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格尔

匈奴西迁灭亡古罗马帝国,靠谱吗?如果意甲、西甲、英超、法甲和德甲各联赛分别抽调11人组成一支球队,你觉得哪家联赛能赢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26 21:41:51 浏览45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匈奴西迁灭亡古罗马帝国,靠谱吗

“匈奴西迁灭亡罗马帝国”的说法那是“相当不靠谱”。

首先是匈奴不能等于匈人(huns);其次即使匈奴等于匈人,那匈人也没有灭亡了罗马帝国;最后,二者时间上差的太远,实在是看不出彼此之间有任何的必然因果关系。

先说第一点,匈奴和匈人不是一回事。历史上的匈奴是个文化多元、历史悠久、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帝国”,比如一些匈奴人的遗骨显示他们偏塞种或偏现代突厥语民族,而另一些和现在华北地区的“汉族”很相似。

现代人想象中的匈人劫掠罗马帝国。

尤其明显的是匈奴人和匈人在外表上差异很大——据中国的史书记载匈奴男子中不乏相貌英俊者,比如金日䃅少年时期就是外表气质都十分出众。而《晋书》说刘渊“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又说赫连勃勃“身长八尺五寸……美风仪”;鲜卑化的匈奴人独孤信更是历史上有名的“精神小伙”。但是所有的记录匈人的文献,都强调匈人相貌丑陋。罗马历史学家威格尔的话作这样的描述:

“他们的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唇胡须浓密,而颔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

另一位史学家阿密阿那斯在《历史》中有这样记载:

“匈人比欧洲所有的蛮族还要野蛮很多。他们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躯干壮硕,大脑袋,罗圈腿,整个身体的线条就好像是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他们吃半生不熟的兽肉,或者是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后就再也不洗不换,直到破烂不堪。”

而曾经亲眼见过阿提拉的据说,普里斯库斯在《匈奴史残稿》中描绘了阿提拉的相貌:

“他的身材矮短,胸部宽广,头很大,眼睛小,散发出灰色。他的鼻子是平的,脸是黑的。”

所有的记载都表明匈人没有匈奴人中间常见的大个子、大胡子,而且匈人剃发,而匈奴大多留长发。而且匈人文明落后到了极点,罗马的史料中多次记载了匈人一开始没有金属盔甲没有冶金工艺,但是我们都知道匈奴人的冶金技术虽然不能和中原王朝相比,但却也能在两千五百年前给自己打制精美的金饰和青铜板甲。

匈奴人的金饰。

商周之际戎姜武士的青铜板甲,匈奴人也有配置,但效果比汉军的鱼鳞铁甲差多了。

其次,即便是匈人,也没有灭亡罗马帝国,因为直到阿提拉的匈人帝国土崩瓦解之后,罗马帝国依旧是欧洲最富强的超级大国。历史上匈人第一次和罗马帝国发生冲突是在395A.D.。是年初夏,匈人酋长巴西克与库尔西克率众沿顿河南下高加索,经亚美尼亚一路直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沿途烧杀抢掠。此后匈人不断的和罗马冲突——结盟——再冲突——再结盟……因为匈人部族众多,互不统属所以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匈人部族与罗马结盟,而另一个就在罗马边境制造事端。匈人的表现也证明他们更适合抢劫而不是打仗。比如第一批入侵波斯帝国的匈人在大肆劫掠平民后立刻被赶来的波斯士兵打得落花流水;而日耳曼部落在对阵匈人时大多数时刻也是武德充沛,所向披靡。

所以早期匈人的军事胜利更多是因为对方无防备与或者是匈人自己抱大腿、会站队。而日后阿提拉的那转瞬即逝的“辉煌岁月”,也是因为不断的吸收日耳曼步兵战术和罗马工程技术,建立了真正的军队,从而建立了一支真正的军队。 也就是说,匈人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向文明的学习,而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那样,靠着“野蛮”甚至是“残忍”来取得胜利。

最后,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大破匈奴之时,正值罗马共和国政治家格拉古兄弟改革彻底失败后不久,此时罗马帝国的出现还要再等上百年的时间、据罗马大帝罗穆洛斯退位也有将近五百的时间,如果这要是能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那这蝴蝶效应也太迟钝了。

《权利游戏》中马王的形象是欧洲人对于游牧民族各种思想的集合

如果意甲、西甲、英超、法甲和德甲各联赛分别抽调11人组成一支球队,你觉得哪家联赛能赢

谢谢邀请!直接回答。

西甲第一,英超第二。

我觉得西甲更具有影响力与实力!西甲能赢。再就是英超!做为备选。

本文观点不代表任何人,如有不妥之处,多多

谅解。

德国战后损失大量领土,他们没有收复失地的想法吗

大家好,我是五班长。

“一战”前,德国有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凡尔塞条约》德国损失7万平方公里,“二战”战败后,德国又损失了12万平方公里,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归了法国,北部石勒苏益格州一部分给了丹麦,东部的大片领土成了波兰的领地,如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就曾经是德国的东普鲁士。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沉重的灾难,也将德国拖入了绝境,为此,战后的德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国内的激进运动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以立法的形式禁止一切有关希特勒言论的传播,积极开展战争赔偿,认真追捕战争罪犯,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主动跪倒在遇难者记念碑前,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德国对战争反省的真诚,德国统一后,德国政府主动声明,永远放弃对原有土地的拥有。

可以这么说,德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收复失地的想法,因为,反思战争,维护和平是德国的主流思想,哪怕有一丝极端民族主义思潮表露,都是国内上下共同讨伐的对象,但私底下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念念不忘昔日的辉煌,只要德国曾经有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在历史书抺去,一定会有人以此作为终生奋斗目标的,也许现在德国还不够强大,如果强大到“二战”前的德国,那就很难说了,谁也不能打保票,不过现在德国是没有收复失地这种想法的。

谢谢阅读

匈奴迁徒之后演变成了哪个民族

匈奴人从未消失,他们的后裔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汉代之前的匈奴

匈奴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炎黄子孙。

据《史记》记载,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代,与夏朝皇族同宗,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迁徙到草原,过上了追逐水草的游牧生活罢了。

后来商朝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的猃狁这些部族都是其后裔。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戎、狄或者胡人,已经和后来的匈奴没什么区别了,可以看做是匈奴的个别部落。

自春秋以来,匈奴便频频出现在史书中,当然,是以戎狄等部落的名字。

在此期间,虽然他们常常进犯中原,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被中原各诸侯国打到喊爸爸。这和后来的游牧民族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最有趣的是,住在义渠的戎人在修筑城池保护自己,反而是属于中原诸侯的秦国在攻打这些戎人。

今日夺几城,明日夺几城,最终义渠被灭国。

后来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秦朝,匈奴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我们知道,秦始皇是个猛人,信奉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

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率领10万大军攻打匈奴,面对士气高涨的秦军,匈奴溃不成军,被赶出了黄河以南地区。

自此,中原地区可以凭借黄河天险将匈奴拒之于国门之外。

可惜好景不长,秦始皇驾崩后,由于秦二世无道。以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为契机,天下豪杰云集响应,秦朝很快便覆灭了。

随着秦朝的覆灭,秦朝驻守在边境的军队也撤离了,匈奴很快越过黄河占据了大片土地,再次和中原王国做起了邻居。

西汉时期的匈奴

西汉初期,匈奴与汉朝的冲突不断。

此时,统帅匈奴的是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冒顿单于(最高首领的一种称呼)。

冒顿是头曼单于的大儿子,本来匈奴的王位应该由他继承。谁知头曼后来娶了个续弦夫人,想立其所生的小儿子为继承人。

当时,草原上有三大部落,分别是月氏、东胡以及匈奴。其中属匈奴最弱小,长期被月氏和东胡欺负。

头曼单于特意将其送到月氏去做人质,然后反手就带兵去攻打月氏,明显就是想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

可惜冒顿不是普通人,趁乱抢了一匹马逃回了匈奴。

头曼单于一看,自己儿子这么勇猛,又改主意了。他让冒顿担任万夫长,统领一万骑兵,为匈奴抢地盘。

于是,头曼单于学到了生平的第一个成语,叫作“养虎为患”。

冒顿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响箭,来训练他手下的骑兵。冒顿的响箭射到哪里,这些骑兵的弓箭就要射到哪里。

冒顿先后使用自己的坐骑、妻子训练手下,犹豫不决者都被杀了,剩下的人一听到响箭的声音,就会条件反射射箭。

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冒顿用响箭射向头曼单于、头曼的小儿子以及头曼的妻子。于是他们全都变成了刺猬。

就这样,冒顿成为了匈奴的新单于。在他的带领下,匈奴大败东胡,赶走月氏,势力空前高涨,成为了草原上的霸主。

当时汉朝刚刚建立,冒顿便开始打这个新生帝国的主意。

他倒不是真的想要获得什么,主要是此前匈奴被中原国家欺负得太惨,本能的恐惧汉朝发展壮大,因此想限制其发展。

经过了一系列小规模试探后,冒顿准备干一票大的,他的目标是汉朝的皇帝刘邦。

冒顿用小股骑兵引诱汉军,刘邦急于一鼓作气消灭匈奴军队,结果陷入包围,被困在了白登山,这便是有名的白登之围。

当时匈奴方面号称40万骑兵,而刘邦这边仅有10万人,情况十分危急。

问题是,10万汉军依山建立防御工事,匈奴的40万骑兵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加上匈奴是游牧民族,粮食储备稀缺,打不了持久战,而刘邦后续还有20万援军在路上,这样耗下去匈奴必败无疑。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冒顿只能和刘邦议和,放了刘邦。

而刘邦也意识到想要消灭匈奴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当时的汉朝经历了连番大战需要休养生息,于是采取和和亲政策,双方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

到了汉武帝时期,匈奴的好日子便结束了。

经历了文景之治的积累,汉朝的国力空前强盛,恰巧又碰到汉武帝这种想要干一番大事的皇帝,于是匈奴便成了他用来刷声望的工具。

在卫青、霍去病的连番攻势下,匈奴接连大败,丢掉了大片草场,只能退缩到草原的最深处瑟瑟发抖,祈祷这辈子都不要再见到汉朝人了。

在此期间,汉朝不断在塞外筑城、修建长城,同时联合草原其他部族以及西域诸国,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包围网,限制着匈奴的发展。

凡事有盛必有衰,到了汉武帝后期,汉朝的实力开始衰落,而经过十几年修生养息,匈奴的实力反而壮大起来。

此后汉武帝多次派人出征匈奴,皆大败而归。最后一次,李广利率领数万大军深入沙漠攻打匈奴,战败被俘。

此时汉武帝才意识到汉军已经不是匈奴的对手,只得收缩军力,匈奴再次获得了发展空间。

势力得到恢复的匈奴,开始和汉朝争夺西域的霸权。经过数次大战,最终匈奴被赶出西域,实力大减。

汉朝惹不起,西域抢不到,无处扩展地盘的匈奴只得搞起了窝里斗,也就是俗称的内乱。

内乱使得匈奴更加虚弱,最后不得不向汉朝称臣,彻底沦为了汉朝的附庸。双方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直到王莽篡汉,匈奴再次不受约束。

东汉时期的匈奴

匈奴在东汉初期便陷入了内乱,分成了南北匈奴,南匈奴战败,于是归附东汉,做了东汉的臣子。

先说说北匈奴。

北匈奴由于天灾人祸,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因此常常劫掠东汉北部边塞地区。

此时,东汉刚建立不久,战乱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不宜再起兵事。因此只能暂时进行被动防御。

不过,随着东汉国力的恢复,对北匈奴的征讨便提上了朝廷日程,为了节省国力,东汉决定先将西域掌握到手中。

公元73年,东汉派出四路大军夺取了伊吾卢城,接着派遣班超重新打通了连接西域的道路。

公元75年,东汉正式出兵西域,前后与北匈奴发生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皆以东汉的胜利告终。

不过东汉的消耗也很大,加上汉明帝恰巧驾崩,汉军只得暂时撤军。

此后多年,北匈奴先后有七十三批人南下投奔东汉,北匈奴实力大减。

后来,北匈奴先后遭遇鲜卑族偷袭和田宅,国势更加衰弱。

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东汉果断出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汉军,北匈奴连战连败,只能不断西迁,在此期间,先后有二十多万人归附汉朝。

到了这地步,北匈奴已经完全无法威胁到东汉了。

后来,由于归附东汉的匈奴人过多,一些人不满南单于的领导。于是选出了新的单于,逃往漠北,形成了新的北匈奴。

不过,这新的北匈奴根本无力威胁东汉,在汉军的一系列打压下,最后只能不断西迁,远离中原。

再来说说南匈奴。

相较于北匈奴,南匈奴温顺多了。

不过其内部部族众多,时不时会闹点内乱,不过都会被东汉快速平定。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战乱不断。南匈奴难以置身事外,也参与进这场乱战中。

此时就要提到一个人,那便是才貌双全的蔡文姬。

某次,南匈奴单于出征,遇到了蔡文姬,惊为天人,于是直接抓回去做压寨夫人了。

后来曹操势力做大做强,南匈奴便归附曹操。

谁知道曹操一直惦记着曹文姬。虽然不舍得,但是形势比人强,南匈奴单于迫于曹操的压力,只得交出人。

不过曹操倒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也就让蔡文姬将记住的400多篇典籍给写下来,为华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至于南匈奴,则被曹操分为了左、右、南、北、中五个部落,分散到各地安置。

同时每部设置一名都尉管理,由匈奴人担任,同时由朝廷派遣一名司马,负责监视。南匈奴从此不复存在。

匈奴人的去向

随着西晋八王之乱的爆发,很多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其中就有匈奴人的影子。

这促成了多民族的融合,最终,匈奴与其他种族相互融合,逐渐被同化了。

其中,和匈奴人联姻最多的,必然是汉族人。现在有些人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匈奴人,只不过到了现在,他们的匈奴血脉已经稀薄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除此之外,西方史学界认为一部分西迁的北匈奴人的后裔,很可能就是匈人。

公元350年,匈人第一次出现在西方,便消灭了当时不可一世的阿兰国。

其后不断攻城掠地,甚至连东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都不得不臣服与匈人的铁骑。

不过匈人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过了百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匈人帝国便没落了。

历史上最后关于他们的记录,是他们的后裔保加尔人。

总结

虽然在我们的印象里,匈奴人是强大的草原民族,不过纵观历史,除了冒顿单于时期,匈奴大部分时候都在挨揍。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匈奴人最后融入了强大的汉族血脉之中。而他们在西方的后裔,最终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也许,汉族最强大的地方不是科技文化,也不是军事实力,而是通话能力。历史上那么多威胁中原王朝的势力,最终不都被慢慢同化了吗?

什么是「法老的诅咒」

在埃及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悠久灿烂的文明,也流传着许多神秘离奇的传说。金字塔里法老的诅咒就是其中之一,和这个咒语有关的人物是图特卡蒙。

(图特卡蒙的金面具)

图特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法老王,年仅9岁时就接过了象征着古埃及最高权力的太阳神权杖,登上了法老的宝座。但仅仅过了9年,这位年轻的法老就突然猝死,被埋葬在了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从此沉睡地下近3300年。

直到1922年,人们才发现了图特卡蒙法老的陵寝,这也成为了20世纪的考古巅峰之作。发现它的人名叫霍华德•卡特。

霍华德•卡特从小就对古埃及的历史极为痴迷,一直从事着古埃及历史的研究工作。在古埃及考古十分火热的19世纪,考古学家们几乎将埃及的各个遗址都翻了个遍,找出了大多数法老的陵寝,但图特卡蒙的陵寝却始终不见踪影。

卡特对此念念不忘,于1891年来到埃及,致力于寻找图特卡蒙陵寝的所在。

1915年,卡特得到了志趣相同的探险家卡那冯伯爵的赞助,开始了图特卡蒙陵寝的寻找和挖掘工作。直到1922年,幸运终于降临在了卡特的身上。

挖掘现场的一个送水工人,无意间发现了一条通往地底的台阶,从而发现了图特卡蒙陵寝的入口。由于陵寝保存得相当完好,丝毫没有被盗的痕迹,因而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稀世珍宝。

除了大量的文物外,考古队还在图特卡蒙陵寝中发现了几处诅咒铭文,有一处的内容是:“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

还有一处这样写到:“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这坟墓的,我要像扼一只鸟儿一样扼住他的脖子。”

(霍华德查看图特蒙卡墓)

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这些诅咒铭文似乎显灵了。一些诡异惊恐的事件接连发生,给法老的咒语,蒙上了一层恐怖而神秘的面纱。

就在卡特发现图特卡蒙陵寝入口的同一天,他饲养了多年的金丝雀,被闯入家中的眼镜蛇咬死了。在古埃及的传说中,眼镜蛇是法老权杖的守护神,似乎法老的诅咒开始灵验了。

但这一偶发现事件,似乎并没有引起卡特的重视,发掘工作依然有条不紊地持续着。

时间到了1923年3月的一天,卡特的合伙人卡那冯伯爵早上起床剃胡子时,不小心将脸颊上蚊子叮咬的伤口刮破了,进而引发了败血症,在被送进开罗的一家医院后,于4月5日不治去世。

据说卡那冯伯爵在临死前,嘴里一直不停地叫着:“我听见了他的声音,我要随他去了。”

开罗也在那一时刻发生了大停电,整个城市就如同陷入了3300年前的黑暗般,一片死寂。

自此,人们开始对卡那冯伯爵的死议论纷纷,法老的诅咒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的话题。

在随后的时间里,和图特卡蒙陵寝有关的许多人,都陆续猝然死去。

(参与挖掘法老墓的队友们)

卡那冯伯爵的老朋友,美国铁路巨头乔治•杰戈德在参观了图特卡蒙墓后,第二天高烧不退,离奇去世。

卡那冯伯爵同父异母的兄弟,死于一个小小的牙科手术。

1926年3月,埃及学家乔治•贝内迪特参观陵寝时摔了一跤,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最后死去。

给图特卡蒙的木乃伊做过X光放射的医生,在1924年暴毙。

卡特的助手亚瑟•梅斯在打开了陵寝后,身体每况愈下,最后死在了卡那冯伯爵生前最后居住的旅馆。

卡特的另一位助手在挖掘现场死于心脏病突发,他远在伦敦的年老父亲跳楼自杀。

1929年,卡那冯伯爵的妻子阿尔米娜被毒虫叮咬去世,诡异的是,叮咬的部位几乎和卡那冯一模一样……

与图特卡蒙陵寝相关的人员,在短时间内相继去世,人们更加相信了法老诅咒。那么,这些人的死是否和咒语有关呢?法老的诅咒是否真的灵验呢?

(墓室中的壁画)

这些神秘传说,也引来了很多专家的注意,他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认为这些离奇去世的人,其实并非死于法老的诅咒,而是有可能是以下原因。

一、图特卡蒙墓内的真菌和病毒。

专家们认为,图特卡蒙陵寝内随处可见一团一团奇怪的东西,就是大量存在着的真菌,它们以木乃伊和墓内的陪葬食物为食。

这种真菌不依靠氧气就能存活,一旦人们进入墓穴,真菌就会随着人们的呼吸进入肺部,进而引发感染、持续高烧、头痛、呼吸困难等,最后丢掉性命。

后来有专家对木乃伊进行了采样研究,就发现了大量的曲霉真菌,这种真菌对体弱多病之人有着极大的危害。

病毒孢子也是造成人们死亡的原因。这种病毒不但长寿而且剧毒,它们在墓穴里经过过数千年的演化,已经进化为即便离开宿主也能长期生存的超强病毒。一旦考古人员开启墓室,病毒就感染他们,造成死亡。

(图特卡蒙墓室)

二、毒药和辐射。

古埃及的祭司最擅长用毒,在对去世法老入殓时,祭司们很可能将毒药喷洒在法老的遗体上。一方面为了防腐,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毒药作为保护法老遗体的武器。

同时,在陵寝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色彩绚丽的壁画,在壁画颜料里就检测出了剧毒成分。当然了,法老遗体本身也存在尸毒,这也是危害考古人员的一种致命毒药。

另外,结合大多死者的血液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专家们认为,图特卡蒙陵寝的石料里,存在放射性物质,这些石料其实就是高浓度含铀矿石。建造陵寝的工匠们特意利用这些的石料的放射性,来保护法老的遗体不受打扰。

另外,据后来的数据统计发现,在第一批图特卡蒙陵寝的发掘人员中,非正常死亡的人,其实只占5%。也就是说,在10年内去世的人也不过只有几个。

而陵寝发掘的负责人卡特,直到1939年才去世。此时距离发掘图特卡蒙的陵墓,已过去了整整17年。

这似乎可以让那个神秘的法老诅咒不攻自破了。

(参考资料:《金字塔未解之谜》《古老的国度-古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