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苏宁老板张近东曾经被捕入狱过吗
- 张近东的人物履历
- 苏宁的老总叫什么名字
- 江湖再无张近东
- 名记点名骂张近东!惹众怒原因非解散江苏队 此刻他正给国外送钱
- 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一代王朝终归落幕
- 苏宁易购老板是谁有介绍吗
- 大败局:张近东苏宁帝国的没落(二)
苏宁老板张近东曾经被捕入狱过吗
张氏兄弟是黑社会,只是在南京后台太硬关系网多,对江苏贡献大,暂时没人敢动他们
张近东的人物履历
张近东1963年3月出生于江苏南京。
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4年至1989年南京市鼓楼区工业总公司。
1990年12月26日,张近东以10万元自有资金,在南京宁海路租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取名为苏宁交家电,专营空调。
2000年12月出资500万元设立“苏宁教育基金”。
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发2500万股股票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
2020年6月5日下午,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在浙江湖州举行成立大会,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出任联席高层。
2021年7月12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名誉董事长的议案》,同意聘任张近东先生为公司名誉董事长。
冷门入市获开门红
1990年问世的苏宁电器就好比一条鲶鱼,让当时牢固抱成团的南京国有家电行业被“搅”得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此前张近东兜里所有的钱不过10万元而已,“做什么呢?”这个问题足足困扰了他好些日子。当时最赚钱的就是家电,改革开放让致富后的南京人也学会了生活,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流水似地向普通家庭涌去。
不过,张近东却没凑这个热闹,而是单单选择了当时的冷门:空调。1990年12月26日,冷冷的冬日里,冷冷的空调行业,南京宁海路上一家仅有200平方米门面、10多位员工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公司开业了。这时候除了暗藏野心的张近东,还没有人能想象,这家专营空调的小公司会发展成今日庞大的苏宁电器集团。
不信邪的张近东使出了他别出心裁的第一招———在业界首次建立起营销商“配送、安装、维修”一体化服务体系,并组建了300人的专业安装队伍,及时上门为顾客免费安装空调,这为苏宁掘得第一桶金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2年,“火炉”南京的空调市场开始启动,由于苏宁已经形成了产品和服务强势,当年就成为春兰空调全国销售第一大户。这一年“苏宁”的名字在南京空调市场一炮打响。3年内,苏宁凭借单一产品、单一品牌就做到了年销售3亿元的规模。
回首这段往事,张近东感慨地对记者说:“只要你充实准备,机遇从来不会负你。”
苏宁的老总叫什么名字
张近东。
张近东,出生于安徽天长。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自2003年起连续15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1月30日,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0年,张近东在南京创办了苏宁。1999年全面切入综合电器领域,率先提出了全国连锁发展模式,带领苏宁走向全国。2009年张近东带领苏宁向互联网转型,2010年,苏宁易购上线。
扩展资料:
个人成就
2015年,张近东参加经济形势座谈会,李克强称赞张近东“你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2015年2月,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获奖名单。
2016年,张近东以78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十名。2016年,张近东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获得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10月20日,2016胡润房地产富豪榜发布,张近东以300亿排名第九。
2019年10月26日,张近东荣获70年70企70人“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称号。
2019年10月30日,《2019斯维登集团·胡润房地产企业家榜》发布,张近东以160亿财富位列第35位。
江湖再无张近东
文/孟永辉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零售江湖,亦是如此。当苏宁的一纸公告公诸于世,有关张近东的走向,最终尘埃落定。
7月12日,苏宁易购发布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黄明瑞先生、冼汉迪先生、曹群女士、张康阳先生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时,公告还称,张近东先生、孙为民先生、孟祥胜先生、杨光先先生将辞去董事职务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
至此,苏宁易购的张近东时代宣告结束。
继马云、刘强东、黄峥之后,张近东以近乎同样的方式离开了那个他曾经熟悉的江湖,剩下的只有他的传说。
一
有关张近东的离开,外界早已有很多猜测。如果我们对这些猜测做一个梳理,就会发现,这些猜测多半与苏宁的巨亏有关。有人说,苏宁亏了近百亿;也有人说,苏宁亏了近200亿。无论具体的数字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苏宁是亏的,并且已经亏得不要不要的了。
如果我们将视线放到十年前,是很难将这些数字与苏宁联系在一起的。那个时候的苏宁在中国零售市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舍我其谁。譬如,2011年,苏宁扣非净利润高达46亿元,而那个时候的阿里才只有16亿,京东仍然处于亏损之中。
彼时的张近东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首富,而他所带领的苏宁易购更是零售行业的“独孤求败”。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打乱了苏宁的前进步伐,而如日中天的张近东并未感觉到一场危机正在到来。
为了构建他所谋划的商业帝国,依然在不断地买买买。无论是收购万达百货,还是接盘家乐福;无论是买江苏足球队,还是吃下天天快递;无论是押注恒大,还是收购PPTV;无论是入股锤子手机,还是投身龙珠直播。
从表面上看,通过这一系列的买买买,苏宁的确实现了商业布局的多元化。现在的苏宁已经不单单是做零售,商业的版图已经覆盖到了零售、物流、金融、 科技 、房地产、 体育 等诸多领域当中。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焦点停留在买买买上,而忽略了后续的回报,那么,这一系列的买买买背后,更多的是一种任性。
随着江苏足球队的解散,苏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显现。有关苏宁的未来走向,外界更是有了诸多猜测。直到7月5日,有关苏宁即将接受混改的消息被正式公布,有关的猜测才尘埃落定。
根据混改方案,张近东将16.9%的苏宁股份作价88亿,转让给阿里为首的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公司。这也预示着张近东彻底交出了苏宁的控制权,属于苏宁的张近东时代至此结束。
二
曾经如日中天的苏宁走到今天,的确让人唏嘘不已。一部苏宁的发展史,更像是一个时代的零售行业的真实写照。对于张近东来讲,他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毁誉参半的商海浮沉的启示。
其一,资本是把双刃剑。有钱是好事,但是,如何用好钱,才是一门大学问。古往今来,诸多商业巨贾都因为钱这个事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何用好资本为自己服务,才是张近东们真正应该思考的。
笔者认为,始终保持对金钱的敬畏之心,始终保持对资本的正确看法,才是确保每一个在商海中浮沉的人,真正可以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无疑,资本的力量成就苏宁,成就了张近东,但是,资本同时让如日中天的苏宁和舍我其谁的张近东陷入了自我麻痹的笼子里。
真正用好资本,真正敬畏资本,让资本可以为我所用,才是张近东留给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地方。
其二,“生态化反”的警钟长鸣。每一家企业,特别是发展壮大后的企业,总是会走向构建自我生态的道路。先有贾跃亭,后有张近东,无一不是如此。复盘贾跃亭和张近东,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不断拓展自身的商业版图,不断拓展自己的商业生态。
须知,建构一个生态的确可以给企业的增长带来益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生态而生态,为了讲述美妙的故事而生态,所谓的生态,势必会有“化反”的危机。
从前的苏宁,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苏宁聚焦自身的战略核心,不断用这个核心来引领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苏宁,之搜易会获得如此多的诟病,除了与现在的大环境有关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苏宁开始丧失自身的战略核心,不断丧失了自身发展的源生动能。
其三,从来就只有时代中的某个人,而不是某个人的时代。正如开头所讲的那样,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从来就只有身处某个时代的人,他们因时代而生,因时代而发展,而不是某个人造就了一个时代。苏宁的高光时刻是因为它抓住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契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张近东仅仅只是那个时代的人而已。
当那个时代结束,需要有新人来出现,并引领这个时代。毋庸置疑的是,苏宁通过拓展线上的电商业务,通过布局新零售,通过加持金融行业等一系列的操作来试图重塑它的高光时刻,但是,时代的车轮已经向前,属于苏宁的那个时代也已经远去。
苏宁真正要做的是,腾笼换鸟,跟上 历史 的车轮前进,而不是去一味地维持它曾经的江湖地位。
时代成就的张近东,同样,让张近东在新的时代面前落幕。所以,从来就没有某个人的时代,只有时代里的某个人。对于张近东来讲,江湖中不再有他,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江湖再无张近东,但苏宁却依然还要前行。正如苏宁公告中所讲的那样,苏宁易购将成为一家面向市场的 社会 化新型企业。
再见,张近东。
你好,新苏宁。
名记点名骂张近东!惹众怒原因非解散江苏队 此刻他正给国外送钱
文/公害
江苏队的解散成为了这两天媒体报道的焦点,而作为投资人的苏宁集团更是招来了不少的骂声,有球迷的,也有知名记者点名怒骂集团老总张近东的。苏宁集团的做法可以说是引起了众怒,然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恐怕并非让江苏队解散这一个原因。
在中国足协公布了准入名单之后,江苏队的“死亡”也是盖棺定论,这也让不少的江苏球迷感到难过和愤怒。尤其是在天津津门虎最后时刻逆袭复活之后,两相对比之下,江苏球迷的愤怒更甚,围攻了苏宁系的各大社交平台。同时也有不少的记者和足球从业人员对于苏宁集团做法表达了不满,马德兴更是指名道姓的怒骂张近东,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直接点名张近东,说他是江苏足球的罪人,让苏宁集团滚出江苏。
而德转管理员朱艺也发文:没有责任感的投资人。并且配了一张竖中指的图片,其实指的是谁,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还有不少的记者也都在愤怒地指责苏宁集团和张近东,也有球迷和记者表示理解,毕竟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之下,苏宁集团自身也遇到了财务危机,他们这时候选择抛弃足球也是情有可原。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围绕着这一事件进行着,然而苏宁集团在一件骚操作之后,却将其他人的同情心挥霍的一点不剩,彻底惹起了众怒。
马德兴怒骂张近东的主要原因恐怕也并非苏宁集团解散江苏队,而是随后他们对于同样遭遇困境的国际米兰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Fcinternews》报道称,国米的经济问题会暂时得到缓解,苏宁集团已经将资金准备好,并会在24小时内付清国米的拖欠薪水和拉什罗夫的转会费首付款(1000万欧元),以避免来自国际足联方面的调查。
苏宁集团对国米俱乐部和江苏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他们引起众怒的主要原因。而苏宁集团选择投资国米俱乐部,而且释放资金援助,其实说白了这里面的原因大家都心里有数。然而苏宁集团这样的做法,恐怕对他们自身产生不小的影响,而这影响恐怕不止来自球迷的抵制和谴责。
(作者:公害)
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一代王朝终归落幕
7月12日,苏宁发布公告: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当天苏宁易购进行了董事会改选。
从明星企业到断臂求生,张近东从意气风发的董事长到名誉董事,也就是这十年!
十年之间,苏宁迎来了一个个互联网时代的新贵,自己也变成落寞的旧时代英雄的背景板...
2011年的时候,是苏宁最强的时候,张近东用王朝来形容苏宁,并许下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诺言,要成为沃尔玛+亚马逊,只是这左右互搏的逻辑如何成立,只有张近东知道。
彼时不差钱的苏宁,发起了一系列买买买,从收购平台,到门店与线上同品同价(那时我记得还去过门店,门可罗雀,我去转了一下,最后在京东买了),收购PPTV,搞足球,国内舜天,国外有米兰,入股锤子 科技 ,搞直播,救助恒大,接盘家乐福...
伴随苏宁的盘子无限扩大的是, 从2014年开始 ,苏宁的利润一直是 负数. ..
笔者以为, 左右互搏导致成本过高,一直是消耗苏宁资源的主要原因 。当年京东也面临门店和线上转型,只不过刘强东更决绝,在门店生意大好的情况,力排众议关掉了所有门店。而张近东当时选择了“小孩子才选择,成年人都要”不一样的路,或许就是这种贪心为苏宁种下了如今的因果。
有今天的结局,苏宁易主,也成了理所当然。
作为同期的对手, 国美 虽没有当年的强大辉煌,但起码一直基本 健康 地活着,这恐怕要得益于因为黄光裕人身不自由,其妻一直在国美固守,不然以他的性子,要折腾起来,国美基业恐怕也不得保全。
无独有偶,想当年乐视和贾跃亭老师也一样,四处扩张,搞乐视生态,最后成了下周回国的贾老师...
有时人们总说,当一个人的能力无法支撑野心,就是一场灾难,实际上与野心和能力都无关,左右结果的从来 都是时势。
只有时势成就的英雄,从来就没有英雄造就的时势。
我是@宇宙长聊名人故事 用不一样的角度,点评时事 财经 ,撩名人八卦,职场攻略和趣闻,欢迎一起探讨和成长。
苏宁易购老板是谁有介绍吗
苏宁易购老板是张近东。
张近东,出生于安徽天长。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自2003年起连续15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1月30日,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8年10月,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宣传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38位。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224位,财富值68亿美元。
大败局:张近东苏宁帝国的没落(二)
大略是当时家电连锁四剑客苏宁、国美,大中、永乐只有苏宁的张近东依旧活跃在战场上,让他忽视了一股冉冉升起的新力量——互联网电子商务。
彼时中关村小老板刘强东已经试水电商,且SARS期间让他不仅初尝电商甜头也开始展望电商美好的未来。
虽然很多人开始不断提醒张近东提早布局电商,但他依旧没有察觉到危机的苗头,其实此时已经慢慢暴露了张近东或者说苏宁内部的核心问题: 认知老化 。
2010年,张近东说:“未来消费的主流绝对不可能是网购。在他认知里他的对手只有沃尔玛。 对新事物不屑一顾,对固有观念墨守陈规,让他错失了苏宁转型线上的最好时机。
虽然在这一年苏宁易购正式上线,但张近东工作重点仍在实体店。
这一年淘宝双十一销量超过9亿,同比增长1772%,当当在纳斯达克上市,京东正在遭遇融资蜜月。
很快张近东意识到自己对于电商的理解错了,2011年提出了“再造苏宁,成为电商第一”的口号。同时也提出来了沃尔玛+亚马逊的方向。
目标热血的背后需要良好的策略来实现。
这一年天猫交易额800亿,京东309.6亿,苏宁59亿。
2012年苏宁家电卖场的大家电销售速度萎缩两成,电商平台增速超过150%。
2012年春,张近东决定扳回电商败局,他对内总动员:全年保底200亿,解除一切后顾之忧,全力冲刺300亿!对外,苏宁的全网价格战打响。
这场价格大战卷入了京东、淘宝,逼出了当当、国美,还把亚马逊裹挟了进来,真可谓是群雄逐鹿,厮杀惨烈。杀到红眼时,拼的是谁先把血流干。而血,就是钱。
当年7月,苏宁定向增发47亿,紧接着在8月13日,又发行80亿元公司债。两次共计融资127亿元,相当于苏宁2011年净利润的两倍半。
京东迅速回击,苏宁8月13日发债,8月14日刘强东就宣布,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零毛利,并“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不想变成神仙打架的炮灰,于是纷纷出逃。苏宁电器股价因此遭受重创,8月14日当天大跌7.11%,其收盘股价与定向增发时相比,暴跌超50%。
前台早已一片猩红,后台的张近东似乎云淡风轻:“苏宁是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如果我的企业没有风险,我个人的投入有什么风险?”
价格战最终在国家发改委介入后偃旗息鼓,胜负未分。
然而这一年,苏宁的净利从上年的 历史 高点48.21亿元,迅速滑至26.76亿,几乎腰斩。
在品尝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毒打后,张近东似乎才真正意识到不变成他们就会被他们淘汰。此后苏宁整体战略向互联网线上交易大幅倾斜且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2年,全资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苏宁正式向全品类经营扩展。
2013年初,张近东将“苏宁电器”更名为更像互联网企业的“苏宁云商”。
2013年6月,苏宁继续牺牲利润,宣布线上线下同品同价。
2013年10月,收购视频网站PPTV及足球俱乐部。
2014年,收购团购网站满座网并成立苏宁保险销售公司,成立独立物流公司。
2015年8月,苏宁投资140亿元认购阿里股票
2015年12月,接手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
2016年6月,21亿并购国际米兰。
2017年,花42亿收购天天快递。
同年,又向恒大投资了 200 亿获得 4.7% 的股份。
2019年,从王健林手中收购了37家万达门店。
同年9月,苏宁又以现金48亿收购零售巨头家乐福中国80%股份。
与此同时,苏宁还调整了组织架构,启用一批互联网背景的高管。
以前坚决不承认电商会有多大出息的张近东,还开始频频给自己戴上互联网的新帽子。正应了那句以前爱答不理如今高攀不起。
虽然企图彻底转型,但苏宁的业绩仍在持续恶化。
2013三季度,苏宁出现上市9年来的首次单季业绩亏损。全年,利润同比下降95.5%。
2014年5月投资者交流会上,张近东说:“苏宁最艰难的时候即将过去,我们已经看到了从弯道转向直道的曙光。苏宁在向O2O全渠道零售商转型的步伐走在了全行业最前列,仍是这一波新商业浪潮的引领者。”
可2014年,苏宁业绩依旧尴尬:线上业务方面收入同比仅增长了17.8%,增速低于行业平均。
或许是觉得靠自己难以回天了,2015年,张近东算是彻底向互联网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
当年8月10日,阿里巴巴用约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云商,同时苏宁以约140亿元买阿里巴巴股票。
马云把这次换股比作“结婚”。张近东则表示,“传统企业要+互联网,就要拥抱BAT。”
在阿里的助力下,苏宁的线上业务总算突飞猛进。此前两年,苏宁线上业务营收均为220亿元左右。但2015年,其线上业务规模超过400亿,几乎翻倍。
但即便这样,就算整个苏宁加起来,也已被京东甩出了几条街。
幸好,托了阿里的福:当初入股阿里时,阿里股价不到80美元,到其2017年12月第一次卖出时,阿里股价已涨到170美元附近,此后的分三次套现清仓,让苏宁共计盈利约140亿元。
正是这笔钱,给当年半老徐娘的苏宁财报做了一次美颜,让人忽视了苏宁不断衰退的内核。
一连串的疯狂收购,虽快速撑起了苏宁帝国的八驾马车,然而八大业务板块,没一块是赚钱的。从2016年到2020年,苏宁公布的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是-0.88亿元、-3.59亿元、-57亿元、-68亿元。
其实,实体零售的落寞早已成定局。
2018年,零售巨头大润发被阿里巴巴入股接手,执掌大润发19年的“狼王”黄明端辞职,黄明端感慨“ 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
而早在17年万达王健林便开始疯狂卖买卖,也是看到了实体零售的落寞,被逼无奈地选择断臂求生,砍掉重资产业务。
但张近东不甘心,他以为还可以一如当年,刀砍八大家、手撕国美、脚踩京东一样,重塑苏宁昔日光辉。
奈何,没有永远强势的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企业。
2021年7月5日,苏宁混改完成,张近东持股比例降到20.35%,他可以提名两个(含自己)非独立董事,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可以提两个,淘宝可以提两个。
也就是说,有阿里背景的江苏新零售创新基金两票,再加上淘宝自己两票,阿里系实质上已经取得了苏宁的控制权。
回顾苏宁三十年的兴衰,企商讲师老丁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与各位读者分享:
1、创始人的强势可以在创业阶段帮助企业迅速崛起,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依旧依靠着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和战略思考会有极大风险。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公司体制的完善。
2、民企在发展过程中最喜欢也不可避免的愿意任人唯亲,前期可以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但企业后续的发展依旧需要靠真正有管理运营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而且随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老员工容易产生好大喜功、论资排辈、倚老卖老、排挤新人等对企业发展不良的风气。应该及时优胜劣汰,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来参与企业发展的谋划。
3、投资需要有主线,无序投资会对企业资金链造成毁灭性打击。应该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
4、企业的管理者需与时俱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拥抱变化,牢记只有变化才是最大的不变,剔除固执己见的顽疾。
张近东退出后,新任董事长,是4年前被阿里收购的大润发“狼王”黄明端。
这样的结局,估计两人谁也没想到。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您精彩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