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梅哈芬

英军本来在不列颠空战中一直被动挨打,为何最后又能战胜德军?德国人的真实生活究竟如何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0-22 10:18:57 浏览2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英军本来在不列颠空战中一直被动挨打,为何最后又能战胜德军

从1940年7月10日至8月初,不列颠的上空德英两国的战机相互厮杀,市民透过防空洞的缝隙看到英勇的英军飞机冲进敌人机群猛烈开火,保卫着机场、雷达站、飞机工厂。虽然有雷达的帮助,但消耗一直没有得到补充,800架战机眼看着消耗殆尽。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改变,也让德国尝尝挨炸的滋味。

一、轰炸柏林,促使德军改变轰炸对象。

8月25日晚上, 按照首相的命令,英方首次对柏林空袭。这天乌云密布,从空中俯瞰地面目标,模模糊糊,若隐若现,大约只有半数的轰炸机找到了目标。这次空袭造成的实际损失很小,但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接着的几日,柏林连遭到数次轰炸。8月28日的夜间轰炸,第一次炸死了平民。XTL大为震怒,他命令戈林的轰炸机部队做好夜间空袭伦敦的准备,他要对丘吉尔“蠢不可及的举动”进行惩罚。就这样,XTL不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为了捍卫他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做出了这一极愚蠢的决定。

8月31日,德统帅部决定,9月7日将攻击重点转向伦敦。XTL相信这样做一定会让这个城市陷入混乱和瘫痪之中,让英政府和人民产生畏惧心理,最终投降。这一天傍晚,首次实施了大规模空袭,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与破坏。

二、德方改变轰炸目标,挽救了即将崩溃的英空军。

在接下来的57天时间里,市民平均每天晚上都会遭到200多架轰炸机的狂轰滥炸,建筑被炸为平地,无辜市民伤亡巨大。虽然城市承受着巨大的损失,但这段时间恰恰给了他们宝贵的喘息之机,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他们倾斜。

在过去的几周,机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设备被毁,人员疲惫。曼斯顿和利姆2个机场已经好几次接连几天不能供战斗机使用;保卫首都的主要战斗机基地——比金山基地3天内遭到6次轰炸。不列颠的防御力量开始变弱了。现在,可以利用难得机会,修理装备,整合资源。

从战后分析看,前期德方的打击方向是正确的,如果这种打击再持续下去,哪怕只是持续1周,不列颠的天空就再不会出现有组织、成规模的抵御力量,可以肯定地说,“海狮计划”就能获得进展。难怪丘吉尔也焦虑地说:“如果敌人再坚持下去,整个战斗机指挥部的全部组织就可能垮台,国家就有沦陷的危险。”

三、开始反击,迫使XTL搁置“海狮计划”。

1940年9月15日中午,当德军近千架战机气势汹汹地再次扑来,迎接他们的却是已经准备充分的英方战斗机。在这一天,英国大获全胜。当天,英军对安特卫普等各个港口内的德登陆船舶,实施了毁灭性打击。两天后,XTL决定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

第二天伦敦报纸大字刊出“全歼德机185架”。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整个城市家家户户自发地挂起米字旗,庆贺胜利。后来,英国把9月15日定为“大不列颠空战节”,以示庆祝。

此战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了第一次重大胜利,更是支持着欧洲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信心。之后,反攻欧洲大陆的计划被提上日程。丘吉尔曾评价到道:“在人类战争的领域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做过这么大的贡献。”

结语

《孙子·虚实篇》“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进攻敌方必然要救援的要害,以调动敌人。轰炸柏林仅为了报复德方轰炸平民,却打击了XTL的要害,又无意中改变了XTL作战方向,调动了敌人,无形之中挽救英空军,最终坚持到战争胜利。

欢迎搜索关注“白眼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德国人的真实生活究竟如何

在德国留学的那几年,感受了德国及欧洲人的美丽风光,也感受了德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安静,安静到极致就是德国人最大的特点。生活质量上来说,从饮食、休闲、体育运动上来说,很好的基础设施,完备的配套,即便在小乡村也能很好地过日子。物资价格基本城乡一致,医疗、基本教育城乡也差不多,除了大学要去大点的城市去上以外,其他生活基本上都没什么两样了,到处是aild,lidi等等廉价超市极大的满足了各个层次的各种不同的生活需求。

为什么德国人口数量居欧盟之冠,却依然看起来地广人稀

德国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地广人稀,作为欧洲三驾马车,德国的总人口8200万,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放在欧洲是妥妥的大国。主要是欧洲有很多芝麻型的国家,像梵蒂冈,瑞士,安道尔,马其它等,也就相当于一座城市的大小,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在欧洲比比皆是,这也是欧洲版图的一大特色。

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才称得上是地广人稀,这些国家不仅国土面积巨大,人口跟国土面积却不相匹配。相比较之下,德国地广人稀总觉得有些牵强。德国放在我国也就相当于一个大一点的省份,很难谈得上是地广。

要说德国人口也不少,排名世界第17位,位居欧盟第一位,欧洲第二位(第一名为俄罗斯,人口1.4亿多)。这样一个国土面积不大人口却不少的国家,如果能称得上是地广人稀,那咱们中国更配得上地广人稀这句话。

按人均国土面积来说,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德国的27倍,人口是德国的17倍,这样一算,我国显得更稀少一些。事实上,还真不能这么简单的来比较,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人口比较稀少,而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东南地区。

如我国的江苏省总人口跟德国不相上下,而面积却还不到德国的1/3,广东省的总人口达到了1.2亿,是德国的1.5倍,而面积却只有德国的1/2。这样的省份还有很多,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人口密度普遍都超过了德国。这样一比较的话,德国给人的感觉就不显得拥挤了。

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德国的总面积确实谈不上大,但是它的地形条件比较优越,平原,丘陵地带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也有一部分山地,也都属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宜居地带。

德国处于欧洲中部地区,属于海洋性温带气候,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10℃,最热时接近30度。这里的夏天不太热,冬天又不太冷,德国的降雨也比较均匀,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也就给人类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句话,德国的有效国土面积占比相当高,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人类宜居地带。这就跟撒芝麻一个道理,在不算大的国土面积上能够比较均匀的分布着人口,看上去自然人口不算多,也就没有了人潮汹涌的感觉。

摊开德国的地图,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德国也算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在世界GDP的排名中,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也是欧盟第一大人口国,可德国却没有一座超大型城市,这多少有一点跟它的体量不匹配。

同为欧洲的英国,单单一个伦敦都市圈,就占了英国总人口的1/5强;还有法国的巴黎都市圈,也占了法国总人口的1/5左右;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人口也超过了1000万。还有日本的东京都市圈,人口更是突破了3000万,占到日本总人口的1/4强。韩国的首尔地区更夸张,一座城就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约1/2。

反观德国,最大的城市柏林总人口也只有430万,德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只有四座,分别是柏林,慕尼黑,汉堡,科隆。看得出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很难说这样的城市布局是好是坏,但德国的经济多年来一直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不争的事实。

即便是德国所谓的大城市,诸如第一大城市柏林,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德国又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的城建水平应该不会差。但柏林的摩天大楼真的不多见,一眼望去只有寥寥几栋高层建筑,很多都是有着历史沉淀的欧式风格建筑。要论城市建设,比不了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大城市,甚至连二线城市都比不了。

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发达体,德国的城镇化水平是相当高的,早在1910年的时候,德国的城镇率就达到了62%。现在将近70%的德国人居住在人口规模在1万以下的小型城镇内。德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有82座,这在德国算得上是规模较大的城市的。

德国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较优越的,地处欧洲中部,很多国家的交流往来都需要过境德国,该国水系也比较发达,莱茵河是欧洲第一大河流,贯穿德国境内,沿岸分布着德国重要的工业区,这里也是德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德国的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相当便利,这都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有时评论一个国家是否地广人稀,真的不能总是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来做评判标准,这两个国家怎么看都显得比较另类,两个国家80%的人口都集中在一小块狭窄的地带上,加拿大靠近美加边境的五大湖地区,澳大利亚则是东南沿海地区。

其它很多地区方圆几百公里都没有人烟,未开发的处女地比比皆是,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矿产没有被开发,一两千万的人口控制着如此庞大的地盘,感觉得来还完全不费功夫,当年的德国,日本为了开疆拓土不惜穷兵黩武,结果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得不说,这世上处处彰显着不公平。

来看看什么叫做地少人多,偏安于南亚次大陆一偶的孟加拉国,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恐怖的1.6个亿,走在孟加拉国的路上,放眼望去,除了人还是人,那人口密度达到了我国的九倍,同样处于南亚的印度三哥“火车开挂技术”可是世界闻名,在孟加拉国面前也是要相形见拙。

孟加拉国属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的GDP总额约为3200亿美元,人均GDP仅为两千美元。孟加拉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也很低,但这个国家也向世人很好的诠释了人口承载力的上限高度,也算是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一个头衔吧。德国跟孟加拉国一比较,那就是真正的地广人稀了。

总的来说,德国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它的城镇化率很高,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中小城市内,中小城市的人口规模有限,给人的感觉就显得不那么拥挤。再加上德国的城市缺少摩天大楼,少了一些繁华,多了一些宁静。

这些城市群又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工业区地带,广大的乡村地区都是一些小村庄,德国人不喜欢建造那种高层建筑,他们的乡村房屋都是别墅造型。又稀稀拉拉的散布在风景秀丽的地区,这些都会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