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安

事业刚刚起步,每天都很焦虑怎么办渴望成功?最让你崩溃,却又纠结的是什么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24 10:42:25 浏览2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事业刚刚起步,每天都很焦虑怎么办渴望成功

你好!首先,为你有勇气创业点赞!能迈出这一步是不容易的。

在这个阶段,你感到焦虑,不仅是渴望成功,更多的可能是害怕失败,或者迟迟看不到成果。你会担心,万一不成功,我怎么办?怎么处理这个摊子,怎么向亲朋好友交代,怎么向自己交代。你的脑中会产生各种念头,更多的是消极的念头。

事实上,任何一个创业者,几乎都会焦虑,因为责任在那里,风险在那里,困难在那里。哪个成功的创业者不是这样走过来的?

如果你在创业初期就希望看到明显成果,也许你显得有些着急,耐心不足。要允许成果显现有一个时间过程。

关于你的焦虑感,如果在正常范围内,是健康的和积极的,因为焦虑感会提醒督促你做一些有利于创业的事,而不是撒手不管。这是焦虑心理机制的正向作用。

如果你的焦虑感已经超过正常范围,比如让你失眠、吃不下饭、头晕、紧张出汗,或者影响你的社会功能,让你不敢面对人和事了,这时候,就需要处理了。

比如,你能否立即做一些积极的事,有助于创业开展的;有一些办法可以宣泄情绪的;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师。

祝你顺利度过焦虑期,获得成功。

最让你崩溃,却又纠结的是什么

故事比较老套,相信你一定听过。

有一群小朋友在两条铁轨附近玩耍,一条铁轨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

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部都在仍使用的铁轨上玩。

这时火车来了,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让火车停下来已经不可能了,但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小朋友。

但是,那也意味着那个在停用铁轨上玩的孤独的小朋友将被牺牲掉。

你会怎么做?

这个故事在网络上面流传甚广,在一段网络流传的据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授课视频也引用了这个案例。但是故事有了,答案是什么?

让我们试着选择一下。

A、让火车改道,牺牲一个孩子,救下大多数孩子。

支持理由:以少数生命的代价换取大多数生命,从道德上和情感上都可以接受。

反对理由:在废弃的铁轨上玩的孩子没有任何过错的,相反在仍使用的铁轨上玩的一群孩子是有过错的,怎么可以让没有过错的人为别人的过错承担责任?这个选择绝对有悖公平!

B、不让火车改道,牺牲一群孩子,留下一个孩子。

支持理由:废弃的铁轨必然充满安全隐患,为什么要让整个火车的人为几个人付出牺牲的代价。

反对理由:一个离群索居的孩子,注定要比其他一群孩子获得更少的关注与期待,所以牺牲一个孩子的选择使得决策者事后需要承担的责任相对较小。

怎么样,够纠结吧。在一个非此即彼,必须有一方要付出生命代价的选择当中,对于选择者而言无论如何这样的心理体验都不会是愉悦的。

这个时候,如果可以找到一个兼得鱼与熊掌,不需要任何一方付出成本的完美结局便被人们称为“最佳答案”。

C、据说是这个故事编撰者的批评家列奥·维尔斯基·朱力安给出的选择是:

我不会让火车开到废弃的铁轨上去,因为我相信正在使用的铁轨上玩耍的孩子们会很警觉,听到火车汽笛的时候会很快跑开。如果让火车从废弃的铁轨上驶过,那个孤独的孩子就必死无疑,因为他认为火车绝不会从那条废弃的铁轨上经过。

D、还有人将答案的多元化选择归结为社会角色的不同: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会在犹豫中错失机会,实在很难抉择;

作为一个法官,他会保持轨道原定方向,也就是说火车冲向那群小孩,而那个小孩则安全,因为那群小孩在轨道上玩是错误的,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那个小孩是无错的,不应该受到多数暴政的迫害;

作为普通大众,他们会牺牲一个小孩来保住一群小孩……

挺乱的,也挺玄的,还是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在A这个层面做选择的人们属于标准的是非判断,他们心中充斥着鲜明的对错原则。

支持者认为牺牲少数保护多数天经地义。

反对者认为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对错承担责任顺理成章,否则就无从谈起公平与正义。

但是他们的问题马上出现了。

支持方将无法说明到底哪一方属于多数一方?是一个、还是一群、还是一火车、还是整个社会?

同样,反对方同样回避不了的问题是过错与结果对等吗(仅仅因为选择错了玩耍的地方就一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吗?严格追究一下,在废弃铁轨上面玩耍的孩子可能也有些许错误)?不对等的结果如何体现公平正义呢?

在B这个层面做选择的人们更多关注的不是单一的逻辑与原则,他们关心的是选择之后所可能造成的来自其他人的褒贬评价与连锁反应。

支持方考虑的是以牺牲少数利益换取大多数利益的做法是否会造成对更大利益群体的损害?反对方考虑的是一旦决策被认为错误,相对而言这个选择的事后责任承担起来相当容易。

至于C与D的选择则过于油滑,属于逃避式选择。

C选择引入一个不确定一定出现的可能性(正在使用的铁轨上玩耍的孩子们会很警觉,听到火车汽笛的时候会很快跑开),避开了这个选择的残酷性,维持了自身心理的安宁。其实相当于没有做出选择。

D选择是将通过罗列出基于不同个人价值观而有可能做出不同选择的这个情况,从而回避了自己想要做出的选择。指出不同身份地位会有不同选择的同时,将选择看成别人的事情,从而让自己不必纠结、不必尴尬、不必难堪。

其实是说了一大堆的废话,顾左右而言他。

我们真的不喜欢耍小聪明式的逃避问题本质的C与D的选择。

让我们从思维判断的三个层次分析:

A选择的理由基于是非判断,思考的过程是由原则导出结果,属于逻辑思考层面;

B选择的理由与逻辑选择的不同在于并非只做一次判断,思考当中加入了选择之后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因素,有了“回合性”的思考,属于互动层面;

因果层面则应该是基于因果判断的选择。即根据我们未来期望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倒推出今天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从因果层面思考的答案应该是不作为,牺牲一小群人保护一个人。理由是在一个社会群体当中,一小群人与整个社会人数比较依旧是少数人。因为一小群人的利益去破坏社会规范的结果势必造成更大、更多、更重要的社会规范被践踏。一个社会只有保护无过错者,方能维持社会规范,最终保护造福绝大多数人。

相信你一定失望了,说来说去还是坚持着牺牲少数维护多数的原则。

思想转了一圈,重新回到这里。虽然决策的选择结果可能一样,但是论证支撑的理由肯定不一样。其实这就是事情的真相:这一篇故事究其根本探究的就是我们应该保护“对的”还是“多的”。

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面人类纠结了太久了。保护“对的”是正义。保护“多的”是公理,无须证明自动存在的公理!人们用良知追求正义,用行动实践公理。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由于人们已经习惯选择保护“多的”,所以以多数的名目实际保护自我特定群体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惯常选择。比如,你的孩子在哪里,或者你的大领导的孩子在哪里,你就会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将火车支配到另外一条铁轨上面……

但是——对——但是!更让你失望的是上面的选择其实都不对。在实际职场当中遇到这个情况其实你怎么做都不对。

首先,在这个故事情境当中,真实的情况是,不管是选择谁被牺牲,你一定逃不掉成为一名悲催的角色。

第一个理由、在这个故事体系当中你无法掌控不论是孩子还是火车当中的如何一个方面,但是你却要为他们的行为结果负责(你很像那个在废弃铁轨上玩耍却可能被牺牲的孩子)。如果你能够掌控孩子,他们就不会出现在这里;如果你能够掌控火车,根据列车时刻你就应该知道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提前通知司机减速。

更为可怕的是,火车司机完全看不到孩子而使火车无法减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火车紧急制动的结果是车轮抱死后与铁轨剧烈摩擦将导致车轮车轨严重变形、损失巨大,所以火车司机完全有可能以来不及刹车为理由放任事故产生。而这种情形下依旧需要你来为他承担责任。

第二个理由、你想未雨绸缪,在事情发生之前便向相关领导请示处理原则。在这里我几乎可以向你保证,领导交代回复给你的原则要么模棱两可,要么结果是绝对不会因为你依据他交代给你的原则处理问题而在事后为你担责、为你免责。因为领导对你的处理取决于事情发生之后领导的领导对领导的压力与倾向。

其次,无论你是否愿意,你只能,——只能选择让火车改道,牺牲那个孩子(甚至有可能牺牲一火车的人)。

道理非常简单,只要你将正常使用铁轨上面玩耍的孩子数量不断增加,相信每个人的态度都会最终妥协。虽然我们刚刚说到的答案是需要以现在的小成本换取未来的大获益,不过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却是宁愿选择现在而放弃未来。

还有一点,依据经验判断,在恶性事故发生之后的清算当中,人们往往容忍愚蠢莽撞的行事错误,但是无法原谅无动于衷的不作为。所以做点什么的成本要低于不做什么的成本,——虽然这样其实未必是对的。

最后,再告诉你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只要做过了,对与错就不再是你能够左右的了。因为结果的是非曲直都是事后人们根据现实的功利需要而做出的认定与解释,真的与初衷和事实存在太多出入。

姜昆最得意的“洋人徒弟”大山,如今去哪里了

姜昆的徒弟大多数都是拜门,并没有多少技艺的传授,这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毕竟姜昆七十年代后期凭着《如此照相》走红,八十年代在春晚上成为跟马季齐名的大明星,85年马季就把中广说唱团团长位置让给了姜昆。

一个既要忙着到处演出,又要管理整个说唱团的人,之后又兼任了曲协工作,还整了几套理论著作,忙得里焦外嫩的哪儿来时间去教学生呢。

就跟某神社天团的班主一样,到处走穴捞钱,收了小一百的徒弟,自己亲自教的两只手都数的出来,而且有一多半都跑路了。所以说拜一个特别忙的大明星为师,除了借蔓儿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姜昆拜门的徒弟里面,有两个还是降辈式跳门,一个是周炜,原本的师父是唐杰忠,他跟姜昆应该是平辈,但后来自降一辈拜了姜昆。

另一个就是大山,本名马克·亨利·罗斯韦尔,中文名路世伟。大山本来的师父是丁广泉,京城洋教头,手下一百多来自七十多个国家的色堂(春典,外国人)徒弟,堪称相声界的多国部队。而这些洋徒弟里中文最好的有两个,一个是法国人朱力安,一个就是加拿大人路世伟,这二位都上过春晚,另外两人都是中国女婿,朱力安老婆是四川人,大山老婆是重庆人。

而大山不光中文说得好,相声基本功也是最扎实的,他大概是为数不多愿意苦练数来宝,而且还打得相当好的一位。毕竟这种要饭玩意儿在中国艺人里都不吃香,费力不讨好而且还必须勤上手,否则几天不练就生了,大山能够坚持学这种小众艺术,说明他是真的爱传统文化。

大山跟丁广泉合作的《数来宝》,跟马志明黄族民的版本词儿基本一样,虽然跟马志明水平差了几十里地,但大山的水平也足以秒杀百分之八十的同行了,毕竟大部分人连基本的板眼都找不到,全是想当然的背词儿。

正因为大山水平极高,而且对相声也是真心热爱,所以他后来拜师姜昆的时候,丁先生多多少少还有些意见。可架不住大山崇拜姜昆,而且老外对于“跳门”“降辈”这些规矩一窍不通,也GET不到这些封建规矩的震慑力,所以他拜师姜昆的压力,都在姜昆和丁广泉那里。

不过这两人都有一个顶头上司——侯宝林大师,姜昆是侯宝林徒孙,丁广泉是侯宝林徒弟,侯大师对于姜昆收大山也没有意见,所以这事情基本就成了。

姜昆大部分徒弟都是口盟形式,也没有按照老规矩摆知,但收大山的时候却非常正式,还在北大举行了摆知仪式,李金斗陈涌泉唐杰忠作为引保代,大山给师父师娘献花鞠躬,正式进入相声谱系。

大山拜了姜昆之后,辈分是降了下来,但心态却一点没变。不像某人把辈分当成命一样,谁要是敢拜比他辈儿大的人,直接就骂大街扣欺师灭祖帽子。丁广泉后来再收洋徒弟,大山都叫他们师叔,并且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有门户有后台之后,大山也得到了不少影视资源,他跟侯耀华一起参演过《部的故事》,还三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15年大山开启了自己的个人脱口秀巡演《大山侃大山》,2019年还参演了央视海外春晚,表演了单口相声《巧学中国话》。

现在即将奔六的大山淡出了大舞台,他在抖音开了账户,时不时给粉丝表演一段单口,当然也有他最擅长的数来宝。大山虽然看上去老了不少,但中文更加利索了,大概私下也经常练习基本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