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

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北京冬奥闭幕式采用折柳送别运动员,“折柳”代表着什么含义)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1-03 00:04:27 浏览5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北京冬奥闭幕式采用折柳送别运动员,“折柳”代表着什么含义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采用折柳送别运动员折柳的意思,因为柳树的“柳”和“留”是有谐音的一层意思,所以既表示对运动员的送别也表示对运动员过往在北京度过的这段时间的留念。
另外据说在每届冬奥会上都会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对死者的一些纪念,所以这也是成为冬奥会上的一个传统,而作为我国来讲,对于一些大型运动会或者举办的大肆的时候,是极少能表现出对死去的人的一些纪念,所以接着折柳这个意思,也体现了对故人的思念。
所以在这届北京冬奥会上,这个折柳送别也是极大的既延续了冬奥会的传统,也体现了我国的一些人文特色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外国人懂折柳寄情吗

“折柳寄情”,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这一中国式道别惊艳世人。
“折柳送别”环节,张艺谋表示,这个环节是自里约奥运会开始的规定动作,为了缅怀逝者。但对中国人来说,“柳”还有赠别的意涵。
对“柳”这一意象,中西方都不算陌生。杨柳青青,无论在东西方都是季节转换,春天来了的意思。
在中国文化中,柳有驱鬼驱邪之功,也可用来表达少女之美,但常见的,还是借由它来表达依依离别之意。

冬奥闭幕式伴奏歌名

北京冬奥闭幕式,一段《折柳寄情》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属于东方民族的深情告别。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构筑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与精神价值,我们这个民族温柔敦厚,含蓄内敛,喜团圆,伤别离。送行时总爱以柳枝传情,寓意“留之”,杨柳又有随地而生的习性,因此,折柳还有祝愿行人在异乡生活顺利平安的美好隐喻。
于是,折杨柳不仅是一个古老的习俗,也是一首非常古老的送别歌,汉代就已经十分流行了,汉代的国家院团——乐府的经典王牌作品中就有《折杨柳》,属于汉乐府音乐类型中的“横吹曲”。
横吹曲的音乐风格深受西域民族的影响,带有漠北草原的深厚宽广,据说很多旋律都是张骞通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北朝诗歌《木兰诗》就属于横吹曲风格。横吹曲多用于军乐,可以想象,当年老百姓送将士和亲人出征远行,或许就会唱起《折杨柳》吧。
歌曲《折杨柳》闻着悲伤,听着落泪,不知激起了多少诗人的感慨,于是它成为了一首经典曲牌,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为之填词,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诗句,这些诗歌同时也是音乐作品,被历朝历代的百姓相互传唱。

唐诗和宋词中有哪些以折柳寄情为主题的诗

“柳”与“留”谐音,因此中国古典诗词中,柳树意象常常与送别、惜别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出现了大量的这方面的诗句,比如:

            折柳赠行人

                     唐· 雍裕之

那言柳乱垂,尽日任风吹。

欲识千条恨,和烟折一枝。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暮春送人 
唐·无闷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
杜鹃不解离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资料扩展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情人等。

因“柳”与“留”(留别、挽留)谐音,在加上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中国古典诗词中,柳树意象常常与送别、惜别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出现了大量的这方面的诗句。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较早当推巜诗经.采薇》,比说有一句词:“昔我往矣,相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量运用了柳意象,则是六朝时期,比喻用来挽留与祝福的诗词,裕之著有诗集一卷巜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江边柳》中有“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所表达的是写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船儿系住。

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总导演张艺谋的《折柳寄情》,表达中国人依依惜别之情,和浪漫情怀。

折柳寄情

南方已杨柳垂堤,北方才刚发现柳条萌出了嫩绿的小芽儿。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极尽笔下之能事,吟咏那千条万条的绿丝绦。从许多古诗中能见一斑。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温庭筠的《柳如枝·御柳如丝映九重》: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而在这些优美诗词中,以离别为主题的诗居多。

纳兰性德一首《  临江仙·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梦,吹不散眉弯。

再读读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周邦彦《兰陵王·柳》: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曾有学者指出:“我国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植物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杨柳。”

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暗示柳树与离别情绪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抒情作品中“柳”的形象比比皆是:烟柳、暗柳、春柳、秋柳、岸柳、边柳……

柳树在许多中国抒情古诗词中是分离树,它所包含的韵味是苦涩的。杨柳是别离的象征,而人们都是喜聚不喜散,尤其是古代,交通音讯皆不便利,最是怕与亲朋好友分别,但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是相聚就是别离。

于是,在我国古诗词中,别离成为重要的主题,诗人笔下,依依的杨柳,飘舞的柳絮,以及笛声呜咽宛转的折杨柳曲。柳树,俨然成了我们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代表。

在今年冬奥会闭幕式就有《折柳寄情》这一节,随着乐曲《送别》,随着舞者,一枝枝柳条逐渐呈现,屏幕上也画出古画般的垂柳图。在舞台上,又出现了365个人,男女老少,他们手里都捧着发光的柳条。用折柳表达了中国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是中国给全世界的浪漫,是中国式的唯美。

《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树杨柳,成为我们离别时的抒情寄托,这就是几千年的传统,贯穿于一个民族的内在的文化习俗。

冬奥会闭幕式节目【折柳寄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1)此诗中的“折柳”指的是《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后人用折柳隐晦离愁之情,也有暗示思乡之情的。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
  (2)夜深人静之时,笛声的演奏者只管一味地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这就是“暗飞声”,“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从折柳,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从春风,想起家人的亲情。这一切,怎么不会让人产生浓浓的故园情呢?

听张艺谋解读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有何深意,他说了些什么

他说我们其实并没有特别多的悲伤,但是更多的是在心中拥有着一份深沉的纪念,拥有的都是我们对于生活未来的希望,希望通过这个充满浪漫艺术的环节,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