寓和汽车,来到了德国丰田科隆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主教练彼得·布鲁格曼让丘索维金娜加入了他们俱乐部,并让阿廖沙住进了科隆大学医学院,还给了他们很多经济上的支持。
此后,不敢病,不敢伤,更不能言退,在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丘索维金娜总是时刻记着这三点,因为自己任何小小的意外,都可能让病床上的孩子失去生的机会。
“我的生活很忙碌,要参加很多的比赛,每天还要坚持训练。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在阿廖沙身边。但是,这样的日子我过得更踏实,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让阿廖沙继续接受很好的治疗,这是我这个母亲能为他做的全部。”
就这样,丘索维金娜坚持着。“我现在所做的是每个女性都可以做到,你必须照顾好你的家庭、丈夫和孩子。最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希望,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到。”这就是丘索维金娜的人生观。在她看来,只要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
阿廖沙的病情也开始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已经不用经常去医院了。在2006年,在国际体操联合会的“三年规定”到期后,丘索维金娜穿上了德国体操队的队服,并在今年体操欧锦赛的跳马项目上为德国拿到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场上,她再次跳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动作“丘索维金娜”,并且最终摘得了跳马项目的银牌。在她这个年龄能完成成这样,已经非常了不起。
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只要有爱,一切都有可能。为了对父亲的承诺——负伤拼命战至最后一刻:苏丽文
苏丽文今年二十八岁,今年二月父亲检查被发现患了鼻咽癌。在苏丽文出征北京前,父亲和她一同许下了诺言:“爸爸拼健康,女儿拼金牌。”
北京奥运跆拳道赛,苏丽文严重膝伤咬牙撑完三战,虽在铜牌战不敌克罗地亚的马丁娜,只得第五名,但她拚搏不退、铜牌战十一次倒下再起,奋战精神感动全场。
苏丽文在北京忍住痛,是为了与罹癌父亲的承诺。许多观众噙着泪水看电视转播,痛彻心扉的感动,她虽不能夺牌,价值却远胜一枚金牌。
苏丽文在对韩国林秀贞就伤了左膝韧带,原本得放弃比赛,但赛前,她承诺父亲:“我拚金牌、老爸拚健康。”输了首战,跟金牌无缘,心中还是想着这个承诺。
她说:“不管如何,我要踢下去。”经过六个多小时治疗,受伤的左膝包上厚厚绷带,第二战三回合六分钟的比赛,苏丽文顶不住痛楚与对手接连攻势,倒地七次,咬着牙,苏丽文勉强站起来,以一比零击败纽西兰锺罗苹,对手不禁称赞她是「勇敢的对手」。
准备铜牌战前,苏丽文说:「我是为父亲而战。」苏丽文腿已没有支撑的力量,全队都劝她放弃,苏丽文说:「不要剥夺我的梦想。」在一旁备战的宋玉麒忍不住掉泪。
她与克罗地亚的马丁娜争铜,含延长骤死赛的四回合中,苏丽文摔倒十一次。她利用右脚支撑、伺机以严重受伤的左腿进攻,前两回合竟成功两次上端进攻,四比四战平。
但她左膝痛到失去知觉,防护员数度进场,用冷冻喷雾剂狂喷苏丽文伤处,苏丽文在第三回合就倒地三次,她频频捶着地板。她赛后说,当时心想:「老天爷,请让我站起来,完成最后卅七秒。」
总教练侯纬星表示,第一场受伤,就劝她放弃,但苏丽文坚持上场,侯纬星说:「劝她下场,太残忍;看着她在场上拚命,心更痛。」
铜牌战第三回合。第三局是最艰难的两分钟。上场前,苏丽文抬头向天,双手捂住脸为自己祈祷,二十八岁的她,这是她最后的战场,她要坚持下这最后的一百二十秒。
马丁娜先踢中苏丽文有效部位再得两分。当苏丽文换腿时,伤腿不小心撑地,她的脸部因痛苦剧烈地扭曲。
教练目睹一切,又高又壮汉子的手在发抖,他掩住嘴,焦灼地站在后面微微踱步。第二次进行喷雾处理后,苏丽文示意继续比赛。她瞅住一个空挡,再踢中对后头部——四比四。这时,她又一次摔倒。教练忍不住要冲进赛场,被裁判阻止。
时间剩下最后三十四秒,裁判再一次问她,是否终止比赛,并叫来了边裁紧急磋商,最后同意苏丽文的意愿——继续比赛。
在观众一阵阵热泪盈眶的呐喊声中,苏丽文靠右腿作支撑,在终场前落后四分的极大被动情势下,竟然击中对手头部,绝境突围,奇迹般地扳平比分,将比赛拖入加时赛。进入加时战,马丁娜选择对苏丽文杀伤力最大的中端攻势,终结比赛,苏丽文趴倒赛场,她挣扎爬起敬礼,全场响起掌声。
她,没有让老爸丢脸,更带给中华台北队本届奥运最动人的光荣,向全世界演绎与展示了中华亿万儿女顽强拼搏的精神。
因为爱,所以我回来:栾菊杰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美国将军麦克阿瑟这句话,说的是战场,但也同样适用奥运竞技场。
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一批老兵继续上演新的传奇:67岁的日本盛装舞骑手法华津弘,58岁的加拿大女神枪手纳特拉斯,53岁的以色列长跑运动员萨塔因,49岁的法国女子自行车运动员让妮·隆戈…… 而已有50岁并长期与肾下垂疾病作斗争的栾菊杰无疑也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1984年8月4日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决赛,栾菊杰夺取中国击剑第一枚奥运金牌。
1989年,栾菊杰退役后与丈夫顾大进移居加拿大,在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从事教练工作。在加拿大的前几年,为了提升俱乐部的名气和影响,栾菊杰经常去各地打比赛。她曾四次夺得加拿大全国冠军,一度排名北美花剑赛第一名。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后,栾菊杰因为身体原因,就再没参加过比赛。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顾大进和栾菊杰都很激动,他们就商量着,看看能不能再进一次奥运会。“我想那肯定会是个奇迹,因为到那时我太太已经50岁了。”顾大进说。到了2006年底,栾菊杰当时的体重、身材都没太大变化,她决定试试。
“我始终没有十足把握拿到奥运资格,”栾菊杰说。从始至终,她并未否认自己在做一件风险系数超标的事,“但是,我做到了。”
到世界各地征战积分赛,首先付出的是经济代价。在加拿大,栾菊杰要自行承担训练和比赛费用,这笔费用对她一家的生活影响不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栾菊杰四处征战不得不放弃了工作,这意味着坐吃山空。结束积分赛回到家后,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去供职的埃德蒙顿击剑俱乐部上班,丝毫不敢耽搁。
但栾菊杰至今未计算过自己为此损失了多少钱,她笑着说,若计较这些还不如放弃算了。“钱少可以省着用,但梦想的价值绝非金钱可以衡量。虽然我不富有,但我所做的事是用钱也买不到的。我不想以后后悔。”
“如果在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我早就放弃了,我连奥运冠军也拿过。因为是在中国,全国都很重视,我觉得一定是世界上办得最好的奥运会,我这个50岁的人才有勇气去参加。”栾菊杰曾这样说,虽然穿着加拿大的击剑服,但她这次是来为中国人争光的。
8月11日,代表加拿大队的华裔剑客栾菊杰在赛后打出“祖国好”的布幅时,无数人为之感动。
赛后的栾菊杰显得轻松、惬意。“有人问我,参加奥运会是不是为了拿冠军,可能许多运动员都会这么想,但对我,这并不重要,我是来享受在祖国举办的奥运会给我带来的快乐,我就是累也感觉好爽!”
“因为爱,所以我回来”。这位昔日的中国英雄,以50岁的高龄、以长期与肾下垂疾病作斗争的意志,续写着奥林匹克神话:无论年龄,无论国籍,只要有梦,就有成功。
乒乓球场上的“独臂女侠 “:娜塔莉娅·帕蒂卡
在波兰,没有人不认识她。在北京,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开始关注她。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女团小组赛中,波兰队以3比1战胜了德国队。在这场比赛中,这位来自波兰的独臂女侠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她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前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
8月13日,帕蒂卡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了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面对世界排名第十的中国香港选手帖雅娜,帕蒂卡毫不怯场,第一局就以11∶8取胜,经过5局苦战,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赛后,帖雅娜由衷地表达了她对帕蒂卡的钦佩之情。紧接着,14日的一场比赛,波兰队又错过了进入铜牌附加赛的机会。但是,这并没有让帕蒂卡感到泄气。作为波兰乒乓球队唯一的“土著”队员,帕蒂卡雄心勃勃,她还要举起残臂,在22天后的残奥会比赛中让我们见识她的“刀光剑影”。
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此前未获得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比赛的参赛资格,但是波兰乒乓球队主教练还是将他们心目中的这位女英雄选入了女团参赛阵容,使得本届奥运会除了“单腿美人鱼”、南非游泳运动员娜塔莉外,又多了一个既参加奥运会又参加残奥会的“独臂战士”,“带着半截胳膊上阵”的帕蒂卡。
谁也不要小觑这个年仅19岁的独臂姑娘,她就像金庸笔下的“独臂刀客”。她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年初,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
帕蒂卡1989年出生在波兰一个富裕家庭,天生缺少右前臂。她的姐姐在她7岁那年,让她体验了乒乓球运动的美妙与乐趣。从此,帕蒂卡以姐姐为榜样开始了艰苦的训练历程,最终成为今天的进攻型乒乓球运动员。
这个乐观的波兰女孩说,“对我来说,从来就没有公不公平,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弱点,发挥我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和其他人是一样的。”

帮帮忙!!!

奥运赛场上感动世界的一幕
比金牌更含金,比举重更深重
8月19日晚,北航举重馆弥漫着浓厚的舞台剧气氛:首先是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Matthias Steiner)在三度试抓失败、挺举首战失利的情况下超水平发挥,在最后一举中以258公斤的挺举成绩取得决定性胜利。现场观众还没有从黑马突围的戏剧性逆转中回味过来,领奖台上又现情感风暴:刚于今年年初加入德国籍的奥地利裔运动员施泰纳宣布要把金牌献给德国和一年前死于车祸的太太苏珊。他从口袋里取出亡妻的照片,亲吻之后高高举起,“这个胜利是属于她的。
现年25岁的施泰纳迄今的生命历程也像周二的这场比赛一样千回百转,柳暗花明。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施泰纳还是代表奥地利队出征,获得第七名。然而,作为举重协会的一名成员,施泰纳感到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终于有一天,积怨达到了爆发临界点。当时,协会副主席舒德尔(Martin Schoedel)甚至扬言,“他(施泰纳)可以去瑞典、德国、哈萨克斯坦,或者随便哪个织地毯的国家,我们绝对不会阻拦。“说这话的人现在一定后悔不迭 ——因为奥地利整个国家没有得到的东西已经成了施泰纳的囊中之物——这的确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注解。
为爱出走
施泰纳果然走了,走得义无反顾。他的出走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一场恋爱。据施泰纳本人陈述,他与苏珊的相识是靠举重比赛牵线,电子邮件搭桥。这名来自德国东部小镇茨威克的年轻女子某天打开电视机,调到欧洲体育台,目不转睛地观看了一场举重赛事,深深被当时还是奥地利运动员的施泰纳所吸引,鼓起勇气写了一封电子邮件。自此,二人鸿雁传书,感情直线升温。
2005年初,施泰纳与苏珊步入婚姻殿堂,他们把家安在德国雷门(Leimen)--德国举重协会总部所在地。与此同时,施泰纳在总教练曼特克(Frank Mantek)的首肯之下改披德国战袍。但他拿到德国护照已是2008年1月2号的事了,此前,施泰纳的生活又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2007年7月,苏珊在从海德堡驱车前往雷门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身亡,施泰纳的情绪一落千丈。幸好,还有举重事业支撑他重新振作起来,“当你知道自己还有些用处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沉沦。“
如有神助
8月19日的比赛上,施泰纳的初始表现并不顺利,三次抓举207公斤失败之后,一度以203公斤落居第四。随后,246公斤的挺举尝试再度告败。“ 我突然猛醒过来。“施态纳事后回忆道。现在,他只剩最后一次机会。考虑到对手--俄罗斯名将奇吉舍夫以460公斤的总成绩名列第一位,施泰纳要想获得金牌,就必须举起258公斤!
果然,施泰纳要了258公斤--比他目前最好的成绩高出8公斤。全场鸦雀无声,等待奇迹的发生。“年轻人,“教练曼特克默默祈祷着,虽然场上的施泰纳不可能听到,“照我所说的去做吧,我将为你感到自豪。“
只听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施泰纳做到了!他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完成了无法完成的使命。整个体育馆一片沸腾。施泰纳事后表示,他当时两眼发黑,头脑里只有一个意念,那便是,“一定要赢。“
与你同在
领奖台上,施泰纳掏出了他一直珍藏在贴身口袋里的爱妻的相片。他说,“我把这枚金牌献给德国,感谢德国为我做出的一切。当然,我首先要献给太太苏珊,没有她,我也不会有今天,我知道,她依然与我同在。“美梦成真的施泰纳一手擎着金牌,一手拿着苏珊的照片,微笑漫溢,泪水横流。在这一激动人心的一刻,面对6000多名观众,生死也没有把他们分隔。
“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我更相信我自己。否则,我也不可能站到这里。“施泰纳称,“但我想,此时此刻,她一定正在分享我的快乐。“
此时,会场气氛从凝重陷入沉默,又从沉默爆发出喝彩。掌声、欢呼、摇旗呐喊不绝于耳。这不仅仅是一次体育比赛。这还是一场生动、感人的真实活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