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总统选举

克罗地亚总统选举(谈谈巴尔干各国近10年的具体政治状况)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1-02 08:39:43 浏览67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谈谈巴尔干各国近10年的具体政治状况

2000年12月10日,罗马尼亚举行了总统大选的第二轮投票;12月23日,塞尔维亚议会将投票决定是否要保留米洛舍维奇政权的残余力量;而保加利亚明年也将举行大选。
  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过去的十年中,南联盟被其巴尔干邻国和国际社会孤立的状况日益严重。90年代初,南斯拉夫与波黑和克罗地亚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破坏,以及后来它对留在米洛舍维奇极端民族主义共产党政权统治下的共和国的镇压,使南联盟变成一个欧洲弃儿。
  在9月26日举行的南联盟总统与议会选举和10月5日米洛舍维奇最终下台之后,这一形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联盟发现其领导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是一位“富有民主精神的民族主义者”。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孤立主义政策被摒弃了:南联盟恢复了它在联合国的席位,收到了加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邀请并将加入《东南欧稳定公约》组织。欧洲各国对科什图尼察表示了热诚欢迎,甚至还举行了有关南联盟加入欧盟的会谈。对南政策的突然而戏剧性的转变一直势不可挡。然而,科什图尼察仍是一个未被了解的人,其思想中混杂着经常无法调和的两种信仰———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他仍是一个站在科索沃耀武扬威地挥舞着AK-47冲锋枪的人,而且他已经表明,塞尔维亚的南联盟伙伴黑山共和国及科索沃地区的独立是他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如果南联盟最终解体的话,科什图尼察的总统职位也将变得多余。
  随着波黑总统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退休和克罗地亚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去世,90年代初的战时民族主义者几乎全都下台了。现在,在它们的许多邻国争着加入欧盟之际,这些前南斯拉夫国家受到另一种方式的孤立:它们还没有加入“欧洲俱乐部”潜在成员国的行列。
  消除壁垒
接受南联盟加入《东南欧稳定公约》组织对于确保地区稳定至关重要。在科索沃冲突和北约轰炸南联盟之后,重建被战争弄得满目疮痍的南联盟和东南欧遭到破坏的经济———特别是那些依靠多瑙河航运进行大部分贸易活动的国家,例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所需的费用是巨大的。
  《东南欧稳定公约》被视为巴尔干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重建自我的途径,以避免未来再发生类似的危机。
  科什图尼察相对民主的态度为目前巴尔干半岛国家的合作与经济重建、政治和社会稳定扫清了道路。就这一方面而言,该地区未来的前景日渐光明。这不仅开放了一个迫切需要支持的新市场,也使该地区日趋稳定。这将有利于那些竞争加入欧盟的国家,并将鼓励南联盟、克罗地亚和波黑等国家申请加入欧盟。
  一切都改变了吗?
  在南联盟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无疑为巴尔干半岛开拓了新的前景,但这些变化仅仅触及了表面。巴尔干地区各国的选举揭示了标志该地区本质的两个特征———种族特性与民族主义———的延续。
  波黑联邦政府的全国大选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总统选举表明了民族和种族分歧仍是那么地严重。
  然而,又一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而且民族主义党派获得了议会中的大部分席位。在波黑共和国,穆族和克族党派也赢得各自民族集团的支持,但一个多种族党派也获得了一些选票。在波黑联邦政府中,各种族集团的表现与各自特有的民族性一致。然而,多种族党派也得到了占很大比例的席位。
  罗马尼亚11月26日举行的议会和总统大选使得前共产党人扬·伊利埃斯库领导的罗马尼亚社会民主主义党重新赢得了最多数选票。然而,与它旗鼓相当的挑战者大罗马尼亚党却令人感到意外。
  大罗马尼亚党被视为一个对少数民族和“罗马尼亚民族”地位问题持极端观点的极端民族主义党派。12月10日,伊利埃斯库与大罗马尼亚党领导人科尔内留·瓦迪姆·图多尔会在该国总统大选的第二轮投票中一决雌雄。
  民族主义本身并不一定是什么问题,但是在极端主义者手中,它就能成为危险的操纵工具。米洛舍维奇在南联盟使用这一方法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如果罗马尼亚不小心,图多尔会对它施加类似的影响。
  尽管米洛舍维奇已经下台,民族和种族情绪在南联盟———特别是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边境地区———仍然十分高涨。科索沃的阿族反叛分子突破了塞尔维亚与科索沃之间的非军事区,并在普雷舍沃山谷袭击塞尔维亚警察。塞尔维亚军队和坦克已开进该地区作为“后援”。联合国维和人员一直在塞尔维亚人和科索沃阿族人之间充当调解人,而且据称双方已同意停火。
  自科索沃冲突之后,科索沃一直在寻求脱离南联盟完全独立。普雷舍沃山谷虽然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却居住着大量的科索沃阿族人。科索沃的阿族人认为他们的阿族同伴需要保护以免遭塞尔维亚人欺凌,而且普雷舍沃山谷最终应该属于独立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在密切地关注着这一局势的发展。
  米洛舍维奇政权在南联盟垮台是该地区在过去一年中发生变化的关键。然而,尽管人们对南联盟的看法已经改变,但仅仅依靠让步来确保地区稳定是不够的。民族主义和种族地位问题在巴尔干半岛深化,而过渡时期的影响正在给它造成损失。厌倦了贫困的罗马尼亚人通过投票支持极端分子和“他们认为最好的领导者”来发泄失望情绪。也许在四年后巴尔干地区的下一个选举旺季来到时,怨恨情绪将扩大到更多地方。

克罗地亚总统多大年龄

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Kolinda Grabar-Kitarovic),克罗地亚新任总统。1968年4月29日出生,47岁。1992年毕业于萨格勒布大学,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1992年任克罗地亚科学技术部顾问,1993年任外交部顾问。2003年11月当选为议员,2005年2月至2008年1月任克罗地亚外交和欧洲一体化事务部长。2008年3月任克罗地亚驻美国大使。2015年1月11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当天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胜出,成为克罗地亚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科索沃的历史

科索沃的历史悠久,据克罗地亚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斯迪帕切维奇考证,最早生活在科索沃地区的是40多个伊科里.特拉切好战的游牧部落,他们就是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在公元前4~5世纪就在科索沃居住.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大批斯拉夫移民越过多瑙河到达巴尔干并定居下来。他们修建城堡、教堂,开垦荒地,把从事放牧的伊利里人赶向丘陵、山地。公元9世纪,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时的地缘政治学认为,统治科索沃就统治了巴尔干,可见科索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2世纪起,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后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伊斯兰化,科索沃这一名字来源于塞尔维亚语中“黑鸟的土地”一词,据迄今为止可考的历史,生活在科索沃的最早居民是公元前4-5世纪伊科里·特拉切游牧部落。大约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大批斯拉夫移民越过多瑙河到达巴尔干并定居下来,并很快同化了当地人。1170年,塞尔维亚人战胜拜占庭人后,科索沃就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当时阿尔巴尼亚人还住在今天的阿尔巴尼亚的北部高山地带,他们与塞尔维亚人共同生活,并接受了塞尔维亚的语言和一些习俗,诸如和塞尔维亚人共度圣诞节等。科索沃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当时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注意。1389年6月15日,塞尔维亚拉查尔亲王的军队和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一世的军队,在科索沃荒野开始了战斗。塞尔维亚贵族米洛什·奥贝利克假装土耳其士兵进入土军的军营,他潜入苏丹的帐篷中,用毒药浸过的匕首把穆拉德刺死。但是这并没有能够挽救塞尔维亚。苏丹的儿子巴耶塞德立即平息了随之而来的混乱局面,包围了塞尔维亚军队,并将其击溃。科索沃战役之后,塞尔维亚被迫向土耳其纳贡,成为土耳其的附庸。
当时的两大帝国奥斯曼和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分而治之。南方由奥斯曼帝国统治,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和一部分波斯尼亚人成了附庸,北方由奥匈帝国统治,统治的种族包括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伏伊伏丁那人。许多塞尔维亚人逃往北方和西方,而阿尔巴尼亚人则趁机移居科索沃。奥斯曼帝国为便利其统治,采取措施让皈依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接受伊斯兰教。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约3-4万塞尔维亚人在17-18世纪纷纷迁徙到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哈布斯堡帝国的匈牙利地区或亚得里亚海的克罗地亚地区。
南斯拉夫王国将土地分给有战功的塞尔维亚人,成为20世纪科索沃民族纷争的起点。
造化弄人,1912年,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由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组成的联盟,打败了日益衰弱的土耳其帝国,科索沃在500多年后又重新归属塞尔维亚。到1929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约50万,占科索沃总人口的39%左右,由此阿尔巴尼亚人对塞尔维亚人仇恨入骨。当1941年南斯拉夫被轴心国瓜分,科索沃被墨索里尼拼凑的“大阿尔巴尼亚”并吞时,有近10万塞尔维亚人被迫逃离家园,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对此拍手相庆,对意大利法西斯的入侵则不做抵抗。
这样,战后科索沃又回到了当时由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的版图。 从18世纪末起,南斯拉夫各民族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塞尔维亚经过两次起义,于1815年成立了公国,1852年黑山公国建立。1876~1878年塞土战争后,阿尔巴尼亚的民族复兴运动不断高涨。日益没落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由于担心塞尔维亚的强大而开始支持阿尔巴尼亚人了。在1880~1889年间,有6万科索沃塞尔维亚人移居北方。1912年,巴尔干国家联盟向正处在崩溃前夕的奥斯曼帝国宣战,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处于奥斯曼帝国奴役下长达5个世纪之久的科索沃重新并入塞尔维亚,而它的大部分居民已经是阿尔巴尼亚人了。 马其顿总统指责入侵马其顿行凶杀人并且计划恐怖攻击颠覆马其顿的武装分子。马其顿总统奥尔基·伊万诺夫说,周末警察在北部城镇库马诺沃挫败了极端分子。
马其顿政府说,一个至少有5名原科索沃解放军成员参与的武装部队入侵位于北部的该国第三大城市库马诺沃,并与马其顿保安部队发生激烈冲突。
据马其顿内政部发言人说,至少8名马其顿军警和14名科索沃武装人员在冲突中被打死 。 关于科索沃的归属问题,塞尔维亚族和阿族各有各的说法。塞视科索沃为塞尔维亚民族的发祥地和文化摇篮,因为塞在12世纪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最强盛的国家,而阿族人只是在奥斯曼帝国入侵和塞军败退北方后才大量迁入的。阿族人则坚持认为,公元前4~5世纪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部落伊利里亚人是阿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自古以来就是阿族的领土。
主观的政治划分造成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激烈冲突,造成了科索沃地区塞族和阿族激烈的对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索沃重归南斯拉夫,铁托政权将科索沃设立为塞尔维亚的自治区(后又改为自治省),并给予当地阿族人地方自治,当地塞族人则认为科索沃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对塞族的歧视。
1989年,塞尔维亚公投修宪,大大缩小了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二自治省的自治权利。阿族人强烈抗议,并抵制了接下来举行的科索沃议会选举。后来阿族人宣布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自行举行选举,同时自行开办了医院、学校、广播电台等。而南斯拉夫解体也在这时开始。
波黑战争后,塞尔维亚开始组织塞尔维亚人移民至科索沃,引发了阿尔巴尼亚人的反感。
1990年代中叶,阿族游击队以塞族军政人物及设施为目标开始进行游击战。
1998年3月,南斯拉夫军队开始协助塞尔维亚警察,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有二十万阿族人在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流离失所,沦为难民。阿族及西方普遍认为这是南联盟种族清洗政策的结果,认为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当时图谋把科索沃的主要民族由阿族换成塞族。同时也有数万非阿族人(包括塞族人、罗姆族人等)沦为难民。
1998年7月5日,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与科索沃阿族政治领导人鲁戈瓦会谈,表明美国政府坚持科索沃在不独立的前提下恢复自治权的主张,然而,南联盟在北约军事威胁面前并未罢手,反而加强了武装打击和围剿。
到了8月,科索沃难民已达20多万,西方国家担心会引发难民潮。安理会再次要求科索沃冲突双方立即停火。1998年10月11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宣布全面履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南联盟将从科索沃撤军,由国际社会派员监督,并尽早与科索沃阿族人就自治问题开展谈判。
1998年10月27日,北约宣布暂缓对南斯拉夫发动空中攻击。
1999年3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始轰炸塞尔维亚。北约称战争的目的为保证阿族难民可以重归家园,但战争又造成数十万阿族人及塞族人逃离家园。战后,阿族人大量重返家园,但大量塞族难民则不愿回到科索沃。 当1996年建立的科索沃解放军向塞尔维亚官员和阿尔巴尼亚人发动攻击时,冲突开始白热化,塞尔维亚警察在1998年3月开始大肆搜捕德雷尼察地区的科索沃解放军,冲突更加激烈,安理会对南斯拉夫包括科索沃实行武器禁运,但境况愈演愈烈,直至爆发战争。
1999年3月,在向南斯拉夫提出警告并在科索沃塞尔维亚人进行进攻的情况下,北约对南斯拉夫实行空袭轰炸,秘书长说这是外交失败造成的悲剧,虽然有时候“为了和平而使用武力是合法的”,但安理会在任何这样的情况下都必须参与进去。
南斯拉夫对科索沃解放军进行大规模攻击并开始大量驱逐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85万难民,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在阿尔巴尼亚和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对难民进行多方面的帮助。 1999年6月,南斯拉夫接受了由八国集团提出的一个和平计划(八国集团包含七个西方工业国和俄罗斯)。安全理事会支持这一计划,授权南斯拉夫各加盟成员国建立安全存在以制止敌意、解除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促进难民的回返。计划还请求了秘书长建立暂时的国际平民行政局,使人们可以享受实质上的自治,拥有自治政府。在南斯拉夫军队从科索沃撤退之后,北约中止了它的爆炸行动,有50万驻科索沃国际安全部队进入了该地区保障安全。
在科索沃的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立刻建立了一个安全存在。该任务的复杂性和其范围之广是空前的。安全理事会授予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在科索沃地区享有特权:包括所有的立法和行政权力,以及司法管理权。该任务有四个主要方面:联合国直属的民政、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负责的人道主义者援助、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引导的民主化和机构组建、以及由欧盟管理的经济重建问题。在联合国的名义下,这是一个独特的团队合作,也使四个国际组织走到了一起。
在战争期间逃亡的85万难民中至少有84.1万人回了家,首要问题是帮助他们度过严冬。完成这项任务以后,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在重建正常生活,确保长期经济重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派团颁发了一系列法令,涉及到法官的任命和罢免,银行业,许可证发放,建立一个财政权力中心和科索沃预算中心等等。同时,特派团还与族裔社团的领导建立了对话关系,重建公共设施,开办学校。
一个联合临时行政结构成立,成员包括各民族团体的代表。在整个区域,布置了3000多名特派团警官,建立了一个包括所有科索沃少数民族代表的科索沃警察服务局。科索沃解放军于1999年9月全部解散,人员编入民间社会。停火后的几个月中,约有21万非阿尔巴尼亚族的科索沃人离开了科索沃去塞尔维亚和黑山(现已独立成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两个国家)的其它地方,一个联合委员会确保他们的安全返回。

在2000年6月底,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逐渐被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所替代,尽管该组织在当地起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5月,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用以强化他的警察和司法能力——原先从属于民事管理部门。新的“警察和司法”机构直接受联合国的领导。
对非阿尔巴尼亚民族的安全保护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进展虽然巨大,但总体局势尚为紧张,对非阿尔巴尼亚人的威吓、谋杀、暴力在继续进行,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在驻科索沃国际安全部队的保护中被隔离开来,为了打破有罪不受惩罚的圈子,鉴于司法系统的恶化,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开始任命国际法官和检察官。
在2001年4月,针对前南斯拉夫的国际刑事法庭控告前南斯拉夫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和其他4人在“对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平民进行一系列攻击”中犯有反人道罪,并在6月被送上了法庭。9月,安理会取消了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武器制裁。11月,举行了全科索沃选举,选出了120名立法大会成员。2002年3月,大会选举了该地区的首任总统和总理。
尽管如此,在发展临时民主机构,确保和平正常生活方面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在两个议题,联合国特使团领导觉得被迫否决科索沃大会的议案——一次是关于边境问题;另一次是他们未能保证少数民族的权利,安理会完全支持这些决定。
近2003年底,高级官员为联合国协管的科索沃制定了一套标准,包括自由、公平、正常的选举活动;自由新闻媒体报道;公正高效的司法系统。12月30日,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把一些特别责权转交给地方临时政府,保留了一些权力,包括安全、外交、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和能源等。
科索沃总理哈辛·塔奇于2008年2月17日宣布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在议会召开特别会议,由议员投票通过科索沃独立,按照人民意愿,成为「一个独立、有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会议过程由电视直播,随官员宣读独立宣言,议长克拉斯尼奇(Jakup Krasniqi)宣布独立,之后议员还随即投票决定国旗和国徽。国旗会勾勒出科索沃在地图上的轮廓,配以跟欧盟旗帜一样的蓝底色,象征欧盟是科索沃的未来,普里什蒂纳成为首都。 科索沃独立也并非美、欧、俄、塞、科的私事,对国际形势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科索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阿族坚持要求独立,但塞方要求保证塞尔维亚领土完整。
美欧支持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民族自决,却又反对前南地区塞族的民族自决,这加剧了该地区擦枪走火的危险性。
塔迪奇在2008年2月早些时候再次当选塞尔维亚总统,他虽然也坚持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要比另外一位激进的总统候选人尼科利奇要温和,这也意味着塞尔维亚政府对科索沃的独立不会采取激进措施。
塞尔维亚一直否认会用加入欧盟为代价换取对科索沃独立的默认,总理科什图尼察表示这样的行为是有损国家尊严的。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在塞尔维亚这个国家,真正掌握实权的不是总统,而是总理科什图尼察。
科索沃的独立可能会给周边局势带来更大的动荡。虽然它并入阿尔巴尼亚的可能性不大,但往后,科索沃很可能与素有“欧洲贫民窟”之称的阿尔巴尼亚一道,成为欧洲地区最大的安全隐患。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已宣布独立,塞尔维亚政府警告若有国家承认科索沃独立即降低与该国的外交级别。
科索沃总理塔奇表示,在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人民的意志”将得以实现。
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已出现了海报,海报呼吁人们在庆祝活动期间保持平静。一个用阿尔巴尼亚语写的海报称:“有尊严地进行庆祝,为了一个好的开始,为了科索沃。科索沃欢迎未来。”
与此同时,科索沃议会于2008年2月15日举行会议以通过一系列在独立后生效的法律,其中包括确保科索沃塞尔维亚少数民族人口安全的措施。普里什蒂纳的当地报纸称,议员们已奉命在17日呆在普里什蒂纳,以便在接到通知三小时后开会。除了在独立宣言上签名外,议员们还将批准官方印章和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承认科索沃独立并与其建交。
各方已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经过两年的谈判与周旋,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现时获得了108个国家的承认。塞尔维亚政府已经宣布绝不放弃科索沃的主权,准备采取多项制裁措施,但保证绝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独立。
2010年7月22日,国际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并不违反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