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022年哪天入伏俗语“公伏凶,母伏爽”,今年是公伏还是母伏
今年的初伏是在7月16号,农历的六月十八。按照旧时代百姓的迷信说法,今天是母伏。
公伏、母伏,也称雄伏、雌伏,很好分,初伏那天,以农历算,单日子就是公伏,双日子就是母伏。今年初伏是六月十八,双子日,当然是母伏。
但是,说什么凶啊爽的,就纯粹是胡说八道了。即便是在诞生这句话的当地,可能都谈不上准确率。
这种论调,无非就是基于农业生产。
旧时代老百姓天真地认为,日历的干支与《易》之八卦类同,初伏干支就相当于“问天卜”,参照当天的天候,可以定性为顺爻、逆爻和变爻。顺爻则丰,逆爻则欠,变爻多平。
比如,如果是公伏,当天是晴天,则三伏缺水干旱;如果是母伏,当天下雨,则三伏水沛。此二者属最大的逆爻。因为三伏干旱缺水当然欠收;三伏积潦,秋后也好不了。
至于变爻,指的主要是螽患,也就是虫灾。
而且这说法在南北方还不一样,很多内容是反过来的。
比如在南方,老百姓认为公伏下雨才预示之后干旱,母伏晴天反而预示未来有雨。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这套论调毫无科学根据。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别巨大,气候不一。就这迷信言论,套到北京一个城市上都不灵。一句农谚,在怀柔还准,到大兴就无效了。
咱说句不好听的,你要看三伏雨多不多,还不如看看萧敬腾在哪,萧敬腾来了雨水就多,他没来雨水就少,比那胡说八道的迷信论调更可靠。
“今年是母伏”,是啥意思
古人的气候算法的原因,首先怎么叫伏,就是说夏至开始后进入入伏天,一年当中最热的阶段就是入伏,入伏里面三伏天是最热的,入伏还分公母,这个公母怎么区分呢,跟日期有关系,以入伏第一天开始算,对上单数的是公,对上双数的是母。
这里面的单数双数日期,并不是阳历,而是我们传统的阴历,也就是说今年的阴历入伏阳历7月11,阴历的六月初二,所以属于母伏不是公伏,公伏跟母伏之间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公伏天入伏说明一年当中炎热但是干燥缺少雨水,而母伏代表一年当中闷热潮湿雨水多过于频繁。
到底公伏热还是母伏热呢,入伏以后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间到来,太阳毒辣异常,人感受到非常难受,普遍体感温度都在三十多度以上,让人感觉非常的难受,公伏炎热但是雨水少,没有那种蒸桑拿的热感,而母伏不一样,母伏炎热并雨水多,有句话叫做下低母伏头床头长蘑菇。
预示着今年是母伏年,母伏年雨水特别多,外加上炎热的气候,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同时也适合各种毒物活动,毒物最喜欢闷热潮湿的气候环境,这种环境下各种毒物会非常活跃到处活动,而且母伏闷热潮湿的环境让人感觉非常难受,远比炎热感更难受,嗮跟闷热还是晒舒服。
至于对不对,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入伏,但是大家应该感受到了现实的情况了吧,今年的气候是炎热还是闷热,现在很多地方都应该深有体会,这还没有入伏都已经让人非常的不舒服,而且雨水特别的集中,在五月初好多地方干旱,但是进入五月底六月初,很多地方都是暴雨,以及连续好多天的雨水。
这似乎预示着什么,当然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要在真正入伏的时候开始,然后去体会后面的天气变化跟平常的有没有区别,跟单数的入伏公伏年比一比看看,古人总结出来的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对于古人生活中对气候变化通过传统文化来推算,这种情况的准确率有多高这个就等待现实的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