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法国的暴行 二战德国

德国对法国的暴行(二战德国占领法国后是否有对法国人民进行屠杀,劫掠)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1-02 04:18:51 浏览28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二战德国占领法国后是否有对法国人民进行屠杀,劫掠

二战德国占领法国后没有对法国人民进行屠杀。

希特勒认为雅利安人种(不包括印度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人中, 特别是德国、法国、英国、北欧国家的雅利安人都是表兄弟,只要臣服在德国脚下就能和平的生活,加上突然间的胜利,连德国都没有准备好把法国人怎么办,所以没有屠杀。

德国军队注重荣誉,维护传统,认为屠杀无辜平民是不可接受的,是耻辱。所以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队极少向平民开枪。

扩展资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首先,在亚洲的东部,中国、越南、朝鲜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扩展到中东、北非 。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外,非洲国家几乎都取得独立。拉丁美洲战后民族运动也在深入发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胜利,影响尤为重要。60年代以来, 亚非拉总共有104个民族独立国家,其中新独立国家达69个。

这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结束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民族独立国家的普遍出现为发展中国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 。

战后世界政治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和发展的集中表现。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及随后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标志。

其中1959年古巴革命的胜利,60年代印度支那三国人民抗美救国斗争,70年代拉美国家发起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斗争,还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斗争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震动了当时的世界,极大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百度百科——二战

二战及二战中德国对法国的侵略 急急急

结合所有的回答,德国的作战思想早已超过法国几十年,而且出现了制空权,德军的轰炸机代替了重炮部队,如此的机械化作战,即使后勤跟不上,也能用速度击败敌军。而法国佬仍然以步兵作战,虽法国的飞机多过德军的飞机,但法国空军部队又不能集中使用,连法军的空军总司都不知到自己有多少台飞机。你说,法国佬最后连法国的南部也守不住,何况还是二战后期的事了,法国佬在整个二战是赌局中输的最惨的。还有,推荐答案里的说德国在二战中没控制整个法国是错的,在美军在北非登陆后到D日前德军都控制着整个法国。德军进攻法国是在1941年,完全控制是在1943年。

纳粹除了屠杀犹太人还屠杀哪一种人

通过近代历史我们发现,如今的很多欧洲资本强国早年都有自己的殖民地,他们靠着本土与殖民地之间巨大的贸易差与财富掠夺来建立自己的资本,手中有不少血债。其实,除了钱财资源被抢走外,被殖民地的男人也会加入殖民者军队,类似早年的印度与英国。因为急切的想要扩张领土,殖民国家往往会接受大批外籍士兵加入本国军队。

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由于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德的犹太人遭到大批量的屠杀。其实除了宗教方面的历史原因外,还有德国人种族优越的思想。希特勒曾经有言: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到了二战中期,这种疯狂的想法已经到了荒谬的地步,除了屠杀犹太人外,德国人对于其他民族也很残暴,比如出现在法国部队中的黑人。

德军闪击法国时,曾在战场上见到很多黑人士兵。法国是老牌殖民国家,殖民历史有几百年之久,为了应对德国人的大举进攻,法国政府特地从殖民地抽调了大批兵源:从非洲塞内加尔,尼日尔,毛里塔尼亚抽调到法国本土的黑人士兵达7万之多。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法国人没能挺过几十天就亡国了。德国灭亡法国后,德军对待法国或其他欧洲白人士兵俘虏还算人道,面对黑人时便极度憎恶。一旦发现战俘营中的有色人种,德军往往会大开杀戒,这种大开杀戒并不是希特勒对犹太人提倡的那般政策上的屠杀,而是士兵们在私底下的个人行为。

他们一旦发现牢中的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戏虐的羞辱,以崇高的白人至上姿态对前者“审判”,然后施加暴行。这还算好的,起码前者还能保住性命,有些德国士兵即使看见盟军黑人高举双手投降,还是会违背国际法直接开枪。他们还洋洋得意地解释到:不接受黑人的投降。我们根据战后的相关统计可以了解到,早年法国军队中的黑人士兵在与德一战时有一万多人死亡,在被俘的诸多黑人中,至多有3000人在战俘营被无端杀害。

如今,欧美国家的种族歧视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针对黑人,这种种族优良的理论早在二战前就在殖民者眼中根深蒂固。所谓的文明却能对“野蛮”做出如此恶劣的行为,可见其有多么虚伪。

二战时德国是怎么欺负法国的


  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在希特勒的一再催促下,制定出了一个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西线作战计划。 1939至1940年德军进攻低地国家计划之变动此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即把德军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去进攻法国。但是A集团军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却讨厌这个方案,认为不过是老调重弹。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曼施坦因提出了他的的战略构想: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而不是在右翼。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的一条捷径,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但是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拒绝将曼施坦因的计划转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黄色方案的德国空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由于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烧毁,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手中。于是曼施坦因再次向陆军总部提出他的观念,这使勃劳希契非常厌恶,把他调任第38步兵军军长。但曼施坦因乘希特勒接见各新任军长之机,将他的见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陈述。
  希特勒对曼施泰因的陈述,“简直象精灵似的理解非常快”,并表示他个人完全同意曼施坦因的见解。第二天,希特勒便召见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命令他们以曼施坦因的建议为基础,立即制定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来。虽然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强烈反对曼施坦因的建议,认为其所谓的秘密通过,实在是一种疯狂的假设,它将使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面临法军侧翼攻击,并可能导致全军复没。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两位陆军首脑屈服了。于是,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奉命根据曼施泰因的建议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批准了与曼施坦因设想大致相同的新作战计划。德军参谋部将这一计划取代号为挥镰行动。据当时任第19装甲军军长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说,除了希特勒、曼施坦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
  为实施挥镰行动,德军统帅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投入西线作战的总兵力为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
   德军兵力分布及最后进攻方案1.中路的A集团军64个师(其中包括7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由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上将指挥,担任中间突破阿登山区直冲英吉利海峡的任务;
  2.右翼的B集团军28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由费多尔·冯·博克上将指挥,担任助攻任务,目的是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吸引英法联军的主力;
  3.左翼的C集团军17个师,由威廉·里特·冯·勒布 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佯攻马奇诺防线,以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
  4.以另外的27个师作战略预备队。
  同盟国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其中法军和英军共有103个师,编成3个集团军群)、 联军总司令莫里斯·甘末林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然而,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备战不力。联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保守失算,该计划重点是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把比利时作为双方厮杀的主战场。根据D计划,联军把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五国联军协同作战挡住德军进攻;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奇诺防线上,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抵御;而在中段则自持有阿登山区天险和马斯河,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