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涅

天梭和美度,迪沃斯哪个更好?如何评价埃弗顿左边后卫迪涅的表现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16 21:21:15 浏览30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天梭和美度,迪沃斯哪个更好

7月在香港买的美度指挥官9千多港币,没带几回 表盘歪了!官方检测外力受损!几百块的表磕磕碰碰戴一辈子也没见过歪成这样,,邮寄上海总部维修960元!能修的起就买吧,,,

如何评价埃弗顿左边后卫迪涅的表现

本轮英超,埃弗顿客场挑战狼队,尽管对手今非昔比,但是这依然是一场不好打的比赛,埃弗顿这边莱文不能上场,J罗状态大不如前,理查利森没有出现在首发阵容当中,昔日威风八面的三叉戟不在,球队需要打得更有效率。

埃弗顿做到了,在射门数字连对手一半都不到,而且控球率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他们2-1战胜了对手,迪涅迎来了自己伤愈复出之后的首场英超比赛,结果他用一个助攻帮助伊沃比取得进球,开场就占据了场上的主动。

这是迪涅本赛季的第5个助攻,至此,他与利物浦的罗伯逊并列成为本赛季助攻最多的左后卫,但是,罗伯逊的5个助攻是用17场比赛换来的,而因为红牌停赛与受伤,本赛季迪涅仅仅出战了9场联赛,是罗伯逊的一半多一点,因此,法国人的效率显然更高。

事实上,自从2018年夏天加盟埃弗顿以来,迪涅就一直英超最顶级的左边后卫,他的赛后场均评分从未跌出同位置前三,本赛季尽管比赛打得不多,但是他的这个数据依然是同位置第三,表现极其稳定。

传中准确一直是迪涅最大的法宝,这种传中不局限于传统的边路高空传中,他地面传中的准确率同样很高,本场助攻伊沃比的进球就是如此,埃弗顿引进他的时候花费了2000万欧元,当时这笔交易不被人看好,迪涅的身体对抗连西甲应付起来都很难,英超,他行吗?

事实证明,只要给他机会,他就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应付英超的对抗,他完全没问题,由此可见,巴萨似乎是卖早了。那个赛季巴萨卖走迪涅之后,左路就只有阿尔巴一个左后卫,把右路的罗贝托跟塞梅多拉来带到,由于优势脚的问题,显得很别扭,因此巴尔韦德只能把阿尔巴往死里用,这才有了安菲尔德的逆转。

那场经典之战,阿尔巴镇守的左路的被利物浦冲击成了筛子,累积了一个赛季的疲劳,让阿尔巴在那场比赛中彻底被击溃,这不是他的错,他确实太累了,假如迪涅还在巴萨的话,可以与阿尔巴在联赛或者是杯赛中形成轮换,阿尔巴还会这么累吗?要知道,那个赛季迪涅的赛后场均评分是英超第一的左后卫,还入选了英超最佳阵容。

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迪涅如今成了埃弗顿的左闸,法国人在巴萨这两年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他的无球跑动与配合意识得到了提升,这让他在不具备什么突破能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创造出足够多的绝佳机会,他的这个数据也是连续三个赛季英超同位置球员中的前三。

如今的迪涅已然成为埃弗顿核心球员,同时也受到了豪门的关注,比如尤文图斯,埃弗顿正在商讨给他加薪续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现在也是法国队的常备国脚,今夏的欧洲杯,他与皇马左后卫门迪,将会是法国队左路的两大守护神。

你怎样看待巴萨对阵赫塔菲,巴萨阵中迪涅跟米纳的中卫组合

排兵布阵有问题,首先迪涅打中卫,米纳还是新人左中卫应该排资历更深的球员去帮助他,引导他,巴萨的中卫要求比较高,这时候布教授可以客串打中卫,米纳可以学习。若是强队,巴萨昨天的比赛就输了,米纳有高空优势,但是转身速度,脚步明显偏慢,小技巧需要通过比赛,日常训练来提高。边锋的帕科毫无作为,教练用废了,帕科是中锋,拉边不是他的强项。如果从来应该是阿尔巴,布斯克茨,米纳,塞梅多。保利尼奥,罗贝托,拉基蒂奇。库蒂尼奥,苏亚雷斯,梅西。替补蛋酥,登贝莱

苏联元帅科涅夫在二战结束后,命运如何

1945-1946年战争后,奥地利境内中央部队总司令兼奥地利事务高级专员。

1946年:陆军总司令兼苏联武装部队副部长。

1950年:苏联军队总监察长兼苏联军事副部长。

1951-1955年:喀尔巴阡军区司令。

1953年:特别法庭庭长,审判并喂贝利亚吃了花生米。

1955-1956年: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

1956-1960年: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1955年:华沙条约国家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

1956年:镇压匈牙利布达佩斯起义。

1957年:构陷朱可夫并署名《真理报》文章

1962年:柏林危机期间驻德苏军总司令。

科涅夫元帅是苏军当年的“三驾马车”,与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列,这是个政委出身的天才战将,是二战最具分量的指挥官之一。

二战初期的科涅夫就以“永不后退”而得名,别人都在大崩溃潮中丢盔弃甲,他却能死死的与德军硬扛,以至于巴甫洛夫等败军之将们被斯大林枪毙了几分钟,唯独科涅夫却得到了晋升。

性格上科涅夫很有点古怪,这影响了他的一生。

因为战役指挥失当,科涅夫曾差点把罗科索夫斯基坑死,为此上面下来的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要治他的罪,科涅夫非常不服,与之大吵,结果惹怒了伏罗希洛夫,如果不是朱可夫说服了斯大林,科涅夫不死也要脱层皮。

当朱可夫就任西方方面军司令时,科涅夫与伏罗希洛夫等人还在吵群架,这足以见其人是个执拗性格。

后来,科涅夫给朱可夫当了两天副手,又被调派去指挥加里宁方面军,在莫斯科反击战的反攻阶段,科涅夫的部队一马当先,狂推德军,一天就顶破了德军的防御,功劳相当大。

斯大林格勒之战时也是如此,科涅夫重新统帅西方方面军,应朱可夫调遣对德军进行猛攻,以巨大伤亡帮助拖住了德军兵力。

但科涅夫却也因为此事与人闹得非常不愉快,连朱可夫也得罪了。他嫌指挥部的命令让自己带着部队打明摆的苦仗,然后死人多了大家全喷他一个,这不公平。

1943年被调为西北方面军司令后,科涅夫居然玩起了执拗,他对指挥部的命令指手画脚,各种表示不行,不好,说到底就是不愿挑担子。

有的人认为这是科涅夫比较耿直,他从来是实话实说有话就说,好比之前与伏罗希洛夫吵架一样。

因为这件事,科涅夫得罪了斯大林,一气之下将之捋下台,发配到草原方面军当司令员。

作为曾经的西方方面军司令,以及朱可夫的副手,当朱可夫当元帅的时候,科涅夫却只能做一个二线部队的头头,就连罗科索夫斯基都比他军衔高了一级。

不过科涅夫反而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拥有了两支近卫坦克部队,又部署在库尔斯克后方,这让他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成为最具分量的部队,尤其是普洛霍夫卡战役,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硬撼“帝国”装甲师,打得血腥无比,硬是用攻势压住了德军。

可以说,科涅夫完全就是个性格决定命运的范例,但这个人又足够有能力,让他屡屡能被人赏识,自己又屡屡能够放光。

用朱可夫的话说:斯大林一开始对科涅夫并不咋地,动辄撤职给脸色,后来科涅夫在草原方面军指挥的很好,不断的胜利,斯大林发现这人挺能耐的,就开始笑脸相迎。

当后来科涅夫解放布拉格消灭中央集团军群时,斯大林命人在莫斯科放了1000发礼炮庆祝。

因为柏林战役,科涅夫吃起了老战友、老上级,有恩于自己的朱可夫的飞醋,斯大林表示“朱可夫元帅是苏军的胜利象征”,为此,恃宠而骄的科涅夫与朱可夫闹翻了。

那么二战以后科涅夫遭遇了什么呢?想也能想到,过于“耿”的科涅夫属于那种吃枣药丸的人。

二战刚结束,苏联准备搞“胜利大阅兵”,斯大林招来一众将军元帅开讨论会议。

斯大林很给面子:科涅夫元帅可以主持阅兵式,骑白马在最前面检阅部队!

但科涅夫不给斯大林面子:我又不是骑兵,干啥要在前面骑马?我是步兵,我应该走在步兵方阵前面。

斯大林心中顿时一万匹画着羊驼的T-34奔腾而过,当即骂道:同志!你得意忘形了!现在这项光荣的任务交给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了!

1945年6月10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被撤销建制,指挥机关转为机关单位,无缘24日的胜利大阅兵,你说科涅夫这是何苦来由。

1946年时的斯大林决定搞掉朱可夫,到处拉人罗列朱可夫的罪名,说朱可夫密谋反党,搞阴谋组织,要夺权,希望大家将之打倒,起码懂得站位。

结果谁也没想到,与朱可夫早已翻脸的科涅夫,此时却一反常态的第一个站出来为其鸣冤。

科涅夫表示:自己与朱可夫熟的很,他是啥玩意儿自己很清楚,朱可夫根本不会搞这些阴谋,他也没这个胆子。

众将见有人出头,惧怕斯大林又玩过火搞“大清洗”,便纷纷跟着鸣冤,于是斯大林“反党”、“造反”的大帽子最终也只让朱可夫被发配到敖德萨当司令。

其实当时科涅夫自己也在挨整的队列,朱可夫不倒台,他还接不了国防部长的位置。

有些分析认为,科涅夫知道朱可夫倒定了,于是取而代之,借着仅次于朱可夫的威望拉拢人心。

因为这件辩护之事,并没有改善朱可夫与科涅夫的关系,而且科涅夫还是摆出那副有一说一的政委面孔,有功夫就喷失势的朱可夫。

这种行为被认为是明哲保身之举,因为斯大林对朱可夫的罪状下的很明确:“朱可夫元帅怀着仇恨,准备网罗一些失意者、被撤职的司令员,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

为了不被当做是“失意者、被撤职的司令员,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者”,科涅夫必须保持距离。

干到1950年时,科涅夫也翻船了,他被调去当捷克附近的“喀尔巴阡山脉战区司令”,与扔进山沟发配无异。

一直到斯大林死了以后,科涅夫才在赫鲁晓夫的拉动下,当了华约的军事总司令,还成了赫鲁晓夫的“亲密战友”。

1953年,赫鲁晓夫让科涅夫去审判贝利亚,科涅夫这个老政委干的相当辣手,他成功判处贝利亚死刑。

之后,获得信任的科涅夫先后任职“陆军总司令”和“华约组织三军统帅”、“苏联驻东德总司令”。

但这个时期的科涅夫同样复杂,他的署名文章打倒了朱可夫。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争权,绝境之下,是朱可夫站出来支持赫鲁晓夫,这才让其获得了胜利。

但因为朱可夫帮助清除“反党集团”后,势力愈发强大,引起了赫鲁晓夫的猜忌,他决定整垮朱可夫。

于是科涅夫在《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炸裂性的署名文章,名为《苏联陆军和海军的力量在于党的领导,与人民密不可分》,引发轩然大波。

标题虽普通,内容却是喷朱可夫,说朱是“波拿巴分子”,是“有军事政变野心的坏分子”,有过错如下云云……

(注:波拿巴主义者即“欧洲阴谋政变上台的军国主义独裁者”,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即死于此种罪名)

之所以是署名文章,是因为此文完全是赫鲁晓夫授意,苏军总政炮制的,科涅夫被要求署名,因为对方告诉他,这是“委员会的命令”。

据说科涅夫在签名后非常不安,他给赫鲁晓夫打电话,用一反常态的语气表示能否别发这个文章,但赫鲁晓夫说:“管你愿不愿意,文章必须用你的名义发表!”

于是文章发表了,把朱可夫气得暴跳如雷,要不是隔得远就要掏波波沙去找科涅夫算账了。

后来朱可夫在路边逮住了科涅夫,他揪住对方:“还老夫的清白啊魂淡!”

科涅夫说:“朱可夫同志,这是组织的决定。”

朱可夫说:“那你再写一篇辟谣的。”

科涅夫回答:“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在我们的国家,党就是法律。”

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被免,还失去了党中央主席团和中央委员的资格,一撸到底。

朱可夫为此受到重大的精神打击,他回到了老家,整日靠安眠药度日,醒了吃完饭就吃药,如此反复,直到1958年退休。

科涅夫此后和赫鲁晓夫的冲突非常大,又回归了那种执拗。

赫鲁晓夫曾经要他在裁军的文件上签字,科涅夫坚决不签,于是赫鲁晓夫表示:“我迟早让你认输”,结果科涅夫更加执拗。

偏偏他拧巴还有拧巴的本钱,赫鲁晓夫已经失去了朱可夫,朱在1958年退休,整日靠安眠药和钓鱼度日,赫鲁晓夫曾想找他回来,可最终失去了这个机会,所以他实在放不下另一个素有威望的元帅。

比如1961-1962年柏林危机时,两德剑拔弩张,美苏关系高度紧张,大战一触即发,欧洲陆军总司令布莱德利在对面摆坦克叫嚣,赫鲁晓夫让科涅夫去镇场子,科涅夫一下飞机,布莱德利就哑火了。

但最终科涅夫还是倒在了赫鲁晓夫手里,1962年同年,他罗织了大量科涅夫的“罪状”,发动其战友和手下,甚至还有朱可夫的部下告状,差点把其送上法庭。

关键时刻,还是退休的朱可夫站出来,帮助作证,辟谣,把科涅夫从军事法庭捞了回来。

自此,科涅夫也离开了政治核心,开始了退休生活,他感激于朱可夫的大度与正直,又痛心与自己同僚和心腹手下的告发。

科涅夫之后开始学习历史,搞军史研究,四处作报告,以及撰写回忆录,很多苏联将帅晚年都好这一口。

他在苏联民间很受欢迎,被认为是最令人敬佩的军事偶像,是苏联伟大的卫国英雄,伟大的军事家。

但军政界与之交往很少,甚至在科涅夫病重卧床时,都没人哪怕打个电话慰问,只有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主席柯西金跑来探视,双方聊了很久。

1964年赫鲁晓夫在黑海度假,勃列日涅夫突然发动政变,迫使其下台,但科涅夫却没能再次上台,他已经被政治圈子边缘化了。

1967年,科涅夫70大寿,朱可夫终于与之和解,双方见了一面,也是最后一面。

1970年,朱可夫因为自己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被不能过审,气得中风了。原因是勃列日涅夫不满元帅的巨著居然只字不提自己的名字。

后来勃列日涅夫还不允许被当选为莫斯科州苏共代表大会的朱可夫参加会议,理由是“中了风的老人受不住那种场合”。

于1974年底,朱可夫因心肌梗死而病逝。

然而早在1973年5月21日,科涅夫就已经因为癌症在莫斯科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