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奥运会射击比赛这么刺激
- 像杨倩这些射击冠军,和军队狙击手相比,谁更厉害
- 狙击手为何不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 顶级特种部队的顶级狙击手参加奥运射击赛,能获得怎样的战绩
- 有些狙击手能够“百步穿杨”,那为何退役后不去参加奥运会的射击比赛
- 为何射击运动员要穿着数十斤的皮衣难道是因为比赛场地冷么
为什么奥运会射击比赛这么刺激
说一下我个人的感觉,之所以刺激是因为太难!这只是比赛,你看美国西部片中的决斗场面,那直接关乎生死,那才叫刺激,差之毫厘、差之毫秒就是天堂地狱的距离!能不刺激吗?
小时候就喜欢射击,所以一向对狙击题材的电影没有抵抗力,《兵临城下》《生死狙击》《美国狙击手》......不知看过了多少遍,那种一猫等几天的孤独中又带着随时可能爆发的机会,带给我工作的灵感,让我能够耐住寂寞,像狙击手那样对待工作。
最爱看的奥运项目就是射击,喜欢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发定生死空气都要凝固的窒息感,每到一个国家旅行只要有射击运动俱乐部都会去体验,射击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一种放松方式,当焦点对准靶心,大脑一片空白,稳住手臂,屏住呼吸,什么也不想,静静等待听从内心的指令适时击发。
曾经以为气步枪看上去不那么难,只要稳住,瞄准就行了,毕竟没有时间压力,但只有亲身体验过你才能了解奥运气步枪选手有多么牛逼,看比赛你感觉打八环很不理想,但实际上已经非常非常困难,因为你根本看不清靶心,每一个十环其实都是凭感觉和经验蒙的,都是瞄大概范围,根本不可能聚焦靶心,气步枪绝对是去除浮躁的一个好项目。
曾经以为奥运最难的射击项目就是飞碟,因为要在那么短的时间迅速瞄准命中,感觉太神奇了,但实际上飞碟恰恰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飞碟是散弹枪,上百发子弹打出去像一面筛子,只要其中一颗命中目标就能击碎陶制的碟子,所以飞碟用的猎枪都没有准星,大概瞄准碟子的下方果断击发就能命中,一定要果断,因为碟靶抛出根本不给你思考和犹豫的时间,必须抓住转瞬即逝的命中机会,早一秒或是完一秒都不行!这是另外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实际体验的感觉是用气步枪命中静止的十环要比用猎枪命中快速移动的飞盘难得多的多!我个人感觉射击项目气步枪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而飞碟则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价值六万块的意大利贝雷塔双管猎带来的是强劲的爆发力和拳拳到肉的后坐力,伴随着浓浓的火药味,男人的肾上腺素瞬间飙升!帮助你集中精力命中目标,那种在数秒内连续命中的感觉带来强烈的快感,紧张、刺激,迅速的决策带来迅速的释放,那感觉只有一个字:“爽”
更长的膛线带来更远的射程,800米外可以击倒一头熊的威力,可以给你满满的信心,如果被散弹击中,基本上没必要打120了。
相对来说泰国的射击项目要比国内便宜不少,更重要的是可玩的款式多
对你的童年,我只能表示羡慕和嫉妒。我们小时候只能玩木头和链条!
像杨倩这些射击冠军,和军队狙击手相比,谁更厉害
性质不太相同,各有千秋,难以比较。
先看看杨倩参加的10米气步枪
10米气步枪,是在非常理想的室内环境下,非常安静的情况下,对射击精度进行无止境的追求。靶子算上最外圈直径4.5厘米左右,也就只有一个核桃大小。9.9环5.5毫米,最高10.9环0.5毫米。每相隔0.1环就相差0.5毫米。子弹直径大约4.5毫米。并不是说子弹碰到靶心的那个0.5毫米小点就是10.9环,而是子弹的正中心处于小点之内才算。
10米之外,打中0.5毫米的靶心,难度非常之大。它的大小就相当于头条文章中一个句号的大小。。。。。。再强调一下,是10米之外。
难度主要在于:第一、没有瞄准的放大镜(望远镜),即可以瞄准但不能放大。第二,射击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外部支撑,纯粹用自己的双手双臂。其实,第一点或许并不重要,第二点才是关键,因为手抖呀。即使给你瞄准放大,看到10米外的靶心也是不断的跳动。手抖!如果你不信,请立刻伸直你的右手臂,用食指尖对准10米外的一个句号。。。然后看看你的手抖动有多大。
让顶级狙击手去参加10米气步枪比赛,大概率是比不过职业运动员的。
再看看狙击手的射击
10米气步枪,顾名思义,只有10米,而且是精确的10米,永不改变。但是狙击手就不同了,动不动就是几百米,上千米。狙击枪有非常严重的后坐力,还要考虑风力、风向、温度湿度、校准。这些都是气步枪没法比的。狙击枪往往都是可以通过外力支撑的。最常见的就是趴在地上,用地面支撑枪体,防止抖动。这一点倒是一个优势。
狙击手对精度没有无止境的追求,够用即可。通常练习的目标都是心脏或头部大小,这正是实战的实际大小。0.5毫米精度,对狙击手意义不大。
如果你理解不了,我举一个例子。数学家对口算速度有一定追求,但不是无止境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前些年什么“最强大脑”之类的节目,比口算速度(比如5位数×5位数),那对速度的要求就是没有上限的。但在数学家看来,毫无意义。它的意义,主要在于竞技和表演。狙击手看10米气步枪,有着同样的感觉。狙击手除了练习精度,要练习的东西多了,什么体能、伪装、格斗,等等。
还有一点,刚提到了。运动员什么都不干,几年十几年都在练习10米距离的射击,需要无比枯燥、不厌其烦地找到感觉。就像钢琴一样,时间久了,不看键盘,五六个指头同时放下去,每个键都正确,那种距离感……。但是狙击手不同。没有规定敌人必须距离自己是多少米,作战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所以说,难度不一样。狙击手适应能力强很多很多。
让10米气步枪冠军拿真枪实战,完全不是狙击手的对手。这种感觉,就像让一个口算高手或珠心算高手与数学家比赛解椭圆型偏微分方程一样。不过,比赛整数的口算,数学家要输。
狙击手为何不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
说一句有点引战的话,军队中的狙击手比起奥运会选手其实都不够优秀。
并不是说没有部队中的狙击手或者精确射手去参加奥运会的,在射击比赛中,奥运会射击金牌离着顶级的射击金牌(世界射击锦标赛)还差着一段距离呢。
最近几届世界射击锦标赛我们都是奖牌榜上的首位,但是你可以发现这个赛事在二战之后几乎是被美国和苏联垄断的,到了最近几届我们把美国和俄罗斯打跑了。
术业有专攻,奥运会的射击比赛毛毛雨啦!!!
即便是世界射击锦标赛,咱们最近已经连续四届拿奖牌榜第一啦。开始泼冷水了哦~~~
如果再深究世界射击锦标赛的项目,咱们还有很多项目根本连铜牌都没拿到过!!!这就是300米来复枪。
咱们在300米来复枪的射击项目中至今还是空白,无论男子、女子还是团体都是一块奖牌没有,比中国足球都臭。
恰恰是300米来复枪射击比赛是有军人背景的运动员获奖比例最高的。
即便如此,军人背景也并不占太大的优势。
这里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训练目的不同。军队的射击是以形成有效杀伤来作为衡量标准的,大家觉得狙击手射击很精准,但是他们的“精准”是能在一定距离上消灭敌有生力量就够了,并不是要求那种打人眼睛不蹭眼皮的那种精准射击。
第二,军队的狙击手还会依靠很多“外挂”来提高自己的射击精度,例如瞄准镜,弹道计算机等等,这些高科技“外挂”都可以有效的帮助狙击手完成作战任务。但这些东西很难出现在比赛赛场上。很类似的,高科技在奥利匹克运动中都是被抵触的,例如鲨鱼皮泳装,就导致了13个国家的抵制然后从奥运会运动中被禁止掉了。如果在奥运会射击比赛中运动员采用衍射瞄准镜这类的高科技狙击器材其实也和鲨鱼皮泳装一样会被抵制掉。日常使用这些外挂的狙击手自然也就没有了器材的优势。
第三,年龄!军人并不是以参加奥运会拿金牌作为目的而存在的。很多军人退役后才去参加射击比赛。这时候他们的年龄都偏大了,和从十几岁就开始训练,在最佳年龄参赛的专业运动员相比,军人的年龄就很吃亏了。
例如咱们的国家射击队,通常从十一二岁就开始选拔队员,训练几年之后参加比赛。在比赛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人一生的最佳状态。军人的最佳状态的时间其实是在军营里,而且就绝对的射击训练时间来说和专业运动员相比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这也是为什么W君说和专业射击运动员来比,军队里的狙击手并不够优秀的原因。
顶级特种部队的顶级狙击手参加奥运射击赛,能获得怎样的战绩
之前我们《全球军事》做过一期节目,大家可以关注我们头条号查找相关节目,里面专门讲部队里的狙击手跟奥运会射击冠军比赛谁能赢的问题,毫无疑问,以奥运会的标准来说,射击运动员会赢得比赛,奥运射击比赛项目一般是在比较平静的场所内进行,干扰因素极少,射击条件完美。
但是到了战场上,考虑的因素就不会这么简单了,需要考虑比如风俗,距离,以及敌方对你的压迫感等等,这时候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奥运冠军来了,都一样会输。
所以狙击手跟奥运射击冠军根本没有可比性,在各自擅闯的领域都能吊打对手。
如副标题说的,让狙击手训练一个月与射击运动员比赛,一样会输掉,能参加奥运射击比赛的选手可不是训练个把月就能登场的,即便你是天赋异禀的军队狙击手,也需要漫长的训练周期!
有些狙击手能够“百步穿杨”,那为何退役后不去参加奥运会的射击比赛
1.狙击和射击比赛是两个不同概念;2.战场上狙击有法而无定法,瞬息万变,以狙杀敌人为最终目标,是你死我活的斗智斗勇,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射击比赛有规则可循,比赛结果分冠军,亚军,季军等,得奖金,银,铜牌;3.枪械性能用途不同;4.狙击手和射击运动员训练培养方式,目标不同;5.对狙击手和射击运动员的体能,心理素质,坑压能力,适应复杂环境等方面的技能要求不同。总之,培养的目标,训练方式,体能心理素质要求各异,一个战场上出色的狙击手退役后,可能打不了射击比赛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射击运动员。
为何射击运动员要穿着数十斤的皮衣难道是因为比赛场地冷么
射击运动员穿着的“皮衣”叫做射击服,重量一般≥5千克,也就是十斤左右,它是射击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主要作用是提高射击稳定性,与比赛场地的冷热并无关系。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射击服的话题。
影响枪械射击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部分,一是枪械内弹道性能对射击精度的影响,而是枪械外弹道性能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内弹道指的是弹丸在枪管内的运动过程;外弹道指的是弹丸离开枪口后击中目标的飞行过程。内弹道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外弹道性能。
如何提高内弹道性能呢?除了用提高枪管加工精度的方法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射手在击发瞬间对枪械的稳定性控制。
我们用机枪来举例:机枪是一种连续击发射击武器,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必须为机枪设置脚架,连续射击时枪管所产生的震颤就会通过脚架传导到地面上,起到抑制枪身跳动的作用。
下图为卧姿射击的机枪手,脚架+卧姿是最利于控制枪械射击稳定性的组合。
这一点在狙击步枪上表现得最为典型,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精确狙杀目标时,狙击手哪怕心跳和呼吸节奏没有控制好,弹丸都无法达到精确射击要求。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与射击运动员穿着的射击服又有什么关系呢?
射击比赛中是不允许运动员使用脚架的,而且射击比赛都是站姿射击,这就意味着运动员的据枪稳定性必须完全依赖身体,如果心跳和呼吸节奏控制不好,那么枪械内弹道性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与狙击手不同,射击比赛中使用的靶标是非常非常小的,比如说奥运会十米气步枪的靶标直径为45.5毫米,其中十环靶心的直径只有0.5毫米,比一粒大米还小,19米外肉眼根本看不见。
如果运动员在瞄准射击时喘气节奏稍微大一点或者小一点,那么弹丸极有可能直接脱靶,更不要说命中比一粒米还小的十环靶心了。
因此射击运动员必须克服一切影响射击精度的细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心跳和呼吸节奏带来的影响。
下图为奥运十米气步枪标准标靶,如此之小的目标在20米以外看起来就是个黑点,丝毫偏差都有可能造成脱靶。
很显然,呼吸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大不了击发时屏住呼吸就是了,但是心跳就就很难控制了,我们总不能要求运动员在击发瞬间让心跳暂时停止。
而铠甲般的射击服就起到了克服心跳对枪械内弹道性能影响的作用,由于其皮革质地相对坚固,不像纯棉、涤纶、卡其等面料那样柔软。
当心跳传导至皮革射击服上时,坚固的质地基本不受影响,进而在最大限度上确保站姿射击时运动员的据枪稳定性,这就是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需要穿着数十斤皮衣的真正原因。
我国射击运动员比较喜欢装备韩国进口的射击服,这类射击服的特点是坚固程度非常高,它由皮革质地外层+帆布内忖构成,重量约为6.2公斤,也就是12.4斤。
而西方射击运动员则习惯装备德国产的射击服,它的特点是质地相对柔软,只有一层皮革。
所以有人认为我国射击比赛成绩更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厚重的射击服的功劳,不过作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毕竟射击服只是硬件,运动员的辛勤付出才是正真的制胜法宝。
下图为进行中的十米气手枪射击比赛,由于手枪射击的据枪方式为站姿单手,枪械不接触身体躯干,受心跳和呼吸节奏影响较小,因此运动员没有穿着专用射击服的必要,完全可以穿着属实的短袖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