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曲舞蹈

古代宫廷舞的创作流程是什么样子的?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现在不被人广泛了解但是真的很有才或惊艳的女子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26 02:20:52 浏览27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古代宫廷舞的创作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中国古代宫廷乐舞是中国古代宫廷的文化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意识形态输出和传播的工具之一。一直以来,宫廷乐舞的这些功能实质上都是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由于它的功能所赋予它的特殊性,因此它必须依附于统治者的统治意志。各历史朝代的宫廷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姿特点和艺术风格。

西周时期:宫廷乐舞主要由雅乐执掌,那时虽然有散乐、夷乐,但是并不被上层阶级的宫廷乐舞所接纳。

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时礼乐制度受到了“国王文化”向“侯国文化”下移的重创,伴随着权利的下移,礼崩乐坏。

东周时期:散乐、四夷之乐都能够进入各诸侯国的宫廷,雅乐不再是宫廷乐舞的主流。由此看来,宫廷乐舞的发展与更替是伴随统治者的喜好而进行筛选的。朝代不断的更替,统治者对于宫廷乐舞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建设。

汉代:西汉初期统治者设立的乐舞机构主要分为奉常的太乐、少府的乐府。奉常的太乐主管汉王朝宗教祭祀的雅乐;少府的乐府主要收集民间乐舞,经过重新的编排、整理形成供统治阶级欣赏娱乐的乐舞。

代表人物:李延年。李延年不但善于进行歌舞表演,而且善于开展乐曲创作,其创作的《佳人曲》、《鼓吹新声》以及姣阶巳歌》等名作名曲,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古代民族乐曲的发展与传播。

唐代:社会经济到达了一个繁荣鼎盛时期,文化发展极其繁荣,社会国力影响力空前强大,从而,在唐代宫廷中,宫廷舞蹈乐舞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中,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时期。唐朝的舞蹈有健舞还有软舞,健舞分剑器舞、柘枝舞、胡旋三类;软舞分“屈柘枝”、“绿腰”和“春莺啭”三种形式。其中,代表作为:《霓裳羽衣舞》是与《霓裳羽衣曲》配套的舞蹈,由唐玄宗的妃子杨玉环进行了首演。《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经典之作,庞大多变,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

宋代:有由官方所办的宫廷乐团,乐团中专门设有舞蹈队,舞蹈队有男班和女班之分。男班中的舞蹈队员不超过13对,因此有小儿队之称,成员约有200人。在表演舞蹈时,队员分为四行,每行都有领队。舞鼓擂响之后,舞蹈者边唱边跳地入场。女班的队员一般比男队多出很多,宋代宫廷舞蹈女队大概400名,女队员姿容俏丽,个个生得花容月貌。宋代宫廷队舞有柘枝舞、剑器舞、婆罗门舞、诨臣万岁乐舞、异域朝天舞等。

元代:设太常寺,后改名太常礼仪院,“掌大礼乐、祭享宗庙社稷、封赠谥号等事”。元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的“燕乐”中也包含有新的非中原音乐成分。元代宫廷中有一种舞蹈,称为“十六天魔”舞,在当时影响很大。是很多诗人吟咏的对象。

明代: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锐志于雅乐,在大明立国之前就命人“立典乐官,宫置雅乐,以用祭祀”。1364年,朱元璋亲自请出已经隐居于吴山多年的元末宫廷乐舞家冷谦,封他为协律郎,负责制定即将建立的大明王朝的宫廷乐舞制度。雅乐舞是明代宫廷舞蹈的主要舞蹈形式之一。雅乐舞基本承袭了前代的旧制,分为武舞、文舞两大类,而且还包括多种祭祀舞蹈。

清代:清代的典章制度承袭明代而来,宫廷音乐也多如此。其宫廷乐舞除祭祀所用雅舞沿用旧制、讲究程序、少有变化外。筵宴等其他所用带有娱乐性质的乐舞则明显具有俗乐性质,尤其是它充分吸收四裔乐舞的合理因素,又把满族自身的传统舞蹈带进宫廷.如此全面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宫廷乐舞从形式、种类到具体内容都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加强。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现在不被人广泛了解但是真的很有才或惊艳的女子

1、贺双卿

贺双卿(1715~1735年), 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人,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

一个才情卓绝的女子,可是命运不公,她嫁于一位粗鄙的丈夫,和一个可恶的婆婆。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丈夫不但有家暴,还是“妈宝男”,动辄对贺双卿施以拳脚,而恶婆婆更是在旁边添油加醋。

这样一朵艳丽的鲜花,在长期的折磨中,却练就了出众的才华,她把一切都赋予诗歌之中,友谊,痛苦,以及一切日常。

她诗词中这样写道: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

她本是一个弱质纤纤女,富有才情的俏佳人,可是不幸嫁给一位粗鄙之人,并不懂得珍惜她的付出,她觉得自己如词中孤雁,漂泊无依,这分明是女词人自己一生孤苦凄凉的形象概括。

而贺双卿的结局,也是被丈夫和婆婆虐待而亡,这是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女性的悲剧,但是贺双卿却为后世留下了璀璨的作品,虽生不逢时,也是文采斐然。

2、薛素素

薛素素(西元16—17世纪),女,字素卿,又字润卿,江苏苏州人,寓居南京,被誉为“明代十能才女”。

她善诗书,作黄庭小楷。尤其喜欢画兰竹,不但画得好,还画得快。她还擅长白描大士、花卉、草虫、各具意态,刺绣也不在话下。

这些都不算,她喜驰马挟弹,百不失一,自称女侠。有一个传说,说她在婢女的肩上放物体,然后她用弹弓打击物体,等她弹射到物体之后,婢女毫发无伤。

后来她被李征蛮所娶,她所著诗集名《南游草》。

3、王韫秀

王韫秀(约741-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女,宰相元载妻也。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她就是王韫秀,当年元载清贫之时,她不顾娘家反对,坚持要嫁给他,王载受不了她王韫秀家人的轻慢,要离开,去长安求取功名,于是做《别妻王韫秀》,而王韫秀不论他有多贫穷,一直对他不离不弃,于是写下了《同夫游秦》的诗。后来王载贪赃枉法,被处斩了,她也随夫君而去。

这首诗还被毛主席亲自手书,可以想见,这王韫秀的才华,是被后世所肯定的。但是不幸的是,王载并不是那个良人,用一句话形容,又渣又怂。

4、沈宜修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苏吴江人,明代才女。出生于书香世家,沈珫(1562—1622,字季玉,号懋所,官至山东副使)女,文学家沈璟侄女,文学家叶绍袁之妻。

果然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她聪明好学,虽然并没有去过学堂,但是好在才智过人,能诗善词,工画山水,著有诗集《鹂吹集》,收录800余首诗。

她和夫君叶绍袁门当户对,琴瑟和鸣。

历史上还有很多,并不知名的才女,但是她们却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比如,许合子,一位擅长音律的女子;比如谭文婉,被刘相戏称为“千古诗妖”;比如江采萍,积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太多这样的女子,在封建礼仪的束缚下,还能绽放芬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美丽的倩影,感谢那些曾经的记忆,使得现在还能在她们身上感受到千年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