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是否已经过时
- 塞缪尔·亨廷顿教授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你怎么看
- 亨廷顿将日本文明划为独立文明是那一代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不了解所致么现在是否更多学者划为东亚文明圈
- 如何理解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当今冲突是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是否已经过时
谢邀!
昨天在回复《如何评价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陈思进财经漫画”系列第一部《漫画生活中的财经》新鲜出炉、第二部《漫画生活中的金融》即将出版,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塞缪尔·亨廷顿教授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你怎么看
塞缪尔·菲利普·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美国人,1927年4月1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
《文明的冲突》这本书在90年代就以全新的角度——文明的冲突来看待冷战后的世界局势,是十分有新意的。我们在所谓的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不能只看到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趋势的某些表现,更不应该认为将来会有一个“普世文明”出现。亨廷顿提醒我们,在1500-1750年西方人成功地创造出第一个全球帝国的要诀,是由于“军事革命”,“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起思想、价值或宗教的优越(其它文明中几乎没有多少人皈依它们),而是它通过运用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西方人常常忘记这个事实;非西方人却从未忘记。” 亨廷顿从看到历史上西方征服世界靠的是武力而不是思想、价值的优越这点出发,他认为文明是难以被征服的,文明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安全的最重大的隐患。
亨廷顿的这种看法,提醒我们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处于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把尊重彼此的文化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亨廷顿却没有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明,他本质上还是位“西方中心论”者。他片面地认为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扩张将对世界的次序构成威胁,伊斯兰文明我们暂且不论,就拿我们中华文明来说,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的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增大,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怎么就能够因此说这是对世界的威胁呢?难道中国人就应该活在贫困当中,过着饥不裹腹的生活?看看当今世界真正在全球试图推行其所谓的高级文明的正是西方国家,引起世界动乱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看看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门、乌克兰等地就知道,他们试图改造哪里,哪里就动乱不止。
亨廷顿将日本文明划为独立文明是那一代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不了解所致么现在是否更多学者划为东亚文明圈
日本的文明,直接划为东亚文化圈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先来把这个问题解决彻底。
划为东亚文化圈,确实是因为日本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强辐射和影响,比如日本文字中有不少汉字,比如日本建筑中有不少中国古代建筑的样式;但是同时,日本文化并不是完全因循中国文化,相反是一边学着中国文化,一边也有自己的想法,包括到15、16世纪后,日本文化还广泛学习西欧文化。现在近几十年就更不必说,学了不少美国文化。
这样子就很清楚了,日本文化虽说学了不少中国文化,但并非中国文化的子集,在其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其他文化的影响。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日本像吃百家饭的,吃了好多家然后形成自己的文化。当然中国文化的比重分量可能是最重的一个。
基于此,亨廷顿在研究中并没有把日本文明划入到东亚文明圈,而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文明,也与此有关系,有一些道理。
如何理解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当今冲突是文明的冲突”
[聊聊当今的冲突]文明的冲突
我们的东方之珠、土耳其叙利亚、伊朗沙特、西班牙……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因为飞机、手机、互联网而变得更加紧密,而且不同文明的群体在靠的更近的同时犹如压抑的弹簧,爆发出更剧烈的冲突。
首先要指出的是,《文明的冲突》是非常简化地去认识世界,我也承认我带着功利心来吸收作者亨廷顿的观点。原因很简单,我的时间有限。
话不多说,开始:
1.文明是啥?
简化版的理解就是某地区有共同历史、共同想象、共同信仰、共同生活方式…等,共同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以文明为单位来区分当今世界的冲突,是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但它确实可行。尤其加入了地缘政治、经济、宗教的因素。
亨廷顿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按照这个标准分出了八大文明板块。第一个板块是由基督教主导的西方文明,包括北美、中西欧、澳大利亚等;第二个板块是拉丁美洲;第三大板块是从前苏联分裂出来的以及周围的东正教国家,包括保加利亚、希腊等国;第四个文明板块是伊斯兰文明国家,包括中东、北非等等。在亚洲国家中,亨廷顿区分出了三个主要的文明,有以中国和韩国为代表的儒教文明国家;以印度和尼泊尔为代表的印度教文明国家;以及自成一体的日本文明。除此之外,非洲南部或许也可以算作一个单独的文明板块。在这八个比较明确的文明板块之外,亨廷顿认为还有一些难以被归类,自成一派的国家,比如以色列;同时还有一些处在裂缝中的国家,这些国家中的人具有不同的文明认同,比如乌克兰。
2.为什么这些不同文明的板块冲突无法避免?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文明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多,地球正在变成“地球村”,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更容易和谐共存、共同发展。而在亨廷顿看来,恰恰相反,不同文明之间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
因为千百年来所造就的“成为自己人”的三观,不会随着时间自动消失,反而在自我加强。
比如整个欧洲和美国,政府对不同族裔的人群居住聚集程度不作限制,这直接导致了“唐家街、中国城”、“伊斯兰社区”、“黑人社区”、“难民社区”……等等,他们都是自发自我加强的。发展到今时今日,各个族裔的聚集区正在撕裂所在的国家,社会日益动荡,而政府必须取得他们的选票才能上台,导致所谓的民选政府不是大多数人的政府,面对自己国家各族裔文明的冲突什么也做不了。
书中对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做了详细的解说,非常精彩,我就只说一点:伊斯兰文明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领头的老大国家,再加上伊斯兰教义与当今西方公民社会格格不入,造成巨大的内在矛盾,无法调和。
对了,土耳其总统目前的野心,就有当伊斯兰老大的意思,非常“冲”!
大家脑补一下案例,我就不举例了。(敏感)
3.跳出《文明的冲突》书中思维,看看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多种文明的汇集之地,真的从一穷二白的地狱模式发展起来的。
新加坡的华人迁移史更多是英国人的“卖猪仔”史,都是苦难之人,其他国家的族裔到了新加坡也都是底层悲惨之人,各地文明汇集,但大家都苦于谋生活,即使有摩擦有冲突,但也能在英国人的规则框架下解决纷争,不至于你死我活。
李光耀上台后更是推行“各个族裔必须按比例共同生活在一起,禁止某个族裔扎堆。”
这就让每一个人都能从小与不同文化的族裔和谐共生,对不同文化懂得尊重,所有的矛盾都不至于上升到文明冲突的程度,极大地加强人们的国家认同感。
另一方面,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人、即便是华人,看待世界的视角也与身处中原的人天然不一样。
他们天然地是从海洋的视角看世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同时从太平洋、印度洋这两个大洋的角度来看世界,同时看到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中华文明。
跨文化、多元交融天然地就在他们的视野里,从来不觉得异文明是什么了不得的洪水猛兽。相反,异文明人群的到来,可能意味着开拓更大市场的可能性,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气生财嘛,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在这里也更成为可能。
在新加坡能看到让人非常吃惊的例子就是,在一个大排档里,一家清真摊位,中间没有任何遮挡,紧紧挨着的隔壁摊位是卖肉骨茶的,就是一种排骨汤。两家和谐共处啥矛盾也没有。
好啦!分享到这,《文明的冲突》分享给大家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