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卡塔尔和巴林是波斯湾邻国,为何争夺哈瓦尔群岛
- 现在卡塔尔夺得了亚洲杯冠军,场上高效3-1日本,咱们应该学习卡塔尔呢还是日本
- 韩国队被卡塔尔淘汰,似乎韩国队也在退步,你想对韩国队说些什么
- U23国足憾负卡塔尔小组未能出线,主要原因在哪里
- 卡塔尔224万人口,外籍占87%,本国人30万,为什么卡塔尔这么开放
- 如果沙特拒绝配合美行动,美将会培养哪一个国家,继承沙特在中东的地位,会是卡塔尔吗
卡塔尔和巴林是波斯湾邻国,为何争夺哈瓦尔群岛
两个海湾袖珍国,争夺相邻的几个岛屿,媒体提不起关注的兴趣,像大马与新加坡争夺邻近岛屿,国际仲裁之后,基本风平浪静,但也随时局发酵。
个人认为,巴林与卡塔尔岛屿之争,与历史关系密切,更与当下各自立场有关,。
巴林王国是海湾地区唯一的岛国,国土由36个岛屿构成,大多数岛屿无人居住,主岛巴林岛西距沙特东海岸25公里,有跨海大桥相连,东离卡塔尔西岸约30公里。国土面积741平方公里,,人口142万(2016),巴林岛轮廓酷似一柄手术刀,占全域的80%。
近现代史事:1514年葡萄牙人在麦纳麦建贸易港,1602年起它被波斯帝国统治180年。1783年以酋长国宣布独立。1820年被迫加入英国的“和平条约”,英国以“制止海盗”、“自由贸易”之名,行军事和商贸控制海湾之实。19世纪中后期巴林沦为英国保护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控制了巴林的石油资源。1971年8月,巴林宣布独立。
卡塔尔国地处波斯湾南岸中部的同名半岛上,南端陆地与沙特、阿联酋接壤,西北、北面与巴林、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线长550公里,国土包括周围十几个小岛共计11521平方公里,人口256.9万(2016)。
近现代史事:1517年,葡萄牙人侵入。1555年起,奥斯曼帝国控制该地近300年。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酋长国。整个19世纪,英国与奥斯曼在卡塔尔争权夺利,1916年,英国如愿“保护”卡塔尔直至1971年卡独立。
从近现代历史看,两国发展路径大致相同,亦有差异
两国虽然都曾在英国“呵护下”,但前期有两点差别:(1)巴林没有在奥斯曼的版图内,它在波斯制下历180年;同期卡塔尔被奥斯曼人松散控制近300年;(2)巴林“自立”远早于卡塔尔,前者是1783年,卡塔尔1846年,巴林人内心有点小优越感。
现代特别是21世纪至今,巴林百分百忠诚于海湾老大沙特,卡塔尔恰好相反,它是海合会中最违逆沙特意愿,对外关系特立独行的国家。
历史的优越感加上沙特、阿联酋的力挺,让巴林在与卡塔尔的领土争执中立场坚定,不做让步,卡塔尔也不会以大欺小,分歧留着,日子照旧。
现在卡塔尔夺得了亚洲杯冠军,场上高效3-1日本,咱们应该学习卡塔尔呢还是日本
中国足球如果想要发展,就绝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用搞试验田的方法去不断地尝试,我们必须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才会有大的发展。
日本足球在1993年搞起了职业化,和中国足球差不多在同样的时间内起步,但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后,两国之间的足球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目前中日两国足球差距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日本足球始终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前进,而中国足球总是不断地在进行尝试,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模式或者方向,结果每次都不成功,中国足球就是在这种不停的尝试中一次次错失机会,并且不断下滑。
施拉普纳国家队之前的几届国家队,学的都是南美技术型打法,施拉普纳来到中国之后,德国足球的粗犷硬朗风格开始大行其道。1998年世界杯预选赛之后,又聘请了英国教练霍顿,再后来是米卢蒂诺维奇,2002年世界杯后分别是荷兰人阿里汉、塞尔维亚人杜伊科维奇和西班牙人卡马乔,最近的两任主教练分别是法国人佩兰和银狐里皮。中国足球经历了这么多外籍主教练的指导,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反而成了四不像,身体素质不如伊朗澳大利亚,技术细腻不如日本,进攻速度不如韩国。
技战术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两国足球发展道路的差异。
日本足协在1993年正式推出J联赛之前,曾经进行了长达六年时间的调研和论证,为足球职业化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反观中国足协,并没有相应的准备,便让职业联赛匆匆上马。导致的后果,就是假球横行,某些足协领导恋权,长时期把持着权力不放,这和日本足协完全退出联赛实际管理,官退民进形成了鲜明对比。南勇谢亚龙等人的腐败案,多年以来的假球横行,和当初职业联赛没有打好基础,有很大关系。
再比如,日本足协对于J联赛俱乐部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要求。 硬件方面:俱乐部必须有一定规模的球场,必须建立自己专门的训练基地。 经营方面:俱乐部不能依赖赞助,必须有自己的造血功能,每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是以足球为主要产业的经营公司,所有球队的冠名不能带有商业色彩。而我们的中超虽然制定了很多规定,但是并没有被严格执行,国内俱乐部还是依靠大型企业投资赞助,没有自身盈利模式,是个很大的问题。
卡塔尔的精英足球发展道路是否适合中国,有待商榷,但是他们所创建的卡塔尔国家足球学院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把一片沙场建成了优质的训练基地,用了13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优秀年轻球员,让卡塔尔足球站立在亚洲之巅。我们应该学习卡塔尔人的认真精神,而不是缘木求鱼、生搬硬套。
去年世界杯期间,中国足协到现场观摩,世界杯之后又去克罗地亚考察,想和克罗地亚学习。而之前,中国足协曾多次去日本考察,日本足协都很奇怪:我们已经毫无保留的把经验告诉你们了,为什么每次来都问同样的问题?
中国足球水平停滞不前,并不是我们的外部条件不行,而是没有人去扎扎实实的做事情,很多事情留于表面,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亚洲足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中国足球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这是中国足球的耻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日本足球,还是卡塔尔足球,只要他们的成功经验有可取之处,就值得中国足球学习。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韩国队被卡塔尔淘汰,似乎韩国队也在退步,你想对韩国队说些什么
哈哈!看到近邻死敌韩国队也止步8强,中国球迷的心情顿时平衡了许多。虽然都是输,中国队的惨败和韩国队的惜败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看被淘汰的其他三支球队越南、韩国、澳大利亚的水平,你就会发现亚洲足球水平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月25日亚洲杯1/4决赛战罢最后两场韩国队0-1卡塔尔,澳大利亚0-1阿联酋,东亚日本队和西亚的伊朗、卡塔尔、阿联酋成功晋级四强。
澳大利亚的出局源于老队员退役,年轻队员的水平不够,而韩国队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卡塔尔队在79分钟哈迪姆30米开外的一脚世界波攻破球门。韩国队闪电般扳平,但被var判定越位。卡塔尔队依靠稳固的防守把1-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
足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场外因素。纵观全场比赛,卡塔尔队的获胜带有更大的幸运成分,但更像是对韩国队金珍洙、孙兴慜和黄义助连续错失必进球的一种惩罚。为了免除兵役,孙兴慜拿出了自己全部的能力,但本次亚洲杯开赛后才匆忙与球队回合,没有参与球队的合练,斗志本身不强,出局就水到渠成了。
看看韩国的青训,看看韩国队在欧洲踢球的人数,韩国队的实力并没有下滑。而卡塔尔队作为下一届世界杯的东道主通过归化和自身的培养涌现出一批能力出众的球员。韩国队的统治力的确下滑了,下滑的还有韩国队的主教练本托。
韩国队出局不是球队水平的退步,是态度的体现也是卡塔尔水平的提高。
U23国足憾负卡塔尔小组未能出线,主要原因在哪里
如果真的要教训亚足联,最关键是要毁掉他们的钱袋,也就是通过行动告诉那些赞助商,他们一赞助,大家就不买这个品牌的货,可以买他对手的货,大家一定要造势,这个成功的话,哪家公司敢靠上亚足联,而后是他们来求咱们,我们中国市场够大,可以教训亚足联 ,叫他们如何公平的引导比赛。
卡塔尔224万人口,外籍占87%,本国人30万,为什么卡塔尔这么开放
其实不仅是卡塔尔,在海湾地区外籍人口多于本土人口是个普遍现象。除了沙特阿拉伯,其他像卡塔尔、巴林、阿联酋与科威特,都拥有比本土人口还要多的外籍人口。卡塔尔外籍人口比例约85%,而最高的阿联酋超过88%。
海湾各国的外籍人口,几乎就是外籍劳工,他们常年在当地工作生活,但依旧并非本籍居民有所区别。包括卡塔尔在内,海湾地区的外籍人口大多来自于南亚的印巴与孟加拉。
卡塔尔面积1.15万平方公里,虽然面积很小,却拥有大量油气资源。按照目前已探明储量来看,卡塔尔的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十三,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与伊朗位居全球第三。多年来大量的石油与天然气出口,给卡塔尔带来的滚滚财富,其年人均GDP常年都保持在7万美元以上,综合竞争力位居阿拉伯世界之首。
有钱自然就要花,手握巨额财富的卡塔尔多年来也是花钱如流水,荒蛮的卡塔尔半岛上各种现代化建筑连年增加。不过卡塔尔本土人口并不多,更何况由于大量石油财富使得卡塔尔本地人口都非常富有,也就没有了参与建设的必要劳动力。为了不影响经济建设,卡塔尔便花钱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劳动力。
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与迅速的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不过在卡塔尔,本土人口掌握着几乎所有的商政、金融等要紧职务,甚至很多卡塔尔本土人口并不工作,唯有服务业、建筑行业等行业才被留给外籍人口。规模庞大的外籍人口,只是卡塔尔的务工人员,极难进入卡塔尔的管理中枢。
原本海湾地区都有着管理外籍劳工的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卡法拉制”。在这一制度之下,外籍劳工如果想要在卡塔尔工作,必须有本籍雇佣者作为担保人,才能获得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劳工都被严格限制自由,想要换工作或者离开卡塔尔都要担保人同意。直到2016年卡塔尔才使用新的法规取代了卡法拉制。
外来人口数倍于本土人口,“反客为主”的问题卡塔尔等国也并非考虑不到。一方面前去卡塔尔的劳工主要来自于南亚诸国,甚少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多都是遇事默默忍受的群体;另一方面,卡塔尔核心终究掌握在本土人口手里,外人很难参与其中。就好像富豪家中雇佣再多的佣仆,富豪的财产也不会因此易主。
近来法国发生“黑背心运动”,黑人移民宣称“法国不止属于法国人”,之所以发生这种喧宾夺主之事还是因为法国的过度纵容。相比之下,卡塔尔对于大量的外来人口管理非常严格,外籍劳工在卡塔尔只是工作而已,很难在当地成家置业,迟早都是要回到故土的。多年来也极少听说卡塔尔发生过反客为主的事情。
如果沙特拒绝配合美行动,美将会培养哪一个国家,继承沙特在中东的地位,会是卡塔尔吗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重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会有两个地区盟友作为侧重点,和美国自己构成”中东铁三角“,其中一个比较固定,就是众所周知的以色列,而另一个则一直在摇摆。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中东铁三角”其中一角,是“巴格达条约”组织,包括美国、英国和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等4个当时的中东亲美政权,这四个政权的共同特点是亲美、保守但相对世俗,美国在59年伊拉克王国覆灭并退出条约之前,对这个组织的倚重程度甚至胜过当时的以色列(以色列建国初期在东西方之间两头讨好)。
绿色为当年巴格达条约组织成员国
上世纪60年代伊拉克退群,巴格达条约功能淡化,美国在中东的“铁三角”体现为向以色列倾斜,并扶植伊朗巴列维王朝,从而构成西起地中海、东到波斯湾的掎角之势,当时美国对伊朗的扶持可谓不遗余力,近8000吨的“基德”级驱逐舰原本就是卖给伊朗的,当时除了美、苏,就连其它几个海军强国也没有这么好的东西,绝对的“高档货”、就算今天也不显得落伍的F-14A战斗机,美国以外唯一的用户就是伊朗。由于伊朗和前苏联接壤,拉拢伊朗还攸关冷战大局。
伊朗“变天”后巴格达条约彻底完蛋,美国在中东“东翼”近乎崩溃,此后转而拉拢沙特等“海合会”君主国(此前因为对这些国家的原教旨不满,这些国家也不愿“放荡的美军”进驻“败坏风气”,双方关系疙疙瘩瘩,73年的“石油战争”更结过梁子),同时竭力纵容、拉拢萨达姆的伊拉克以牵制伊朗,在西翼则通过《戴维营协议》搞定埃及,并顺手把阿拉伯世界“碎片化”(原本相对团结的阿拉伯世界因为埃及单独与以色列媾和而把埃及踢出群,从而失去了传统的政治、文化带头人,今天很多问题、尤其阿拉比世界原教旨成风的趋势,都与此有极大关系)。至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是“西强东弱、一重多轻”,第一次没有构建明显的“铁三角”。
海湾战争的爆发出乎美国意料,却让美国获得了比意料还大的收获:出于对伊拉克及伊朗入侵的恐惧,卡塔尔、巴林两国对美军常驻大开方便之门,原本更保守的沙特和科威特也改变了立场,美国得以通过和海合会六国的“反恐及防务合作”,重新构建一个“中东铁三角”,这个“铁三角”在“911”和伊拉克战争之后得到进一步强化,其特点是西线以以色列为重心,以色列-埃及和平为轴,东线依托美国和海合会六国的军事、政治同盟,并更多依赖美国本身在当地的大量驻军和投入(美国在巴林和卡塔尔,以及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岛驻扎重兵,在中东部署两个番号的新舰队,并一度大举用兵伊拉克和密集染指也门反恐)。
但这种模式代价太高,日子久了美国自己也吃不消,奥巴马执政后期已开始从伊拉克撤军,并更多放手沙特和卡塔尔担负地区责任,奥巴马的意图是降低和伊朗间的敌意,同时扶植沙特-卡塔尔“双核”,和以色列共同构成“铁三角”以降低成本。
而特朗普上台后处处和奥巴马相反,执意撕毁伊朗核协定,把伊朗当成地区头号敌人,同时又进一步收缩海外驻军,一再要从中东“撤板”,这种情况下他选择纵容沙特“输出原教旨”,纵容国王父子巩固权力打击异己,在沙特和卡塔尔的“兄弟之争”中选边支持前者,目的就是让沙特成为“中东铁三角”中以色列以外的另一个角,因为沙特是瓦哈比派实际上的头号金主,和中东“阿拉伯之春”后一系列是非的策源地,又是伊朗民族、教派、地缘政治头号大敌,既然选择伊朗为中东美国的“头号反派”,那么选择沙特就顺理成章——而且另一个“角”以色列是特朗普必保的,阿拉伯国家里即便单独与以色列媾和的埃及,与以色列也没有多少“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以外的“感情”,但沙特却是最有可能与以色列结成“心照不宣的利益之友”的阿拉伯大国(毕竟两国有个共同的敌人——伊朗,而特朗普心目中的头号中东反派也是伊朗。
现在沙特国王父子因为卡舒吉案和石油利益纠缠,开始和美国拉开距离,而特朗普一手搞出的戈兰高地事件也让沙特十分难堪,沉默多日后不得不在突尼斯阿盟峰会上表态反对(否则它这个“阿拉伯旗手”就可以下课了),这些矛盾都是现实的、深刻的,从沙特放风改变石油出口美元结算,以及主动调整对叙利亚大马士革政府政策,都可以看出来他们已经在做“铁三角冷场”的准备了。
不过冷归冷,现实利益在这里放着,沙特和美国的关系最多不像前阶段那么亲密(本来这也不正常),但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沙特周围有猫视眈眈的伊朗和什叶派居多的伊拉克,经济上又依赖美国(虽然不像10年前、20年前那么依赖),不敢也不至于和美国真的闹翻,而美国也不会把地缘政治地位如此关键的沙特彻底怠慢。
卡塔尔在美国中东战略版图地位的下降,是和其王位更迭、尤其和特朗普想减少在中东直接驻军和用兵有关的——既然要减少驻兵用兵,那么卡塔尔和巴林这两个美军在海湾的军事基地就没以前那么重要了。从目前看千变万变,“减少在中东直接军事存在”这个大方针不会变,那么卡塔尔代替沙特成为“铁三角”新一角就不可能,何况卡塔尔还是个面积不到1.2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此前被特朗普“阴”了一把后也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持多元化以防重蹈覆辙呢?
所以接下来特朗普的美国会一方面努力修复与沙特间的关系(毕竟这最省),另一方面进一步往以色列那边“一头沉”(还是犹太人可靠),而不会寻找沙特的替代品(在伊拉克不稳、伊朗敌意加深的情况下,中东东翼也确实找不到这么个替代品),只有特朗普之后,那就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