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危机名词解释

波斯尼亚危机名词解释(波斯尼亚危机)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1-03 05:13:37 浏览2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 Bosnian crisis
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一次国际冲突。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俄等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居民大部分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1878年《柏林条约》规定:这两省由奥匈帝国代管,但名义上仍属土耳其。20世纪初,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奥匈帝国企图吞并这两省,作为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基地。1908年,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国内局势动荡。奥匈帝国乘机拉拢俄国共同瓜分土耳其的属地。俄国也想乘机修改黑海海峡制度,以便推行它的南下政策。1908年9月15日,奥国外交大臣A.L.von埃伦塔尔与俄国外交大臣A.П.伊兹沃利斯基在布赫劳城举行会谈,双方达成秘密协定。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黑两省,奥匈帝国则支持俄国召开国际会议修改《柏林条约》,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会后,伊兹沃利斯基前往欧洲各国游说,争取英、法等国对俄国计划的支持。正当伊兹沃利斯基在法国谈判时,10月 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黑两省并入自己的版图。俄国因自己的目的还未达到,便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 奥匈帝国的兼并行径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的愤慨。波、黑两省人民也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和奴役,强烈要求与塞尔维亚合并。塞尔维亚政府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开始军事动员,同时向俄国求援。奥匈依仗德国的支持,拒绝召开国际会议,并在奥、塞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1909年 2月,亲德的土耳其政府在德国影响下,与奥匈签订协定,以250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名义上的主权,这使德、奥态度更趋强硬。3月,德国向俄国发出威胁性照会:要求俄国促使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帝国兼并两省的既成事实;如俄国继续支持塞尔维亚,德、奥将对俄作战。俄国被迫让步,并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放弃反奥战争的动员和停止一切反奥行动。3月31日塞政府被迫声明取消抗议,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趋于平息。波斯尼亚危机使沙俄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库。

波斯尼亚危机的经过

鉴于局势危急,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达成协议,希望透过召开会议商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二省前途所属的问题,俄国允许奥匈由管理此二省改为统治,而奥匈则协助俄国修改柏林条约,虽然两国皆彼此作出妥协,但都希望先下手为强,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却将与俄国的协议废弃。

波斯尼亚危机的名词解释,稍微简洁点的··网上好多太长了····最好在100多字内···

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重要,长期以来为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势力交汇处。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各异,又交错居住,导致领土纠纷复杂。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居民多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原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875年该地爆发反对土耳其人统治的起义,3年后柏林会议决定把它交给奥匈帝国军队占领,但事实上未并入奥匈帝国。20世纪初,巴尔干民主主义进一步高涨,塞尔维亚人创导“大塞尔维亚主义”,希望塞尔维亚血统的民族统一起来。沙俄也企图进入这一地区,在“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下支持“大塞尔维亚主义”。奥斯曼帝国也企图“重返欧洲”。奥匈帝国对此极为恐惧和仇视,于1908年10月7日单方面宣布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挑起波斯尼亚危机。塞尔维亚政府闻讯立即进行战争动员,并得到沙俄的暗中支持。但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态度强硬,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无条件承认“吞并”,解除动员。塞政府在俄国劝告下被迫屈服。

波斯尼亚危机的起因

十九世纪时,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己无法回复以前强盛的局面,被喻作“西亚病夫”,一群年青土耳其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土耳其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被时人称为青年土耳其党人;在1908年驻巴尔干南部地区的马其顿奥斯曼帝国军队兵变,要求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势出现不稳,其时巴尔干各国早已希望乘奥斯曼帝国衰落来瓜分其在巴尔干半岛剩余的属地。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1.波斯尼亚危机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204.htm

波斯尼亚危机的介绍

波斯尼亚危机是1908年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一次危机。当时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阻碍了塞尔维亚在该地的扩张,塞尔维亚对此感到非常不满。

波斯尼亚危机影响是什么

1908年9月15日,奥匈帝国和俄国举行会谈,达成秘密协定,即俄国 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则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 军舰开放。10月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并入自己 的版图。但俄国的目的还未达到,便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 会议解决争端,被德、奥坚决拒绝。在德、奥的强大压力下,俄国被迫让步, 还向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停止反奥战争的动员和一切反奥... 鉴于局势危急,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达成协议,希望透过召开会议商 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 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二省前途所属的问题,俄国允许奥匈由管理此二省改为统治,而奥匈则协助俄国修改柏林条约,虽然两国皆彼此作出妥协,但都希望先下手为强,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却将与俄国的协议废弃。

波斯尼亚危机的概述

波斯尼亚危机 Bosnian crisis
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一次国际冲突。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俄等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居民大部分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1878年《柏林条约》规定:这两省由奥匈帝国代管,但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20世纪初,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奥匈帝国企图吞并这两省,作为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基地。1908年,已经沦为欧洲资本主义列强的、正陷于半殖民地的奥斯曼帝国境内爆发青年土耳其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奥斯曼帝国国内局势的动荡,促使奥匈帝国乘机拉拢俄国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区的属地。俄国也想乘机修改黑海海峡制度,以便推行它的南下政策。1908年9月15日,奥国外交大臣A.L.von埃伦塔尔与俄国外交大臣A.П.伊兹沃利斯基在布赫劳城举行会谈,双方达成秘密协定。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黑两省,奥匈帝国则支持俄国召开国际会议修改《柏林条约》,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会后,伊兹沃利斯基前往欧洲各国游说,争取英、法等国对俄国计划的支持。正当伊兹沃利斯基在法国谈判时,10月 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黑两省并入自己的版图。俄国因自己的目的还未达到,便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 奥匈帝国的兼并行径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的愤慨。波、黑两省人民也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和奴役,强烈要求与塞尔维亚合并。塞尔维亚政府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开始军事动员,同时向俄国求援。奥匈帝国依仗德国的支持,拒绝召开国际会议,并在奥、塞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1909年2月,亲德的奥斯曼帝国青年土耳其党政府在德国的支持下,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协定,以250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名义上的宗主权,这使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对俄态度更趋强硬。3月,德国向俄国发出威胁性照会:要求俄国促使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帝国兼并两省的既成事实;如俄国继续支持塞尔维亚,德、奥将对俄作战。俄国被迫让步,并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放弃反奥战争的动员和停止一切反奥行动。3月31日塞政府被迫声明取消抗议,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趋于平息。波斯尼亚危机使沙俄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库。

波斯尼亚危机的历史

波黑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早期居民为伊利里亚人。该地于公元前168年由罗马帝国占领。455年时东哥特人将该地区占领,6世纪时东哥特人被东罗马帝国击败,现波黑南部地区一度成为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斯尼亚以及黑塞哥维纳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1377年时TvrtkoKotromanić(特弗尔特科·科特罗曼尼奇?)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但1463年时奥斯曼帝国入侵,波斯尼亚被兼并。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14年奥匈帝国皇子弗郎茨·费笛南在萨拉热窝被塞族民族主义者所刺杀(参见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波黑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该王国后来更名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黑成为轴心国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一部分,战后又重归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此时波黑正式确认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边界采用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边界,和实际民族分布颇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