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日系企业涨薪率

2019年中国日系企业涨薪率(2019中国互联网企业BAT居前三,他们公司的员工平均月薪多少)

kszqyz kszqyz 发表于2022-11-01 09:00:17 浏览27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2019中国互联网企业BAT居前三,他们公司的员工平均月薪多少

腾讯的平均月薪排在第1位平均18,830,而百度则是排在第2位为1380,阿里巴巴则是排名第3位平均月薪为12,750。

近日中国互联网公司薪酬排行出炉该排行榜分为四部分,运营类月薪、产品类月薪、工程师月薪和员工最高月薪。运营类BAT分别占据前三名而强调粉丝经济、注重运营的小米排行第9产品类前三名为阿里、乐视和腾讯程序员薪水最高的公司分别是今日头条、百度、阿里、腾讯员工最高月薪部分今日头条超BAT位居第一。运营类月薪排行 视频类网站薪酬一。No.1 腾讯 平均月薪,18830。No.2 百度 平均月薪,13080。No.3 阿里巴巴 平均月薪,12750。

腾讯昨晚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腾讯第二季度营收888.21亿元,同比增长21%;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235.25亿元,同比增长19%。整体来看,2019年上半年,腾讯公司实现收入1742.86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513.46亿元,同比增长25%。此外,截至2019年6月30日,腾讯集团有56310名雇员。

另外财报显示,腾讯员工又涨薪了。腾讯最新报表显示,2019年上半年薪酬成本是242.59亿元,员工数按5.631万人计算,平均半年薪资是43.08万元。从单个季度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腾讯员工的季度薪资为21.27万即月薪为7.09万。2019年第二季度,腾讯员工的季度薪资是21.81万,即月薪为7.27万,又涨了1800元。

阿里巴巴是我国一家很知名的企业,它里边有三万多个员工,并且这些岗位分为十个级别。一到三分为低端岗位,四等级的为初级专员,五等级的是高级工程师,一年有15到25万的工资。六等级的为资深工程师,一年有20到35万工资。七等级的是技术专家,年薪在30到50万之间。八等级为高级专家,年薪在45万到80万之间。九等级的是资深专家,一年工薪有80到100万。最高等级的是研究员,年薪百万之上。除此之外,七级别以上的可以拿到公司股票,折算下来比工资还高。

一个公司工资一年涨1000,大家觉得还有必要继续吗

这么说吧,按照民间网友的调查,披星戴月干一年,工资却一分不涨的,大约有四分之一;一年涨1000块以内的,要占到一大多半。而一年涨工资超过1000块的,还不到10%。所以,看起来是有必要继续干!
现在大企业涨薪都是参考CPI以及自身盈利来制定的,通常都不会超过10%,比如我司,2017年的平均涨薪幅度只有7%,而今年因为生意不好,据传(小道消息)今年的涨薪幅度平均只有4%,也就是说,有人涨的多,但同时就会有一大波人工资一分不涨。
较大规模的公司,涨薪幅度都不会超过10%的。我们就以平均的年涨薪8%来算算好了,普通工薪阶层,涨薪超过1000块,涨薪8个点,那月薪要达到12000才可以的。而月薪12000,在整个工薪阶层的总人数绝对不会超过10%。这是非常可以的啦。
所以,这个12000元就是中位数,如果你的月薪资在12000以下,而年涨薪能到1000块,这说明你是超过了平均的涨薪幅度的,如果各方面还可以的话,完全有必要继续干下去。因为你的工资增长幅度超过了大多数人。
如果你的月薪资在12000以上,而年涨薪只有1000元,说明你的涨薪幅度已经低于平均数了,这个时候就要好好考虑了,有没有必要继续干下去,最起码保证平均8%的涨幅还是很重要的,否则消费上涨就能搞死你。
当然了,对大多数职场人而言,也没必要天天盯着这三瓜两枣的涨幅,而是努力提升自己,能够获得升职,或者跳槽,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薪资跳跃性增长。涨幅是按部就班的走路,提升自我获得升职或者跳槽,那是坐出租车在奔跑,你说哪个快?
在大家普遍的观念里一年能涨1000绝对是好单位了,但我个人觉得不见得,你得清楚每年涨的这1000元属于你工资的哪个部分,才能谈这个企业是否值得你继续留下来。
1.司龄工资
一般情况下司龄工资也就是所说的工龄工资,为了能让员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忠诚度,企业一般都会设置司龄工资,每满一年加薪200元或500元,如果每年加薪指的是工龄工资加1000我觉得这样的单位适合很多人长期待下来,因为无论是否优秀的员工,在工作年限到达一定的长度后都属于高薪人群了,长期下去同时单位会因为司龄工资设置不合理暴露出很多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要知道事业单位工龄工资每年才加不到100元,如果都设置为1000,那所有职工基本都是万元户了。
2.基本工资&岗位工资
员工的工资除了每年要涨司龄工资以外,还要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工作绩效为其增加基本工资,岗位有变动的也应调整岗位工资,绩效超额完成的还应该给予给多部分的绩效空间让其挑战,这个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

如果产出的绩效和数据化的成果远远的超过了加薪额度,比如你每月能为产生20万净利润利润,那么加1000元在我看来确实囊肿羞涩了,每月产生能20万利润的员工能力非常优秀了,如果加薪不到位就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所以这个时候员工个人经过权衡之后,自己的利益没有最大化就可以不用待了,如果你能产生每月5-10万元,那么每月加1000也是可以接受,企业运营还有其他成本,不能只盯着自己创造的利润,脱离了工作环境,你一毛钱都产不出来,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
3.特殊加薪
对于特殊加薪我个人颇有所得,连续两年都是走的特殊加薪,每年加2000元,是因为起初作为基层员工时候高度的工作责任和做事的方法论,自己处理事情超前的风险预判和思维能力,属于破格提拔,破格加薪,如果题主所说的属于特殊加薪每年加1000元,我认为也值得留下来,这样的单位你的付出是单位有目共睹的,让你有奋斗的动力。

经常会有一些单位某个部门某个员工事情做的特别好,但最后成绩都会归功于该部门的老大,这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员工积极性的打压,我也遇见过这种情况,员工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很抱怨,很反感这种不公平的奖励。

所以特殊加薪也提现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一句激励人的谚语。

综上,每年加薪1000元要不要留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也可以反思自己属于德才兼备的员工还是属于平庸之辈,平庸之辈最好是见好就收。
感谢阅读,欢迎添加我的关注!
一年工资涨一千,这样的公司有必要待下去吗?看到这个题目,我有点纳闷。一年涨一千还嫌少,你想涨多少?

我们可以算笔帐。大学毕业,起薪按五千元计算,工资一年涨一千,五年以后,你就可以达到月薪上万元。二十六七岁的年纪,五年工龄,月薪万元,这在任何一个二三线城市都是高工资了。据我所知,很多三线城市,一个私企中层干部也不过是这个薪酬水平。如果五年以后,你得到提拔,按你所在公司的薪酬水平,你的月薪可能会达到1.5-2万元,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说真的,这样的公司绝对是暖心企业,老板也是良心老板。不知道你们公司规模多大,姑且按五百人计算,一个人一年涨一千工资,每年需要多支出12000*500=600万元。如果不给员工涨工资,这可都是企业的纯利润啊。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企业,这样的老板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老板。遇到这样的企业,你就烧高香吧。

很多老板是舍不得给员工涨工资的,这样的企业太多了。不但不涨工资,更多的老板会变相克扣工资。我曾经在私企打过工,后来因为业务关系,也接触过很多老板,说句难听点的话,给员工涨工资就跟割他们肉一样。我在一个私企上班的时候,工作了四年,老板从来没有主动给我涨过工资。我手下的工程师也是如此,入职的时候三千元,工作五六年了还是三千元。因为离职的人比较多,有一年开会商量要给员工涨一点。后来方案上报给老板后,老板大笔一挥,否了!理由是,经过调查,公司整体薪酬符合行业平均水平!

所以,我建议,你就老老实实待着吧,遇到这样的公司,一定要珍惜。如果你追求比较高,即便想辞职,也要好好剖析一下自己,学历够不够硬,能力够不够强。如果既没有什么名牌大学的光环,也没有什么可以甩别人八条街的核心能力,还是少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否则,一意孤行,很容易后悔!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工资一年涨1000,相当于一个月涨83块。按照一般打工人员,月收入5000的标准来看,上涨幅度不到2%。

当然,5000元的月收入是综合工资,如果按很多企业将最低薪资标准作为底薪的做法来看,以1890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工资一年上涨1000,相当于加薪幅度为4%多一点。

不管是不到2%,还是4%多一点,或者从涨薪的绝对数字来看,这个调薪幅度都算是比较低的。
我记得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很多台资企业,对一线作业员调薪,有很多都是按每年每月上调50元的标准操作的。

也有很多企业,对一线员工,基本是不调整薪资的,最多可能对其技能工资,按考核等级进行一定的调整,或者在员工通过考核晋升后予以调整。

普通的一线员工,由于可替代性很强,企业为控制人力成本,对他们不会调薪的政策。

由此可见,工资一年涨1000,不是个人决定是否继续留在公司的考量点。与其考虑一年涨1000元是否继续留在公司,不如考虑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公司变得不可替代?
说穿了,不管是在企业里还是 社会 中,决定一个岗位收入水平高低和价值大小的根本因素,就是这个岗位的可替代性强弱和稀缺程度。

众所周知,在国外,收入最高的职业是牙医和律师,就是因为这两个职业的可替代性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

即便个人的起点没有那么高,没有掌握专业知识,身处在单位的基层岗位上,一样可以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一线作业人员,可以通过精进自己的工作技能,争做技能标兵,甚至可以培训新人,自然会成为上司和企业重点照顾的对象,大幅加薪和升职都不是问题。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嘉兴真真老老粽子厂内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争分夺秒的裹粽员工队伍中,有一位裹粽师格外引人注目。
她叫胡以琼,来自四川,在嘉兴打工已经10多年了。在这10多年里,她一直在和粽子打交道,由此练就了一手包粽子的绝活。一般情况下,一位裹粽师1天最多只能裹2000到3000多个粽子,而胡以琼每天却能裹4000多个粽子,成为了整个车间的裹粽能手明星。

可见,不管什么人,在职场上,只要想办法让自己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超强技能,就不用担心收入和前程。
像这种不说清楚状况的问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假如题主刚毕业,月薪3000,那么,

第一年,涨薪1000,涨幅33%,这个涨薪比例非常高了;

第二年,月薪4000,涨薪1000,涨幅25%,这个比例也非常高;

第三年,月薪5000,涨薪1000,涨幅20%,连续3年涨幅超过20%,

这样的涨薪幅度非常高;

假如题主月薪10000,那么,

第一年,涨薪1000,涨幅10%,行业普通水平;

第二年,涨薪1000,涨幅9%,行业普通水平;

假如题主家里有矿或者拆迁,根本不在乎这一千块,出来工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这种增速明显高于物价上涨,这是好公司。

赶紧换公司吧。每年只涨1000块,这种黑心公司,你还给他卖命???我们公司不说多多少,但是每年涨个三四千还是保底的。

首先,要看底薪。一年涨一千应该是有封顶的。我也呆过这样的公司,非标设计。起薪3500,一年涨一千,到7500左右停止。7500在我们这4线小城还算可以。但这也就是说我要花4年才能到7500。一般3.4年经验的非标设计师去找新工作基本都快10000的薪资。

其次,要看行业。有的行业一年涨一千其实是很少的。我大学同学毕业跟我进入同一家公司,就是一年涨一千。但他觉得机械工资低就辞职了,自学半年编程,去当码农。一年时间工资从3500涨到10000。估计现在已经一万多了。

再者,以我的经验来说一年能涨一千的公司一般都是民营小公司。这种公司经营收入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制度不完善,很多事情都是老板说了算。有可能说把这个规定取消就取消了。我之前离开那个公司就是这样。前两个月刚涨完工资,后面就说公司业绩不好开始扣绩效。好多设计员离职才不敢扣钱。

最后,最重要的是看你个人能力。你要看你出去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你个人能力很强,那么你就不要被这一年一千块绑住,你到哪里都不止值这一千块。如果你是刚毕业的而且想在这行做下去,那么我建议你先沉下心来学2.3年。毕竟这种涨薪幅度还算不错。

题主这道题不是人力资源专业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应该用心理学知识来解答,而不是讲一大堆数字对比。实话告诉你,员工一般只和周围同事攀比,哪怕同事涨了1001元,比你只多一元钱,恐怕你都受不了;也许同事只涨990元,你都悄悄地嘴角上扬了。所以,大多数公司实行密薪制。至于别的公司怎么涨,对心理影响的优先级,要排在同事之间攀比心理的后面啦。
第一,先说最根本的核心问题,是否留在公司继续发展,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题主认为,工资是主要因素。每年只增长1000元,题主感觉这个增长幅度不够,所以要辞职。其实,是否留在公司长期发展,工资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留在公司,能否持续成长和发展?才是最根本的因素。记住一个原则,判断你是否继续留在公司最根本的因素是,是否让你提升自己价值,而不是其他的原因,工资低一点、人际关系差一点、上司凶一点,都不是主要因素。
第二,工资每年增长1000元,如果用“复利”思维,这个增长幅度是很大的。
举例:今年你的工资是1万元,明年是1.1万元,十年后是2万元,二十年后月薪3万,三十年后月薪4万。不计算复利和通胀,你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月薪4万,放在现在也算是高管级别了。所以,如果把眼光放长远,每年增长1000元,已经非常不错了。

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说,工资增长1000元,往往是指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最多加上工龄工资)增长1000元。你的绩效工资随着你的业绩而变化。如果是基本工资每年增长1000元,那么恭喜你,这个增幅已经秒杀大多数企业了。

实事求是地告诉你,我们所在的行业,已经五年没有增长工资了,甚至比五年前还略有下降。比起你年年增长1000元,而且有稳定的预期,多少人羡慕你呀。
第三,如果题主说的一年收入增加1000元,这个增长幅度确实不咋地,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需要跳槽。
题主表述不清楚,还有一种极端现象,就是年收入每年增长1000元,这个与每个月工资增长1000元是绝对不同的。月工资增长1000元,一年增加1.2万,两年增加2.4万,三年增加3.6万,四年增长4.8万,这种增长幅度还是不错的。如果题主指的是年收入增长1000元,那么,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根据去年全国社平工资增长率来看,一流企业增长10%,中位数在6%左右。假设你的年薪是10万元,增长1000元,增长率只有1%。这个增长比例显然低于平均值,说明公司成长性不太好,老板的工资策略不友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和市场价位来决定是否可以跳槽,如果你能找到价位更高的公司,跳槽也是一个加薪的途径。
在回答题主这个问题前,我想先把“一年涨1000”这个概念给具体化一点:

如果以一个一线城市的毕业生为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收入大概是5K左右,按照这个基数来看,第二年至少涨薪20%,,第二年大概是17%,第三年大概是14%左右,所以综合来看前三年涨幅平均为17%,实际上光从收入涨幅来看,这个应该是不低了。

题主可以观察下周围的员工,你就会发现,第二年不涨薪的公司大有人在。即使是涨薪,幅度也基本上在5%-10%。

因此单从短期的增幅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公司可以继续待下去。

但我们最终要判断这家公司究竟值不值得长时间待下去,涨幅是一个参考因素外,还得重点关注下面两点:
一、行业前景
职场中有这样一个“潜规则”:公司所处的行业决定了你个人发展的天花板。

10年前,待在传统行业可能都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就能享受到资源等优势带来的红利,用一句俗语说,就是“那就是个躺着赚钱的时代”!我身边的亲戚之前就在一家国企的工厂里面做车间的工作,福利和待遇在那个年代绝对属于中上游的水平。

但是,近些年随着订单数量的减少和企业的转型改革,单位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不仅工资和福利涨不上去,甚至还面临裁员的境况。

但我另外一个朋友,很早之前就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辞掉稳定的工作投身于此,前期甚至都遭遇过老板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但他就是认准了这个行业,深扎了五、六年,去年终于迎来了爆发的机会,公司也趁机上市,而他也成为了最早的一批拿到股票的老员工,可以说是苦尽甘来啊。

所以说选对了行业,你的工资增长幅度就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标准,而是会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速度。
二、关注隐性的成长,而不是显性的工资
人都是趋利的,很多职场人在看到每年涨薪的具体数字之后,就会局限在短期的利益中。但我们都知道职场和人生都是一场马拉松,如果只给你表面上的工资增长,但自己的个人成长没有跟上行业的需求,或者是更新换代的需求,那么自己迟早也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看中成长性的人,不会再利益和诱惑面前迷失了自己,他们也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把个人的能力成长排在第一位,工资只是目前这个阶段的一个衡量标准而已。等到自己有了足够的核心竞争力之后,金钱和地位也就会配齐。

如果把职场比喻成一座冰山,工资其实就是裸露在海水表面的冰山一角,而个人的成长才是真正让你的未来可以深不可测的那一部分。与其过度关注于工资的增长,不如思考下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到时候你想要的会数倍奉还给你。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企业一般多久涨薪一次涨多少合适

引言:一般正规的公司都会有相应的加薪制度,每半年或者每年都会有一次的加薪加薪,幅度有所不同,要知道薪水才是对于员工来说第一竞争力,不过每个公司都是有自己调薪的幅度和频率,一般情况下一年一调是比较合适的。涨幅也是控制在10%~30%左右,这个有非常大的弹性,还是要看员工本身的业绩和贡献,如果员工表现的比较突出的话,半年涨一次都是非常正常的,有些可能也会涨薪比较高。

企业为什么要给员工涨薪

企业是需要给员工涨薪的,因为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在一个企业主要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薪酬已经严重落后于同行业的标准是非常容易让员工离职的,再加上涨薪的话,给到业绩好能力强的员工是能够肯定他们的付出,对于员工来说是会激励他们的。再加上一个企业总是会吸收一些新员工,那么和老员工之间就会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薪资倒挂的现象,就需要跟老员工进行普调。

对于员工来说,如何正确申请公司加薪

对于员工来说,想要申请加薪的话。首先不要将这件事情看做一件很忌讳的事情,因为随着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合理的提出加薪,对于员工都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而薪水又是衡量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合理的进行加薪也是能够让员工努力工作。所以员工想要申请加薪的话,也不需要过多的策略,只需要给老板提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

总结

最后一个公司能够公开宣布增长公司这个公司发展是非常不错的,是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这样的公司当中,而且这样的做法也是值得提倡的,愿意公开增加公司的企业,这也说明这个公司有一个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是能够很好的保障员工的利益。

为什么日系车企预期利润跌幅超过80%

进入5月后,各个车企陆续发布业绩、财务数据。在疫情蔓延的全球汽车市场中,业绩表现下滑在预料之中,曾在车市中逆势增长的企业似乎已经出现业绩危机。

5月12日,丰田汽车公司公布了2019财年业绩报告,报告称2019年销售额与营业利润,均同比下降1%。紧接着,5月13日,马自达下调了2019财年利润预期,并预警称净收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或将暴跌81%。在此之前,三菱汽车、铃木汽车、日产汽车纷纷下调利润预期。整体来看,在疫情影响下,日本六大车企正在面临业绩危机。

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丰田汽车在公布业绩的同时,预计2020财年利润将下降80%至九年来最低水平。很多人疑惑,对于一向以稳健著称的丰田汽车,为什么会将业绩压到如此低的程度?无独有偶,知名金融机构花旗表示日产汽车2020财年利润将下降35%,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预测,是建立在日产汽车两次下调2019财年业绩的事实之上。

对比此前高盛对日本汽车制造商损失1700亿日元利润的预测,此番由企业官方公布的业绩报告已经远远高于预测程度,而丰田对于下一财年利润下降80%的预测,似乎预示着日系车企已经进入业绩危机中。日系车企是否已经进入业绩危机?如何从危机中快速恢复?日系车企究竟发生了哪些问题?
1

利润下滑80%意味着什么
此轮财报让外界注意到,无论是丰田、日产、本田三大车企,还是马自达、铃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更重要的是,以稳健著称的丰田对2020财年利润做出下滑80%的预测。

5月12日,丰田汽车公布2019-2020财年业绩,据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29.92万亿,营业利润为2.44万亿。就在公布业绩的同时,丰田预测2020财年销售额为24万亿日元,营业利润预计达到5000亿日元。与2019财年相比,2020财年营业收入将下跌20%,营业利润将大跌80%。

丰田作为全球利润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营业利润下降80%不仅意味着2020财年将成为9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意味着营业利润将减少2万亿日元。

资料显示,2019财年丰田研发投入约为1.1万亿日元,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表示,尽管环境恶化,但不会缩减对下一代技术的投资,将研发投资稳定在102亿美元。汽车预言家注意到,2020财年研发投入与2019财年几乎持平的,减少的将会是资本支出。

与丰田相近的是,本田汽车2019财年研发金额约8600亿日元。资料显示,本田营业收入为15.89万亿日元,净利润为6103亿日元。虽然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对于2020财年业绩,本田持有乐观态度,对2020财年净利润做出增长9%至6650亿日元的预测。

作为日本三大车企之一的日产,在4月28日发布公告称,2019财年利润与此前2月发布的财务业绩预测可能相差30%以上,并将由此迎来11年来首次年度亏损。需要注意的是,这已经是日产汽车第二次调整2019财年业绩预测,2月13日,日产汽车将2019财营业利润预测下调至850亿日元、净利润下调至650亿日元,远低于更早前预测的1500亿日元和1100亿日元。而此次的最新公告显示,日产汽车预计的营业利润比2月预测低1200亿至1300亿日元,净利润比2月预测低1500亿至1600亿日元。

除日本三大车企外,马自达、铃木、三菱的情况同样不乐观。马自达下调2019财年的利润预期的同时,预警净收入或将暴跌81%。此前马自达曾预测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财年中其净利润将下降32%至430亿日元,营业利润下降27%,马自达最新预测跌幅有所加大。三菱汽车将2019财年预测销售额从24500亿日元下调7.3%至22700亿日元,比2018财年水平下滑9.7%;预测营业利润从300亿日元大幅下调60%至120亿日元,比上个财年下滑89.3%。虽然铃木近期未对2019财年整体业绩进行预告,但汽车预言家梳理后发现,铃木已将2020财年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下调40%至2000亿日元。
2

为什么负面影响波及2020财年
汇总财报发现,日系车企的财年周期为每年四月到第二年三月。进入2020年,疫情成为日系车企的“黑暗财季”。整体来看,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成为日系车企2019财年第四财季销量暴跌的主因。

资料显示,丰田2019财年前三财季,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08%,但在第四财季,丰田汽车的全球累计销量仅为231.69万辆,同比下滑11%,丰田的营业收入减少3500亿日元,营业利润下降27.5%至3840亿日元。日产2019财年全球销量为479.16万辆,较2018财年减少13.2%,近7年来首次不满500万辆;马自达汽车2019财年共售出141万辆,同比下滑9%,为近五年来销量首次低于15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的爆发导致日系车企工厂停产,生产、销售工作均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停产所造成的亏损日益增加,包括丰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都在寻求融资度过难关。丰田已经关闭全球27家工厂,产能已经削减超过50%。
目前,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部分车企正准备陆续恢复生产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原定于5月4日恢复生产的丰田美国工厂,又被推迟了一周。据消息称,丰田汽车旗下的北美工厂减产近三分之一,而工厂的关停将持续至今年10月,预计北美地区产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意味着,疫情带来的停工停产将产生持续性影响,甚至将占据2020财年一二财季。虽然生产与销售节奏已经停止,但车企仍要支出高额土地、管理、工资等固定成本。
除此外,对于日系车企而言,日元汇率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截至5月15日19:00,日元对美元汇率为106.96:1,但通过图片可以发现,进入2020年后,日元汇率逐渐走高,通过数据对比,日元汇率正在向2016年-2017年水平逐步靠近。对于跨国车企而言,一个百分点的汇率波动就是数亿计的利润损失。通过2016-2017年资料可以发现,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斯巴鲁在2017财年分别强调了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损失。
3

日系车企“忙于自救”
5月12日,日本政府发言人表示:“将为汽车业提供广泛的资金支持。截止目前,马自达、丰田、日产已分别向银行机构以及政府寻求资金。资料显示,丰田汽车向三井住友银行和三菱日联银行寻求总计1万亿日元的信贷额度;日产汽车上周从以瑞穗银行为首的银行集团获得5000亿日元的信贷额度;三菱汽车向日本国内外贷款机构申请了3000亿日元。

在销量走低的情况下,部分日本车企还计划通过削减工厂产能降低工厂支出。其中,丰田汽车计划将日本工厂5月份产能削减50%,6月份产能削减40%;日产汽车计划5月将日本工厂的产能削减78%,6月份产能削减43%;三菱汽车也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将日本国内的产量削减三分之一,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销量下滑冲击。

为进一步削减成本,部分日系车企开始着手调整员工薪酬,降薪幅度10%-30%,同时进行裁员。但在分析人士看来,降薪裁员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见效,但并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因此,丰田、本田、日产等车企开始重新调整全球架构。相比于德系车企,日系车企更倾向于“市场平均主义”,以丰田、本田为例,美国市场占据第一大份额,而中国市场无论是在产能还是在销量上均与美国市场有明显差距。数据显示,丰田在日本本土的汽车销量为224万辆,营业利润为15685亿日元,在北美地区的销量为271.3万辆,营业利润为2895亿日元。可以说,日本与美国两大市场几乎撑起了丰田的一半业绩。

虽然中国是首个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但4月车市已经出现V型转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结束了中国车市21连降的现象。

在分析人士看来,对于日系车企而言,需要提升中国市场比重,“平均主义”已经无法更好的应对疫情下的变化。《华夏时报》总水皮曾在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即将恢复正常,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其他地区还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在此形势下,跨国车企在其他地区的生产、销售将面临更大考验。相比之下,在下半年乃至整个2020年中,中国将成为跨国车企最有效的发展市场,换句话说,它们的营收将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中国。

对此,丰田计划在2020年5月份提升中国工厂10%的产量;本田也通过重组的方式,扩充在华合资公司产能。一般来说,丰田、本田在中国产能扩张非常谨慎,以至于产能负荷超过120%,如今产能扩张,在业内看来,不仅有利于追赶因疫情耽搁的生产进度,更有利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布局。

你们公司有年度调薪吗,是怎么计算的啊

一般分为固定调薪和晋升或调岗调薪
其中晋升和调岗根据薪酬制度的岗位和级别直接套用
而固定调薪,一般都是部门总人数的20%,调薪比例5%-20%不等
主要调薪流程如下:
1、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公司的决策,发出调薪通知
2、各部门领导根据员工的表现和绩效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调薪的比例;
3、人力资源部门会进行复核和薪酬套档,并将调整后的结果跟业务部门确认
4、确认无误后,将调薪的结果提报给老板审批
5、审批完成后将结果维护到系统中
当然每个公司都不一样了,主要是看公司的运营状态了,要是没有盈利怎么发啊。到三茅人力资源网去了解下吧,那里好多谈论这个问题的人,可以参考一下做出决定。

谁给了日系一点阳光

由于美系、韩系、法系乘用车在华市场份额逐渐减少,日系车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与其他品牌跌跌不休相反的是,“日系三强”在华的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却均呈现了增长的态势,部分车企的年销量增幅甚至达到了2位数。

不过,如果单从品牌来看,本田以合计155.44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一,丰田以142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二。如果将本田、丰田各自拆分成两个合资公司进行计算,那么东风日产以117.03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一。

增长背后,除了更强的战略定力及体系支撑,还得益于日系车企近年在华掀起的新产品、新技术攻势。而日系的表现也再次给了当前众多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的企业一个提醒:产品力是决定成败的唯一标准。

高歌猛进的势头

2020年1月9日,在以“Enjoy Funtec World”为主题的2020年Honda中国媒体大会上,本田中国迫不及待地公布了2019年销量的年度成绩单。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1,554,433辆,创下了年度销量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全年终端累计销量为765,517辆,同比增长4.1%;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全年终端累计销量为788,916辆,同比增长13.2%。

作为广汽本田的重磅车型,雅阁2019年全新销售217,899万辆,仅以600辆的微弱劣势不敌大众帕萨特,屈居第二,其他车型包括飞度、缤智、凌派的全年销量均突破10万辆。

而在东风本田方面,则主要依靠一款轿车与两款SUV的三大王牌车型继续打开局面。其中,思域年销量早已提前突破20万辆,继续蝉联本田品牌年度单车销量冠军。CR-V与XR-V的表现依旧坚挺,尤其是受到影响的CR-V车型,在2019年的销量成绩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甚至略有提升。

但对于接下来的2020年对于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而言却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同比增长12.7%;东风本田同比增长34.4%,但两者在下半年增速都有明显放缓。

另外,相比丰田、日产的经营规模和专利技术储备,本田为“日系三强”最小和少的一家。

据媒体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世界500强排名中,丰田以272,612亿美金的营业收入居第十,本田排名34,日产则为66名。在营收业务和世界排名上,本田超日产,但在全球专利技术储备上,日产以1040项专利位居第二,丰田超越所有车企,掌握高达2576项专利,而本田仅有665项。

所以前有丰田体量级碾压,后有日产技术层面超越,本田能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得日系车销量第一的成绩,并不是件易事。

转型为“中国企业”

在整个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赢家必须属于丰田。

据丰田的官方信息显示,丰田汽车公司2019年在中国卖出16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9%,丰田创下了历史销售最好成绩,也超额完成了160万辆的年度目标。

在162万销量中,两家合资公司共收获了142万辆销量,其中一汽丰田销量为73.8万辆,同比增长2%,广汽丰田销量为68.2万辆,同比增长17.59%,而以进口形式销售的雷克萨斯品牌则收获了20万辆销量,同比增幅达到25%。从各种数据中都看得出来,丰田2019年真正实现了每个子品牌的全面增长。

一汽丰田方面,该合资公司全年累计销售新车737,500辆,与2018年相比小幅增长2%,同时市场占有率提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去年3月22日上市的旗舰轿车亚洲龙累计销量达到62,329辆,以超年度计划销量20%的成绩收官。卡罗拉依然是一汽丰田最畅销的车型,全年累计销量达到357,798辆。

广汽丰田较去年同期也增长了18%,其中,第八代凯美瑞全年累计销量185,245辆,同比增长14%,刷新了历年销量纪录。而2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销量占比超过60%,2.5L和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占比超过55%,混合动力双擎销量占比达到15%。

毫无疑问,丰田把TNGA架构打出了“王炸”的效果。在TNGA架构下,丰田新一轮的产品在TNGA发挥了其技术和成本优势,让厂商和消费者达成了双赢。

在此基础上,近日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宣布,丰田中国2020年的销量目标是176万辆,增长率约8.6%。上田达郎说表示:“希望有一天,在中国市场上听到大家评价,丰田不是一家日本企业,而是中国企业”。

据2018年相关统计数据表示,丰田汽车美国市场的销量达到243万辆,在日本本土销量达到189万辆,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则为162万辆,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丰田汽车全球第三大市场。

2019年12月4日,丰田汽车将中国市场进行“独立运营”,随后丰田汽车针对中国市场的人事进行调整,涉及雷克萨斯、一汽丰田及广汽丰田三家企业,而相关人事任命已在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随着中国市场的运营独立及人事调整的实施,丰田汽车2020年在华业务预计会取得不错的进展。

逆势上扬的好戏

相较于丰田、本田的咄咄逼人,日产在华销量有小幅增长,但近几年由于舆论新闻不断,除了多名高管出走,高层频繁变动也引起整个企业的动荡。而就目前局势来说,日产若加强核心产品的投放,且及时梳理内部体系,还是有望于2020年实现逆转的。

数据显示,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1~12月累计销量为1,546,891辆,同比下降1.1%。从数据上看,日产的单月销量以及全年累计销量均出现了小幅度下滑趋势,但在车市走冷的大背景下,日产也算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御寒”能力。

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的全年销量为1,293,086辆,同比下降0.6%。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郑州日产)全年销量为213,129辆,同比下降1.8%。其中东风日产轩逸系列、奇骏、逍客、Kicks劲客、途达以及日产第七代天籁ALTIMA成为了拉动销量增长的核心车型。

对于目前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情况,相比本田和丰田,日产在产品力方面还有待提高。但仍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对于2020年,日产似乎还将延续“小步快跑、持续改善”的产品节奏。

对于2020年,根据日系三强的规划来看,仍将以技术为核心筹码,加速推出新车,巩固竞争优势。同时,新车布局逐渐向新能源领域靠拢。当然,日系三强也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对其新能源技术路线做出了相应调整。

2020年,本田中国将进一步强化纯电动、混合动力等电动化产品阵容。其中,纯电方面的产品布局将于今年北京车展正式公布。

混合动力方面,本田将持续强化SPORT HYBRID产品阵容。2020年,将推出i-MMD+1.5L发动机动力组合,率先应用于凌派车型。此外,实现“无限接近EV”性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SPORT HYBRID e+也将导入中国市场,2020年率先搭载在CR-V车型上。

在智能互联方面,本田正加速开发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而Honda SENSING的下一代系统“全方位ADAS”也正在研发中。

丰田的逆势增长除了品牌效应,还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2020年,丰田也为新品投放做足了准备。丰田计划2020年在全球推出10款纯电动新车,其中中国市场将由C-HR EV/奕泽EV两款姊妹车型打头阵。另有消息称,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也有望在2020年引入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丰田将斥资150亿元用于产能扩建,新增40万辆纯电动车型产能,首期将在2021年3月投产,先期规划生产3款纯电动车,包括C-HR EV、一款纯电SUV以及一款纯电MPV。

日产汽车欧洲总裁Gianluca de Ficchy近日透露,日产将更新逍客、奇骏两款SUV,并推出一款全新电动SUV。业内人士认为,全新奇骏和全新逍客在海外上市后,也有可能会进入国内。

无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虽说谁是冠军在将来还很不好说,但这三家在中国市场继续上演着逆势上扬的好戏已是必然。

近年来日本人的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如何

日媒报道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日本人的平均工资为38617美元,而美国人的平均工资为65836美元,德国为53638美元,韩国为42285美元。不仅如此,近年来,日本人的平均工资一直增长缓慢,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工资约为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但物价却在一路上涨。

不仅如此,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表面上没有上涨,但不少厂商通过减少净含量等方式“隐形涨价”,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艰难。与此同时,日本以外很多国家的经济规模扩大了1.5倍至2倍。

日媒表示,近年来,不少日本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到其他国家就职,在海外赚到钱后再回到物价相对低廉的日本居住,而在不久的未来,这一现象将变得越来越普遍。

扩展资料

日本平均工资连续两年下降

2月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规模在5人及以上的企业中,每名员工去年平均每月获得加班费17352日元,约合1067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1%,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报告还显示,日本上班族去年月均工资为31万8299日元,约合1.96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是连续第二年下降。