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浙

中国历史,从南到北的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最终胜利?清朝远征军为何在那曲被准噶尔军打得全军覆没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23 14:14:05 浏览3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中国历史,从南到北的起义大都以失败告终,为何朱元璋最终胜利

朱元璋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纯属反逻辑、不讲理。

甚至,老朱打通长江、搞定南方,也是反逻辑规划、不讲理操作。

所以,这件事偶然性太大,大到成了历史孤例。我们也就无法从中归纳出什么经验性规律。

无论在朱元璋之前,还是在朱元璋之后,统一中国都是从北向南的操作。所以,从北向南可以归纳。

秦何以灭楚、晋何以灭吴、隋何以灭陈、宋何以灭南唐,元又何以灭南宋,你把这些成功案例归纳起来,就能得出经验性规律。

但朱元璋从南向北统一中国,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这时候,还怎么归纳?

归纳不成,那就演绎。

凡成功之主必有成功攻略,朱元璋是成功之主,所以朱元璋有成功攻略。

凡成功攻略必实现了充分条件,朱元璋有成功攻略,所以朱元璋实现了充分条件。

凡充分条件都凑齐了所有必要条件,朱元璋的成功攻略实现了充分条件,所以朱元璋的成功攻略凑齐了全部必要条件。

形式逻辑演绎完毕。

但形式逻辑的应用前提是确定性和可预测,相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而如果不确定和随机呢?稍微了解一些复杂系统和量子力学,便能知道这个如果恰是果然。

但是,没办法。我们只能先闭着眼睛承认确定性、相信因果性,然后再去总结貌似合理却未必合理的规律。否则,就只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朱元璋成功了,肯定是因为他做对了什么事。按充分性推理原则来说,就是说老朱凑齐了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全部必要条件。如果你非说全因为老朱运气好,那就没法分析了。凑齐全部必要条件,是我们展开分析的前提。

按照古人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模型,我们只取地利。至于起义汹汹之天时、大元社死之人和,暂不考虑,或不做主要考虑。真实世界是不可约的复杂。所以,要展开分析,就要进行简化。

那为什么只取地利?

天时、地利、人和,哪一个最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看来人和最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德不在险”,看来还是人和最重要。

但真实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

刘备有五虎上将、占尽人和,但曹操还有五子良将、也算忠诚。刘备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大义昭然,但曹孟德会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那么,团队层面的人和,大家就一定身在曹营心在汉吗?天下层面的人和,百姓就一定箪食壶浆迎刘备而同仇敌忾反曹操吗?

只能说未必。

所以,人和很难成为最重要的那个因素。同理,天时也不能、地利也不能。最重要的那个因素,你永远也找不到。因为人心难测、世界复杂、形势会变。

聚焦在某一段历史来说,天时、地利、人和,只能此一时彼一时地动态跳跃。形势不同则权重不同。然而,这三者中却有一个是最稳定的。

那就是地利。

纵使天时常变、人心难测,但亿万年塑造的山川形胜不会变。“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那不是人文战争史,而是地质气候史。

所以,分析战争成败、王朝更替,一定要考虑地利这个最稳定的必要条件。地利的权重,不仅重要,而且一直重要。

然而,这恰是最吊诡的地方。

就朱元璋的统一过程来说,他一直逆地利操作。把所有的必要条件全都找到才能形成充分性推理。老朱的确找到了所有地利方面的必要条件。但是,这些个必要条件全被他给证否了。

从北向南才能统一中国,他却从南向北了;得关中者得天下,他却先得天下而后得关中;山西高地吊打四方,他却以四方之兵逆上山西高地。在朱元璋北伐成功之前,即便有穿越小说,也不敢这么写。

有人说朱元璋的成功是因为定都南京。

南京是整个南方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南京铁律足以成就统一大业。但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南京铁律。定都南京,不仅没有成功先例,反而全是失败先例。

三国时期的孙吴,定都南京,当时叫建业。然后呢?司马晋五纵一横、三个月灭吴。

东晋和南北朝,全都定都南京,当时叫建康。历史不是没给东晋机会,也不是没给南朝时间,但他们哪个统一北方了?最后是:五十一万隋军出击、四千里长江列阵,两个月终结南北分裂。

五代十国的南唐,定都南京,当时叫江宁。中原打成了千里无鸡鸣,南唐却歌舞总升平。这就是机会啊!定都南京的南唐抓住机会了吗?北方根本不给机会。周世宗柴荣三个冲锋,就把刀剑顶在长江边儿上。宋太祖不玩兵法、纯靠实力碾压,一年有余、南唐国灭。

到了南宋,直接不考虑定都南京的问题,南宋定都杭州。你金兵拿下南京又如何?拿下南京,还要再追几百里到杭州。而追到杭州,赵官家还能乘船出海。如果南宋定都南京呢?很可能又是一场靖康耻、臣子恨。

这么看,南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南北较量,定都南京等于躺平等死。而南方争霸,定都南京也是被动挨打。

东晋的主旋律就是权臣跟权臣打、权臣跟皇帝打。这个双头朝廷,一头在荆州、一头就在南京。但是,南京总被荆州打。没办法,人家顺江而下,长江成了荆州的高速公路,然后想什么时候打你就什么时候打你、想怎么打你就怎么打你。

你说的这些情况,都是天时在北、不在南。如果不是北边追着南边打,而是南边追着北边打呢?

桓温北伐,算是从南京出兵。但他第一次北伐的攻击方向是武关。所以,南京根本没有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仅是一个军队集结地。之后,东晋和南朝的历次从南征北,南京一直是这个定位。

历史上最有威慑的北伐,是刘裕北伐。刘裕灭后秦之战,堪称虎口夺肉,当着大老虎北魏的面,硬是吃掉了后秦。但是,刘裕北伐大军的集结地,是彭城,也就是江苏徐州。徐州才是左右南北权重的战略要地。

南宋北伐,纯属行为艺术。但是,南宋已经堪称逆天神操作。因为东面守住了淮河、西面守住了四川,所以南宋不仅扛死女真,而且还扛了蒙古人半个世纪。蒙古人吊打欧亚大陆,也没遇到比南宋更难啃的骨头。然而,南宋从来没有定都南京。

所以,朱元璋是不是定都南京,跟北伐是否成功没一毛钱关系。定都南京不仅不是充分条件,而且不算必要条件。甚至,老朱再彪悍一点儿,直接定都彭城、就定都在北伐最前线,统一效率可能更高。

搞定南方之后,朱元璋筹谋北伐大业。在御前会议上,大明首席先锋常遇春提出了最为彪悍的北伐攻略,即:长驱直入、直捣大都。

就当时来说,常遇春的建议未必不可行。因为元朝基本社死、起义如日中天。所以,啥也不管,直捣黄龙,一个冲锋干死元朝。

但是,朱元璋这种心思缜密的人,决不允许冒险。所以,他乾纲独断了,做出了一个看似成熟、实则逆天的战略规划: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为什么说这个计划看似成熟?

因为流程清晰、环环相扣、稳扎稳打:先山东、再河南,锁潼关、据中原,取大都、闭燕山,逆上山西、西出关陇。一步接着一步、一环套着一环,节奏紧、效率高,流程上没有一丝多余操作。

那为什么说实则逆天?

因为历史上就没有朱元璋这么干的。历史上,从南征北有一个烂方案和三个功败垂成的方案:

北伐中原第一人,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楚国的战略是逐步蚕食淮河、黄河间的小诸侯国,然后问九鼎之轻重。这时候,楚国的操作还算合理。但接下来就是骚操作:在东面跟齐国争、在中间跟三晋打、在西面还跟秦国斗。楚国没有重点地沿黄河横往北推,那怎么可能推得动?所以,这是一个烂方案。

接下来是三国张竑向孙策提出的江东攻略,大体步骤是先据江东、再取赣江、三下荆州。完成这三个步骤,孙氏就同时拥有了江东鱼米、赣江盆地和两湖盆地三个大粮仓。三国争霸,表层是军事较量,底层却是财政较量。简单说就是:谁有粮、谁就有兵;谁有兵、谁就有地盘,而有了地盘便又有了粮,这构成了一个正反馈。整条长江和三个大粮仓,就是孙氏问鼎中原的资本。

但是,江东攻略跟隆中对撞车了,撞车的地点是荆州,即两湖盆地。楚国的烂方案和张竑的江东攻略之后,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

隆中对,简言之就是:荆州枢纽携四川财富,钳取长安、洛阳。一旦拿下关中平原和伊洛平原,那就可以再复制一遍关中铁律,即得关中者得天下。

但是,这两套方案因为撞车了,所以都算功败垂成。

最后是东晋刘裕的北伐攻略。桓温也北伐了,但桓温北伐完全没个章法,一会儿关中、一会儿山东,想打哪就打哪,太任性。所以,成熟的攻略,只剩下刘裕了。刘裕跟朱元璋的操作有点儿类似,大体步骤是:先取山东、再扫中原、强插关中。但是,到此为止。因为忙着回南京篡位,所以刘裕没在关中站稳脚跟。如果站稳了,局面就是:以关中形胜携南方财富,驱逐五胡而举天下。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烂方案和三个功败垂成的方案。

历史为什么总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因为各方势力必须讲求成本和效率。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案,才可能成功。

那朱元璋的这个方案呢?

首先说“先山东、再河南”。

你这么干,没问题。河南和山东加在一起,也打不过朱元璋。但是,河北就看着你朱元璋打山东吗?河北不会不管山东。同理,山西也不会不管河南。此外,还有关中这个形胜之地。这些地方统统不会坐以待毙地等死。

刘裕之所以能够出击山东,是因为北方分裂。北魏搞不定河北,更遑论中原。后秦早成了惊弓之鸟,不敢出头叫嚣。而朱元璋时期呢?整个北方都是大元帝国的行中书省。

但是,大元帝国就是坐以待毙了。“先山东、再河南”的战略规划,硬是被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个猛将完成了。公元1367年底到1368年上半年,明军五个月搞定山东、两个月搞定河南。1368年,五月,朱元璋御驾汴梁,召开战前军事会议,讨论直捣大都的战略方案。

所以,这纯属不讲理。

接着说“取大都、闭燕山”。

搞定河南,基本完成了锁潼关、据中原。所以,第二步应该是“取大都、闭燕山”。朱元璋也知道河北一马平川。所以,稳扎稳打地向北推进,根本不可行。即“北土平旷,利于骑战,不可无备”。

既然如此,老朱索性不稳扎稳打了,就按照常遇春的彪悍攻略猛操作:集中精锐、直捣大都,“宜选偏裨提精兵为先锋,将军督水陆之师继其后”。

这是啥意思?意思是大明的南方精锐要与大元的北方铁骑硬碰硬,而且还要打到他们没脾气,最后直捣元大都。

但是,还不算完。拿下元大都之后,还要立即关闭燕山通道,把草原世界彻底挡在中原以外。

如果这个操作可行,那刘裕为何没有取河北而驱鲜卑?刘裕也是先山东、再河南,甚至也锁死了关中后秦。到这一步,基本与朱元璋大体相似。但接下来,朱元璋是往北打河北,而刘裕则是往西打陕西。

北魏不是大元,所以北魏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坐山观虎斗。刘裕西入关中时,十万北魏铁骑饮马黄河,死死盯着刘裕的楼船大军。但是,刘裕这家伙太生猛,突然祭出了却月阵,以两千步兵干废三万北魏精骑。最后,北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裕吃掉后秦。

刘裕生猛,但刘裕再生猛,也没有不顾后秦、直插黄河打北魏。而朱元璋的“取大都、闭燕山”,纯属搁置了山西和关中,然后低着脑袋猛撞元大都。

而结果竟是明军六月初集结部队,八月初便撞开了元大都。或者说,都没用明军拿脑袋撞,元顺帝在七月底就带着妃子跑回草原。

搁置山西和关中,是最大的冒险。所以,朱元璋的第二步,纯属铤而走险地逆地利操作。

最后说“逆上山西、西出关陇”。

为什么用“逆上山西”?

因为山西是高地,从河北出击山西是从下往上打。所以,自古都是山西开门出去打别人,而很少有人上门过来揍山西。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山西,一路出击河北、一路出击洛阳,想打谁就打谁。大唐来自山西,李渊带着部队一个冲锋,就能打到关中,攻取隋都大兴城。

但是,朱元璋呢?

主力从河北逆上山西,辅助从河南逆上山西,不仅围了太原,而且还干废王保保的援军。之后,主辅两路集体会师太原城下。接下来,攻克太原还不算完,继续往北攻占大同。大同是草原进军山西和中原的战略跳板。而明军竟然连个跳板都不留,全部拿下。

占领山西之后,元军就算气数已尽,只能龟缩在陕西、甘肃一带躺死。

所以,从地利上谈朱元璋北伐,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以前认为的必要条件,在朱元璋面前竟不值一提。明朝统一战争,让所有人见证了什么叫历史奇迹。

但是,总该有些原因吧?

既然朱元璋成功了,那就说明他做对了一些事。失败之所以无法总结,是因为失败肯定没有凑齐全部必要条件。而且,你根本无从得知哪个是没有凑齐的那个必要条件。成功之所以能够总结,是因为成功凑齐了全部必要条件。甚至,你可以从中找到哪个是、哪个不是。

朱元璋一直逆地利操作,却一直重视地利、利用地利。或许这就是他北伐成功的原因所在。老朱主要利用了四个地利因素。

首先是南北之间的关键通道,朱元璋利用了两个。

南北征战,总共有三条通道:一条是关中-汉中-四川通道、一条是南阳-襄阳-荆州通道、一条是淮河-平原-长江通道。为什么只有这三条?看中国行政图看不出来,看中国地形图则一目了然。秦岭淮河一线,不是山就是河,只剩这么三条通道。其他地方,你一个人走没问题;但是,行军打仗就只能走这三条通道。

朱元璋利用了其中两个,牢牢控制了淮河-平原-长江通道,朱元璋锁定山东;牢牢控制了南阳-襄阳-荆州通道,朱元璋兵威河南。这两个地利微操作,是必须重视的。

为什么孙权死磕合肥而不攻山东?因为孙权始终没有打到淮河边上。为什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无力回天?因为南襄隘道没有打通,隘道北端的南阳和南端的襄阳都在曹操手里。关羽即便打下襄樊,曹操也没事,因为守住南阳就行。

那么,关中-汉中-四川通道呢?四川是大军阀明升的地盘。这条通道,老朱没法用。

其次是中原、草原和东北的关键枢纽,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

朱元璋拿下北京之后,北京便再未易手。但要知道北京所在的幽云十六州已经400多年不在中原王朝手中。所以,五代十国以后,中原王朝始终无法升级为秦汉隋唐一样的大帝国。

草原大汗捏着幽云十六州,这就是地利。凭借这个地利,契丹想什么时候打北宋就什么时候打北宋;女真大金十年灭辽,而两年就能灭宋。幽云十六州这个地利,主导中原王朝兴衰400余年。未拿下、永远是王朝,因为无缘草原世界;拿下来、立即大明帝国,因为介入草原世界。

北京以北是蒙古高原、北京东北是辽西走廊、北京以南是华北平原、北京以西遥望山西高地。草原系、东胡系这两大胡人地盘,正好与中原文明交汇在北京。所以,北京不仅是地理枢纽,而且是文明枢纽。

朱元璋拿下北京之后,立即派兵封锁燕山山脉。北京只是一座城,北京以北的燕山山脉才是关键。只要封住了,大元在蒙古和东北的力量就只能望中原兴叹。

所以,北京这个地利,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一个淮北布衣,竟有此见识,而且还是在北伐之前就盯住了北京和燕山山脉。冲这一点,我们也得佩服朱元璋。

第三是长安-潼关-洛阳的的通道,朱元璋发现且利用了。

黄河几字弯的右下角向东流的一段,非常重要。中间是黄河,两边是高山,天然构成了一条军事地理通道。

隋唐大运河,中心点是洛阳。但隋朝和唐朝的首都是长安,隋朝叫大兴城。为什么两大帝国没有把洛阳和长安也连起来?如果连起来,江南的粮食不就可以直输首都了吗?因为山川地理阻隔,他们做不到。大唐帝国不是没有尝试,在玄宗朝还真得畅通一时,年最大输送量能到400万石,但不久就荒废了。

这说明从长安到洛阳并不好走。而这一点也被朱元璋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是陕县和潼关。于是,攻占洛阳之后,河南的大明主力并未停歇,而是继续向西打,拿下了陕县和潼关才算完。而一旦控制了这两个地方,朱元璋就算把大元的陕西力量封锁住了。这跟封锁燕山是一个道理。大元在草原还有兵,但锁住燕山,你的兵过不来。同理,大元在关中也有兵,但锁住潼关,你的兵也过不来。

东面的长江-平原-淮河通道、中间的南阳-襄阳-长江通道,以及东西向的长安-潼关-洛阳通道,还有北京这个战略枢纽,朱元璋全都发现,且全都利用上了。不管是用其进攻大元,还是用其分割大元,朱元璋玩得淋漓极致。所以,一直反地利操作的朱元璋,恰是一个地利高手。但这些地利因素,刘裕也有,为什么刘裕没有成功?

第四还有一个人工地利,即大运河,也被朱元璋利用上了。

公元1368年,六月初,河南、山东等地的明朝大军整装集结。当年的闰七月十一日,河南和山东的明军向山东临清运动,这里是大运河山东段的关键枢纽。当年的闰七月十五日,明军水陆并进。而之后就开始不讲理操作了:二十日下长芦(今河北沧州)、青州(今河北青县),二十三日至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至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二十八日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州)。

明军从临清出兵到兵临大都,总共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是什么效率?

一战时,德国一个军每天最快能走29英里,约47公里。大兵团没办法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已经是近现代战争的行军速度了。为了保证这个速度,路上当然不能打仗。所以,即便不打仗,明朝军队一天也走不了47公里。

今天的山东临清到北京,捷径走高速将近500公里。但明军走得是德州、沧州、天津的弧线,也就是绕远了。关键是一路上还要攻城拔寨,走一步就要打一杖。步兵可以跑步、骑兵可以骑马,500公里,咱们十天走不到,半个月还走不到吗?但是,粮食和辎重怎么算?总不能一路打、一路抢吧?

所以,这个效率纯属不讲理。

而不讲理的原因就是大运河,“浚闸以通舟师,自临清至通州”。朱元璋打穿河北、直取大都之战,恰恰利用上了大运河这个人工地利。如果没有大运河呢?看北宋被契丹打得那副惨德性,就知道了。行军、军队被骚扰,运粮、粮道被袭击,驻守、营寨被冲撞。还没见到契丹主力,宋军已经军心涣散。

大运河是大元帝国的财政主动脉。而大厦将倾之时,却成了人家直捣自己心脏的高速公路。

朱元璋虽然一直逆地利操作,但必须承认他是个地利高手。那么,朱元璋就算到了一切吗?所有的必要地利因素,朱元璋都发现了,也都利用了,甚至打完仗还能用这些必要的地利因素反制大元。

果然如此吗?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后出师表》的核心意思就一个,即:欲取天下、必须冒险,世上根本没有算好一切然后长策取胜的道理。刘邦是如此、曹操是如此、孙策也是如此,而民穷兵疲的蜀汉就更应该如此。

所以,朱元璋当然冒险了。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地利冒险就是山西。

朱元璋拿下大元首都之后,大元在中原地区的军事力量土崩瓦解。但山西仍旧是个难啃的骨头。

大明打穿河北、直取大都,用了三个月。但大明打山西,而且是两路出击,硬是打了半年。这就是势能优势。山西是高地,从河北攻山西只能逆风往上冲。士兵冲上去了,粮食和辎重也要冲上去。同时,山西表里山河,单就大同和太原之间的雁门关,便足抵十万大军。所以,你就是冲进太行山,还得在表里山河的山西高地里面继续冲。

因此,山西之战不好打。

如果大明没有攻克山西、大元正好守住山西呢?大概率的结果是北伐失败。朱元璋占了山东、占了河南,还占了河北和元大都,同时还有淮河以南的广袤国土。这个力量,还不足以支持北伐成功吗?一个山西高地能有多大威力?

刘裕也拿下了山东,还拿下了洛阳,甚至还占领了关中。但是,然后呢?没等山西的北魏发力,赫连勃勃就赶跑了刘裕的关中留守部队。随后,黄河一线彻底崩溃,什么河南、山东,全成了北方骑兵的开胃菜。

北宋徽宗时期,西夏仅剩半条命,陕西战事基本结束。除了幽云十六州,北宋王朝拥有数不尽的大粮仓。甚至,还一度收复了北京,改名燕山府。但是,金人只玩了两个冲锋,北宋立即变南宋。靖康之耻,把中原王朝的内心世界都给打崩溃了。

这就是地利权重。地利权重很重要,而且一直重要。

所以,只要大元死活不放弃山西,进而牢牢把住燕山山脉,那么朱元璋就会重蹈刘裕覆辙。

北方之所以难打,主要是因为山河纵横,导致南方北伐难以一气呵成。打下了山东,还有河北;打下了河北,还有河南;这之后,还有山西、陕西。这些地块都被大山大河阻隔了。所以,南方必须不断冲锋,一仗胜不行、两仗胜还不行,必须仗仗胜。中间任何一仗不胜,就会功亏一篑。因为后勤物资要么无法持续输送,要么被彻底耗光。甚至,将军的意志、士兵的战心,也会日渐枯萎。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北方就可以实施大反攻。

三国时期的北伐、东晋和南北朝的北伐,以及南宋的北伐,都遭遇了这个窘境。特别是岳飞北伐,将军还想打、士兵也能打,但皇帝扛不住了。北伐的流程太长,不确定因素在漫长的流程线上,随处都可能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便只能功亏一篑。

所以,朱元璋北伐成功,只能成为孤例。

清朝远征军为何在那曲被准噶尔军打得全军覆没

这一仗的准确名字应该叫喀喇乌苏之战,清军输的确实够窝囊,因为输的莫名其妙。不是兵卒不够多,不是将士不效死,不是装备太落后,可就是莫名其妙的步步走错,终于被准噶尔一支偏师给打的全军覆没。康熙皇帝连个主要责任人都找不到,主将额伦特血战月余战死,真的不能说他有什么错。

战役背景——没完没了的准噶尔

要说康熙皇帝也真是操心的命,三次御驾亲征终于把噶尔丹消灭,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期间不得不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合作,进行两面夹击。1687年终于在昭莫多之战将噶尔丹彻底击败,不久噶尔丹病死。可时间还没过一年,策妄阿拉布坦又统一了准噶尔部落。时间过了十八年,恢复元气的准噶尔部开始向哈密地区进犯,策妄阿拉布坦也想到中原见识下花花世界。

接到消息的康熙郁闷的不行,要知道他已经是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精力体力均不复当年,风波云诡的诸子夺嫡也让他精疲力尽。这时候准噶尔还出来添乱,康熙心情能好才怪,心情不好就得发泄,他决定好好拿准噶尔发泄一下。

1715年康熙出兵三万,从哈密、青海、喀尔喀向准噶尔进攻。说实话,策妄阿拉布坦打不过清军,那时候清军战斗力很强,即使绿营兵都不是菜鸡。没多久清军就把吐鲁番给攻克,兵锋直指乌鲁木齐。

策妄阿拉布坦看这么耗下去肯定要走噶尔丹的老路,所以他决定玩点偏锋,你打我边境,我去打西藏!他派出了一支6000人的偏师去进攻西藏,按道理说一般脑袋被驴踢过的人才会用这招,因为这支偏师必须先绕过戈壁滩,再翻越大雪山,能不能爬到西藏真的两说。即使到了西藏,你靠几千疲师能把西藏打下来?后世解放军也没牛到这份上吧?

搅局名将——大策凌敦多布

不可能发生的事儿真的发生了,这支远征军1716年十月出发,在大策凌敦多布的带领下折腾到第二年七月终于到了藏界。这一路上爬冰卧雪,很多士兵在高海拔地区长期行军得了水肿病,不时还有小股藏军袭击。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到藏界的时候居然只损失了不到1000人!这简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他们到藏界的事情康熙知不知道呢?知道,但是没太在意。因为他觉得大策凌手里就那么点人,在那么大的西藏能翻起什么风浪?西藏多年来储备颇丰,粮食也足,军械也精,还搞不定个小小的大策凌?

事实证明,真就没搞定,大策凌以这不足6000的兵力大破西藏-和硕特两万联军,一路狂飙猛进,不仅把拉萨打下来,顺手把和硕特的拉藏汗给杀掉,和硕特汗国直接被灭国了。一头雾水的康熙表示自己的脸好痛,对这个结果实在无法理解,就是几万头猪大策凌也不可能这么快抓光吧?

战前布局——难以统一的思路

清朝:被激怒的康熙终于决定让子弟兵上阵,丢了西藏会直接威胁四川和青海,搞不好连云南都受牵连。1717年2月13日,康熙下令西安将军额伦特带几千兵马增援西藏,同时命令侍卫色楞去青海蒙古宣旨备兵。

然而在战略思路上,清军却出现了重大分歧,总体来说一共出现三种思路:

  1. 振武将军傅尔丹:他们声东击西,我们围魏救赵,在西北以重兵直扑伊犁,不信大策凌敢见死不救!康熙表示你TM见过围几万人会有几千人来救的吗?那不是救援,是TM送死!滚回阿尔泰山守城去!

  2. 西安将军额伦特:仰攻西藏肯定损失大,咱们把大策凌引出西藏,然后与青海蒙古部一起围歼了他。康熙表示真TM是个好办法,但是你告诉我凭什么大策凌放着地利不要非得下山和你打?行!即使他会下山,从四川行吗?从云南行吗?从甘肃也可以的的吧?凭什么非得在青海下山?

  3. 皇帝康熙:哪来那么多计谋?用实力碾压不好吗?不废话,刚正面吧!直接带兵进藏就完了。

准噶尔:大策凌表示以逸待劳就好,站住地利优势,在西藏本地动员人马弥补兵力不足问题。粮食和军械在拉萨都是现成的,吃上几年都够用。把清军补给线拉到足够长再想办法断粮道,利用西藏山高地险的优势设伏,总之就是把地利和时间优势发挥到极致。

军力对比——有点挠头的均势

清朝:清朝的战争动员工作出了点差错,有一些预计参战的军队没有到达战场。但清军的优势非常明显,兵精粮足,拿出的都是西北精锐部队,有庞大充足的补给,并且火器数量也占优,大体的配备如下:

  1. 西安将军额伦特:带精锐4000人,从西宁出发,走库库赛尔岭进藏。

  2. 侍卫色楞:带精锐2400人,从西宁出发,汇合青海蒙古部,走拜都岭进藏。

  3. 四川提督康泰:带2000余官兵,从打箭炉(康定)出发进藏,以收牵制夹击之效。

准噶尔:本部准军只剩下了4000多人,但动员了10000左右的藏兵,只是那时候藏兵战斗力很差,基本当不了事。准军也不是没有优势,他们的火器数量上虽然处于劣势,但比清军精良很多,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战役过程——总有个扯后腿的二货

清军的集结阶段就非常慢,他们到1718年才在西宁完成基本集结。这段时间里大策凌已经完成了对西藏的初步治理,藏区变成清军的客场。更要命的是侍卫色楞是真TM的楞,根本不鸟主将额伦特,清军没法有效统一指挥,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开始远征。

五月十一日:色楞请旨康熙后,单独出兵,没带上青海蒙古部。

六月初三日:额伦特才接到“速进兵策应”的旨意。

六月初七日:额伦特带着50轻骑玩了命的从西宁出发追色楞,大部队全甩后面了。

六月初九日:额伦特总算追上色楞,可这二货又带兵先走掉,额伦特实在追不动,在木鲁斯乌苏河边造渡河工具,等后续部队赶上后一起渡河。

六月十三日:色楞军粮草官遇到额伦特,告之色楞改变行军路线。

六月十四日:担心与色楞部失去联系的额伦特强渡木鲁斯乌苏河,继续追赶。

七月十六日:额伦特追至齐伦郭勒,依然没追上色楞,只好暂时扎营。

七月十七日:额伦特遭遇小股准军,将其击退后抓获一名俘虏,俘虏称准军主力4000人已从喀喇乌苏河西小路赶来。额伦特表示自己的心好累,下令抓紧时间追赶色楞,免得那二货被人包饺子。

七月十九日:额伦特遭遇2000准军夜袭,战至天明才击退对方。

七月二十日:额伦特终于迎来色楞的使者,称其驻扎喀喇乌苏,相邀汇合。

七月二十一日:色楞大败3000准军,连夺三个山头。(诱敌深入开始)

七月二十八日:额伦特率兵400渡哈喇乌苏河,与色楞汇合,余部留齐伦郭勒。

七月二十九日:两部共击准军,小胜,准军退却。中午时候色楞觉得准军已经走远,带着自己部队回营吃饭去了,把额伦特那400人扔在战场。准军回师把额伦特包围,额伦特两次求援,色楞均无动作,最后额伦特以鸟枪兵开路,死战得脱,西宁把总陈吉阵亡。

八月初五日:额伦特后续部队行军哈喇乌苏时遇伏,参将冯秀、守备李有宁阵亡,所幸终于完成汇合。

八月初六日:准军再次围攻额伦特大营,苦战两周后退却。

八月二十一日:运粮官杨如松遇伏,粮草悉数被劫,额伦特部断粮,士气开始低迷。

闰八月初一日:准军再次围攻额伦特大营,夺取大量马匹,清军丧失机动能力。

闰八月初九日:四川提督康泰赶到战场边缘,试图解围,被准军伏击打败,康泰及其弟康海血战而死,康泰身被数十疮,依然奋战不退,战陨后追谥“壮勇”。

九月二十八日:苦守月余的额伦特北渡喀喇乌苏河,试图突围,此时清军已弹尽粮绝多时,马匹被吃光了就吃尸体,火药用光了就用弓箭,箭矢射没了就肉搏。

九月二十九日:没有马匹的清军被追上,额伦特战死,幸存清军把他的尸体抢回大营,恸哭之声为大策凌所闻,方知额伦特已死。大策凌不无遗憾的说“本欲图色楞,不料倒折一个好将军”。

后面的事情不用细说了,清军已经彻底被围死在那里。色楞去大策凌那谈合,也被扣押,最后残部428人悉数被俘。大策凌不敢过度挑战康熙的底线,班禅活佛也多方奔走,终于在1719年正月22日将俘虏释放,唯独留下了色楞。当地藏民对血战余生的清军十分敬重,解衣送食,暗赠银钱,这部分清军最后由年羹尧派人接收。

色楞本人被带回准噶尔本部收押,某夜烧断绳索后逃跑,但很快又被抓了回来。对他无比鄙视的大策凌不再给他食物,十几天后色楞活活饿死。

战役余波——还是靠实力碾压

这场惨败让康熙及满朝文武大惊失色,还好年老的康熙少了以往的刚烈,多了宽宏理解。他没把失败怪责于将士,甚至亲自为这些军人背书称功。“朕之世代养育精兵,不惜生命,整百日余昼夜交战,古来无有”。

但对准噶尔康熙没打算放过,打我的脸很爽是吧?那就得承担起后果!1718年康熙任命十四子允禵(当时似乎应该叫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统兵征讨西藏,康熙亲自进行后方统筹部署,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准噶尔驱逐出藏区。

战役总结——只能康熙背锅

这次惨败的第一责任人无疑就是康熙,他选将选错了。不止选了不知所谓的二货色楞,额伦特也不是一个合适的主将。额伦特确实骁勇善战且悍不畏死,但我们翻翻他的生平就会发现,这人的主要天赋不再战场上。虽然他是个纯粹的旗人,可这哥们是把开荒屯田的好手,当湖广总督的时候开了4万多顷的良田。而且人品非常好,清廉公正,当年补他老爹缺的时候,因为太穷没路费进京,就窝在地方厮混。办案子也很有条理,对律法精通,能按律处理政务。

这明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内政型人才,康熙非得拿来当将军用,完全是用人之短。额伦特的性格更像传统的汉族官僚,比较温和,康熙又派了个不知所谓的侍卫当他助手。直接造成军中主次不分,额伦特这个主将反而成了助手,一路追着色楞跑。

再者清军的兵力太分散了,不到1万的部队分成了三部分,色楞那二货作死一样的在前边疯跑,额伦特只能玩命的追他汇合。最后逼的额伦特再次分兵,连续被准军伏击,把仗打成了添柴战术。

最后就是清军那无比扯淡的补给线,压粮用土司,带兵500人,补给长度堪比驼峰航线。这还不算,那战场选的,现在叫那曲的地方是个河弯,必须渡河送粮,在火器大规模装备的情况下,根本没法强渡运粮。粮草一断,仗就难打,坦率说,清军能够硬抗1个多月,真的已经是有数的精兵了。就这么被色楞那二货坑死在西藏,想想真的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